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状况的临床分析

2018-03-02易继涛王丛平贾敏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脑桥椎动脉基底

易继涛,王丛平,贾敏

临床上,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且多数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1]。随着颅内外血管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健康体检者被发现存在基底动脉弯曲或延长迂回,但临床上往往被忽视。而基底动脉弯曲与缺血性脑卒中等一系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密切联系,也尚不清楚[2-3],是否可将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子也尚存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135例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基底动脉弯曲状况以及椎动脉优势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动脉优势对脑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35例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8例,女性57例;年龄61~78(66.87±4.64)岁;合并症:2型糖尿病40例,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脂血症48例,冠心病25例;有既往脑卒中史22例。均经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5]。同时排除:(1)因心源性脑梗塞等非脑血管因素引发的脑卒中;(2)经MRA检查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无法显影者。

1.2 资料来源收集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以及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既往脑卒中史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的问诊及检查记录。均于入院后24 h内,完成头颅MRI及MRA检查,采用NOVUS 1.5T MR扫描仪(西门子公司)和1.5TOF-MRA进行检查,图像处理软件为ADW4.2。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MIP图像,分析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形态(C型、反C型、S型),并由两名医院从事多年影像学检查的资深医师分别对MRA图像上的椎基底动脉信息进行测量和评估。

1.3 评价指标

1.3.1 基底动脉弯曲程度分级0级:基底动脉没有弯曲;1级:基底动脉有轻微偏离鞍背或斜坡;2级:基底动脉有明显弯曲;3级:基底动脉向桥小脑角偏离。其中以1级为轻度基底动脉弯曲(33例);2级以上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39例)。

1.3.2 椎动脉直径差异分级测量患者左侧椎动脉直径和右侧椎动脉直径,其中椎动脉直径从两动脉连接处进行测量,每隔3 mm测量1次,以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以左侧与右侧椎动脉直径的差值作为椎动脉直径的差异分级标准:1级:差值0.04~0.70 mm;2级:0.71~1.17 mm;3级:1.18~2.67 mm。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则分别采用双侧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底动脉弯曲组与基底动脉不弯曲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根据患者基底动脉的弯曲程度分为弯曲组(72例)和不弯曲组(63例),两组在年龄、吸烟、伴有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有既往脑卒中史及右侧椎动脉直径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 基底动脉弯曲组与基底动脉不弯曲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底动脉弯曲程度加重的单因素分析与轻度弯曲组相比,中重度弯曲组的年龄较大,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右侧椎动脉直径较小(P<0.05,表2)。

表2 基底动脉弯曲程度加重的单因素分析

2.3 基底动脉弯曲程度与椎动脉直径差异分级的关系在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上,中重度弯曲组3级的构成比显著高于轻度弯曲组,而1级的构成比显著低于轻度弯曲组(P<0.05,表3)。

3 讨论

基底动脉、椎动脉是构成脑部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供应脑后部组织的血流[6]。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基底动脉、椎动脉供应的脑组织包括脑干、丘脑、小脑等,若发生病变,则通常会诱发脑卒中、脑梗死等,病情较为严重[7]。以往研究的关注点多数焦在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对于血管弯曲的关注少。随着颅内外血管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的形态学改变也逐渐受到关注[8],但目前对于基动脉等血管的弯曲与缺血性脑卒中等一系列脑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密切联系尚不明。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135例脑桥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72例存在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53.33%。因此,在临床上,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底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引起重视。

表3 基底动脉弯曲程度与椎动脉直径差异分级的关系[n (%)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底动脉弯曲患者与基底动不弯曲的患者比较,在年龄、吸烟、伴有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有既往脑卒中史以及右侧椎动脉直径上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因素基本上均属于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说明血管危险因素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9]。

一般情况下,当两侧椎动脉直径存在明显差异时,往往伴随有椎动脉优势[10]。通常情况下,左侧椎动脉直径大于右侧椎动脉直径,引起两侧椎动脉的血流对血管壁的作用力大小不同,长期以往,会导致基底动脉向直径较小的椎动脉处弯曲[11],最终形成基底动脉弯曲,因此,基底动脉弯曲与椎动脉优势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结果发现,在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上,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的3级的构成比明显大于轻度基底动脉弯曲患者,其1级的构成比则明显小于轻度基底动脉弯曲患者,证实基底动脉弯曲与椎动脉优势存在密切关系,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增加,也能够反映出基底动脉弯曲的程度[12]。

因基底动脉弯曲降低了弯曲处基底动脉内侧壁所受到的血流切力,这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弯曲处血管的血流速度减缓[13],因而容易形成微血栓。而基底动脉分出的旁中央支、长旋支和短旋支3组血管对整个脑桥进行血液供应,基底动脉弯曲所引发的局部微循环受阻,而低灌注与弯曲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又影响了血栓的清除,加之弯曲的基底动脉对脑桥穿支动脉造成牵拉[14]。因此,对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之,年龄偏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以及两侧椎动脉直径增大,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底动脉弯曲程度的加重,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1]向平.基底动脉弯曲对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1091-1093.

[2]冯倩倩,廖仁昊,董畅,等.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2016,36(12):1-3,144.

[3]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917-919.

[4]陈立英,廖仁昊,王肖雅,等.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31-333.

[5]Jeong SK,Lee JH,Nam DH,et al.Basilar artery angulation in associationwithagingandpontinelacunarinfarction: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J Atheroscler Thromb,2015,22(5):509-517.

[6]徐杰,夏程,陈会生.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脑桥梗死病因机制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2):128-132.

[7]刘兰,刘筠,许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2):62-66,99.

[8]刘改祥,路雅宁.前循环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病理学与影像学特点[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4,35(4):180-182.

[9]马玉宝,徐全刚,崔荣太,等.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头颅磁共振影像对比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389-392.

[10]杨晓敏,高丰,张雷,等.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2):6631-6632.

[11]唐聚花,张道培,刘青.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管状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3):2714-2717.

[12]徐耀铭,乔大伟,齐晓飞,等.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4,35(6):254-256.

[13]邱茜茜,娄季宇.后循环梗死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65-66.

[14]Zhu W,Wang YF,Dong XF,et al.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basilar artery curvature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J].Acta Neurol Belg,2016,116(3):287-293.

猜你喜欢

脑桥椎动脉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