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编辑之路,无问西东
2018-02-28赵萍
赵萍
前些日子去看了大热的电影《无问西东》,电影开场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导演李芳芳,一下子让我回想起年少时的记者梦。大二时,我在校报当记者,采访了刚刚出版了散文集《十七岁不哭》的李芳芳,那篇人物报道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上,芳芳学姐说,你会是一名好记者的。然而读了七年中文系找工作依然迷茫时,一位出版行业的前辈对我说,“其实做编辑更有成就感,会越老越有优势,我觉得你会成为一名好编辑,好出版人”。正是在这番话的感召下,我进入了出版行业。
这十几年我亲身经历了原创文学出版从“低迷”到所谓“复兴”的过程,2000年初,我们出版一部原创文学作品,很优质的文本能卖三万册就算很畅销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怀着好奇心去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比较擅长的严肃文学领域,我们还涉猎了一些之前很少触碰过的领域,比如奇幻、科幻、悬疑等。碰到好的文本我们会兴奋,琢磨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读到,就这样一本又一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坚持下来了。到如今,所谓的大IP时代终于来了,“文学回暖”了。近两年我深有感受,我和团队做的几本青年作家原创文学新作,比如《慈悲》《茧》《北鸢》等,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都有近十万、二十万到三十万的销量,一些读者更垂直细分的类型文学优质作品,销量也可观稳定。一拨可以沉下心来阅读的年轻读者成长起来了,阅读市场的人群在细分,同时向垂直纵深慢慢凝聚。
做出版需要积累,阅读市场在沉淀,读者群在积累,编辑自身更需要积累,有些选题急是急不来的,一些好选题是小火一点点“煨”出来的。2017年1月我编辑的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出版,其实自2012年开始,我就开始全面梳理他的文学创作,经过三年的编辑制作,2015年1月份推出了《毕飞宇文集》九卷本,以及毕飞宇第一部散文随笔集《写满字的空间》、第一部文学对谈录《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正是针对作品细目以及文本的细致遴选、讨论,这样的一些“笨功夫”,使我对毕飞宇的创作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也与作家建立了深厚的信任。2013年初毕飞宇第一次在南京大学开小说课的讲座,我第一时间收到毕老师的讲稿,从那时起我就有意识地跟他约稿,终于在2017年1月份集中推出了经典阅读普及图书《小说课》。以此为契机,由点及面,約请著名评论家丁帆老师担任主编,策划推出了一套“大家读大家”系列。这套丛书被列入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推出后受到读者的欢迎。
回想这些年的历程,不管市场冷或暖,我和同事们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出版高品质的文学作品,坚持内容至上。经常有人问我,怎样判断好的内容?以小说为例,海岩老师的一席话对我特别有启发。他在人文社出版长篇小说《便衣警察》时他的编辑这样说过:人文社选择稿件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就是厚重,第二个标准是创新。而今天我们出版一本书可能要比《便衣警察》时代的编辑考虑得更多,你需要认清形势,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和创作者的意图,为文本找到一个或者多个与读者相遇的理由。
我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一个需要无私奉献的职业,但是换个角度看,编辑自己也在不断地充电获取养分也获得乐趣。鲁迅说读书如打牌,真打牌的人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它妙在一张一张地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读书如此,做书如此,与作家打交道更如此,作为编辑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本书会遇到怎样的故事,进入怎样的世界,体验怎样的人生。一个个看下去,在这一张张变化无穷的牌中做出选择,说不定还会从一张牌牵出另一副隐藏的好牌,让更多的人在阅读中获得愉悦、丰饶和富足,这实在是这个行当的妙处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