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3-02李珂
李珂
心房纤颤即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1]。老年人为房颤多发人群,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而明显升高,且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比例也逐渐加大,再次就诊原因包括房颤症状加重、阵发性房颤复发、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的出现等[2]。目前,国内关于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相关因素的分析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医院急诊再次就诊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诊房颤患者2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符合房颤诊断标准[3],并经心电监测和(或)心电图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伴有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者;(3)伴有严重感染、贫血、恶性肿瘤者。
1.2 房颤治疗患者均采用胺碘酮或地高辛控制心室率,并采用华法林抗凝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回家后进行门诊随访,根据30 d内是否因房颤相关主诉急诊就诊分为再就诊组和未就诊组。相关主诉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胸痛、心悸、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检查指标包括:心室率。
1.3 观察指标根据临床专家共识和相关研究设计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患者入院时基本资料,包括年龄、BMI、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风险评分(CHADS 2-VASc)、左房横径、心室率、吸烟、饮酒、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住院期间治疗用药(地高辛、胺碘酮、华法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入选的216例中,随访中失访或死亡16例,剩余200例完成30 d的随访。其中再次就诊者54例(再就诊组),未再就诊者146例(未就诊组)。再就诊组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47~83(64.39±9.2)岁;体重指数(BMI):19.26~26.21(21.78±1.85)kg/m2。未就诊组中,男67例,女79例;年龄44~82(61.39±11.87)岁;BMI:19.74~26.67(22.13±1.63)kg/m2。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单因素分析再就诊组地高辛使用比例显著低于未就诊组(P<0.05),而CHADS 2-VASc评分>2分、左房横径≥45 mm、心室率>100次/min、吸烟、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未就诊组(P<0.05),见表1。
2.2 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多因素分析以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是否再次就诊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ADS2-VASc评分>2分、左房横径≥45 mm、心室率>100次/min、吸烟、合并糖尿病和未使用地高辛是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表2)。
表2 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多因素分析
表1 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单因素分析[n(%)]
3 讨论
房颤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是心房呈无效收缩、无序激动的房室节律,临床可表现为心悸、气短、眩晕、胸部不适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损害心功能等特点,不但能使其他心血管疾病加重,还能直接引起患者死亡[4-5]。而且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导致许多急诊资源被占用[6]。本研究旨在寻找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相关因素,为以后进行针对性干预,减少再次就诊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节省医疗资源。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因素有CHADS 2-VASc评分>2分、左房横径≥45 mm、心室率>100次/min、吸烟、糖尿病及未使用地高辛。经多因素分析证实,以上6项均为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袁小丽等[7]研究结果相似。
CHADS 2-VASc评分包括性别、年龄、心衰、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血栓栓塞史、血管疾病等积分,可反映心脏疾病严重程度和房颤栓塞危险程度,是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综合评价指标。张玉梅等[8]认为,复诊患者CHADS 2-VASc评分≥2分比例较非复诊患者较高,经多因素分析,CHADS 2-VASc高评分对患者急诊复诊有预测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目前房颤治疗以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抗凝治疗为主。心率在静息时应控制在60~80次/min,在中度体力活动时应控制在90~115次/min。对于快速心率相关症状不明显患者,静息心率控制在110次/min以内(宽松心率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实行严格心率控制策略,当其心率在体力活动时过快,需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运动实验以确保安全。良好心室率控制可减少患者心悸、气短、眩晕、胸部不适等临床症状[9-10]。本研究中,再就次诊组心室率>100次/min患者比明显高于未就诊组,可见良好的心室率控制可降低再次就诊率。
有研究表明[11],左房内径增加会扩大左房表面积、收缩期面积以及舒张期面积,增加折返环路。此外,心房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可加重心房肌电活动非均质程度,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王海军等[12]研究指出,通过左房容积指数可预测老年房颤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房颤复发可能性,左房增大是房颤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卢晓娟等[13]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左房内径是影响心房颤动术后房颤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吸烟和糖尿病会改变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升高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而ET-1可引起心房重构,使心房顺应性增加、收缩功能丧失,增加再次就诊率[14]。地高辛是强心苷类药物,具有控制心室率作用,当患者未使用地高辛治疗时,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率升高[15]。本研究结果表明,未使用地高辛是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CHADS 2-VASc评分>2分、左房横径≥45 mm、心室率>100次/min、吸烟、糖尿病及未使用地高辛是影响急诊房颤患者30 d内再次就诊的危险因素,良好控制危险因素,有助于急诊房颤患者再次就诊率的降低。
[1]刘长萍,席新龙.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58例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9):2895-2897.
[2]Members WC,January CT,Wann LS,et al.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4(21):71-76.
[3]CammA,KirchhofP,LipG,etal.Guidelinesforthe 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thetaskforcefor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opace,2010,12(10):1360-1420.
[4]邢爱君,侯利江,孟令奎,等.开滦集团女性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2):276-278.
[5]申张君,张铮,丁力平,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8):935-938.
[6]陈爱华,宋旭东,杨平珍.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与困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2):85-91.
[7]袁小丽,丁宁.影响持续性房颤患者急诊再就诊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18-20.
[8]张玉梅,郑亚安,赵静静,等.反复急诊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2):158-162.
[9]胡晓锋,王群山,孙健,等.心房颤动患者CHADS2评分与导管消融术远期疗效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5):379-383.
[10]郭玉君,杨峰,赵利,等.房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心肌重构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55-58.
[11]林明宽,刘浩,何喜民,等.左心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414-415.
[12]王海军,史扬,李健,等.左房增大对起搏器术后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再发房颤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7,33(3):257-261.
[13]卢晓娟,李述峰,张丽丽,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J].心脏杂志,2015,27(3):287-290.
[14]刘焰华.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15]王彬浩,夏云龙.地高辛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应用的再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2):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