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3-01刘艳红
刘艳红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已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提升。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总结了内部控制现实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探析关于中小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相应对策,希望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貢献力量。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近几年,不论是税制改革,还是党的十九大精神,都足以看出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同时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下,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成为中小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之举。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低成本运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特别对于规模小经营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可靠,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内部控制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企业投资者首要关注的是资产的安全问题,因为资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小企业处在创业初期,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更为重要。通过有效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或替代性监督措施,可以合理保证中小企业的资金安全、其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安全;通过客户资信管理、合同执行有效监督可以合理保证债权完整,规避坏账损失等。
(二)内部控制有利于防止违规违法行为发生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是企业行为的具体标尺,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有利于防范徇私舞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一般的中小企业无论在人员管理还是经营管理方面,均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给舞弊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合理划分业务的执行、审核审批、信息记录、内部监督等责任,有效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
在大数据时代,财务成为企业的数据中枢,数据信息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快速发展。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中小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畅通,有利于经营运作。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有利于会计信息提高报告质量。
(四)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
很多中小企业在经营竞争中,为了借助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快速扩张但管理跟不上,经营效果反而会降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优化流程、合理授权、规范监督等措施,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有利于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战略发展目标的达成。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团队文化程度平均在高中水平,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企业内控制度认同度不高。而且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认识比较淡薄,认为内部控制在大型国有企业很有必要,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与人之间无比信任,且管理能力所能及,用不着内控管理。另外,有些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力量薄弱,人力资源有限,会计与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管理意识淡薄等原因,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在这一方面出现空白,导致工作缺乏监督而难于执行。同时,中小企业一般偏重成本的考虑,精简人员,因此导致一人多岗、一岗多职,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任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执行与审批环节有效的监督,往往会滋生舞弊行为,给企业造成损失。
部分已建立了内控制度的中小企业,制度内容不完善甚至只是作为一种形式缺乏可行性,或者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难于执行落地。
(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在内控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内控制度又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来推动和评价,包括评价内控制度的设计缺陷和执行效果。总结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情况,因其管理人员不重视或资源限制,目前主要形式有:没有设置监督机制、由办公室全权履行监督职能、组建兼职的监督小组进行事后检查、成立审计部门进行事后审计等,多数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或不够健全,导致关键控制环节缺少监督,或者监督人员的权责设置不科学合理,不能实现制衡与监督的作用,使得内控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多数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结果未纳入绩效考核,对于执行落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内控管理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虚设。
(四)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风险就是各种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中小企业从创业开始就面临着各种经营风险,包括人力资源风险、资金风险、存货风险、设备风险、流程制度风险、财务风险等。但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一般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到但认为规模小没有必要设置风险评估机制,导致无法及时识别内部风险和外部威胁,在遇到风险后束手无策或者“亡羊补牢”,导致企业发展慢或停滞不前,甚至未经历过发展阶段即进入衰退阶段。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全员素质,增强管理层内控意识
在人员招聘方面提高录用标准,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招录具备对应专业技能的人员;人员上岗前进行文化培训与技能培训,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在岗员工,对关键岗位采取定期内训和外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其知识认知度与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完善岗位职责编制任职说明书,规范员工行为,使在岗人员有岗位标准可依。
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控制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度,强化内控管理意识。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关系,在企业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分为搭建组织架构、明确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风险、业务流程划分,清晰控制节点、控制措施优化,流程再造提升的阶段。首先,基于对公司整体经营管理,从流程视角将公司管理划分为多个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等,确保流程的全覆盖以及流程间的无缝衔接;其次,对已划分的各流程管理目标进行明确,通过流程目标的实现来共同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再次,对影响各流程目标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并基于现有控制措施分析其剩余风险的大小及发生的可能性等;然后,根据公司经营层对不同流程的风险容忍度,判定是否需要在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将其通过制度或系统等方式予以固化;最后,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该内控体系进行持续评估并改进,同时借助信息软件将其固化。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立后,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培训与考试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对内控的重视程度。
(三)优化内部监督机制
制定业务部门定期自查自纠制度,自查问题并改善给予激励;办公室等监督部门事后检查发现问题给予适当处罚,督促各部门自我检测自我完善。
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负责对企业所有業务活动进行过程监督和结果审计,结果直接向企业经营层汇报。审计部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查找内控制度设计缺陷与执行问题,督促业务部门制定措施并改善。资源条件欠缺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达到内控监督、规范业务的目的。
实施日常监督与考核机制相结合,将企业经营目标与管理制度作为制定考核标准的依据,制定内部控制考核标准。月度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强化员工内控执行意识,规范员工行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标准化的奖罚制度相结合,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良好运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强化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其次,组建内部的风险评估小组或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专业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再次,制定风险识别计划,至少每年一次运用SWOT模型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识别,日常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风险和威胁进行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建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档案,规定各业务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风险自查自纠制度,鼓励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记录各业务流程中的管理风险形成风险档案,作为日后风险管理学习的教案。
四、结语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抓住市场机遇、提高自身内部控制水平,是逐步壮大、长远发展的有效方案。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加强内部控制是提升管理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监督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析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升盈利能力、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栓.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2017(13).
[2]胡莲.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2017(07).
(作者单位: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