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劳动中闪光

2018-02-27蒋巧琴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事件自我

蒋巧琴

摘 要在班级中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欺凌小事件时,我尽量多花时间表扬这些具有典型优点的孩子,将批评事件缩小,事后单独跟孩子沟通。这样一来,大多数孩子听到的是积极向上的事情,看到的是班级中优秀的孩子作榜样,孩子们一定会一点点进步!

关键词欺凌;事件;自我;隐形欺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214-01

【案例回顾】

燏,新一年级的一个小男孩,一个啥事都爱斤斤计较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冠以“被欺负”的心理,喜欢跟同伴们玩耍,但又受不了一点点算不上委屈的委屈,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振振有词:我很生气,他们都欺负我,我不要在这里,我要回家,我要休息,然后背着书包就要走人。你不让他走,他就哭喊打闹,怎么劝都不行。开学第一星期,就闹了好几出。

除了第一天发脾气,更厉害的是周三那天,我正在上课,他突然间又大发雷霆,哭闹着说:“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秉着冷处理的原则,我没有去理他。可是他却背起书包往外走,我连忙把他拉回座位。“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干嘛又发脾气!”他一点都不甘示弱:“我就是要回家,朱又欺负我,你怎么不帮我?我的橡皮找不到了,我怎么做作业。我不管,我就是要回家,我要休息。”而据我打听后得知,小朱同学只是说了句:“燏,你的橡皮被谁谁谁拿走了。”他也没在书包里找找就开始发脾气了。我没让他回去,他居然站起来就朝我打过来。我真当一个头两个大,这是啥逻辑啊?!我当即就把他的家长请来学校处理这件事情。可就是这样一个暴脾气,却在一次做值日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那还是开学第一周,星期四,吃完中饭后,他主动走过来要求做值日,我答应让他先把拖把洗干净,然后来拖地。我不会忘记他拖地时的认真负责:每个小朋友的小凳子拿出来,座位下都拖过来,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拖,我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因为小孩子做值日,尤其是拖地,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认真的,就算是高年级的孩子也做不到。于是抓住这个契机,我尽量将他的优点扩大,忽视他的坏脾气。后来几次看到他状态不对时,赶紧表扬他工作认真,现在还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进步真大。这样一来,他立马成为榜样,然后坐端正,将脾气压下去。从第一星期的基本每天发脾气,到第二星期的发了两次,这个星期是第三周。

周一那天数学课,我正在办公室,看见数学老师打我电话。我连忙下去,把他叫到外面读书吧,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数学作业做错了,擦的时候又不小心把作业本擦破了,所以就哭了。”我一听原来这样啊,心中暗暗高兴他的进步。于是我连忙给他看刚才在朋友圈和他妈妈的对话,妈妈因为我发照片表扬了孩子双休的写字作业,开心得不敢相信。然后跟他说:“燏,你真的很棒!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就算作业本破了,也只是自己趴着伤心难受,没有吵闹,没有像以前一样背着书包吵着要回家,你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老师感到很安慰,妈妈知道这件事肯定会非常高兴的。要是你能不哭,下课的时候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忙补补,那就更加了不起了。你肯定希望妈妈开心吧!还记得老师跟你的约定么:一个星期不发脾气,我就在星期五傍晚奖励你一张表扬信。今天你做到了,只剩下4天喽,加油!”他用力地点点头,然后回教室去了。虽然接下来几天,每天都有几次他做小动作,告状等,我都提醒他坚持,要控制住,最后他都坚持下来了。今天已经星期四了,再坚持一天,他就控制了一个星期,就能得到表扬信了。我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

【反思】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平时磕磕碰碰的小摩擦每天都在发生,而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告状更让老师头痛。像燏这样的孩子只是其中一个而已,老师们每天上课改作业,完成学校的临时任务,还要处理各种孩子们之间的你欺负我,我欺负你,跟家长们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实在分身无术啊?怎么办呢?

首先,我从孩子如手,经常跟孩子们说道理:小事莫斤斤计较,大事务必告诉老师。大家一定要宽宏大量,都是好朋友才在一起玩耍,而玩耍的时候总会出现这个或者那个不小心,如果一点点小委屈都受不了,以后就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你玩了。这样的话,你就孤孤单单一个人了,难道你喜欢么?我知道孩子们肯定似懂非懂,但是只要有部分孩子先行动起来了,相信就肯定能带动更多的。

其次,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一开始我将家长请到学校,目睹了他们的教育方法,觉得爸爸这样粗暴的方法才导致孩子个性偏激,希望爸爸能改过来。另外,为了能时刻盯住孩子,我征求家长意见,将孩子的座位换到我的旁边,方便我时刻紧盯。开始家长心里肯定有点不舒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时刻反馈孩子近期的表现,加大表扬孩子的有点,鼓励家长配合老师在家多提些自己的小愿望,希望孩子能满足爸爸妈妈。而我在学校也适时引导,尽量少提他爱发脾气的缺点,多表扬他认真工作的优点。看着孩子进步,相信家长们心中的不满也就渐渐消失了。

再次,在班级中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欺凌小事件时,我尽量多花时间表扬这些具有典型优点的孩子,将批评事件缩小,事后单独跟孩子沟通。这样一来,大多数孩子听到的是积极向上的事情,看到的是班级中优秀的孩子作榜样,相信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一定会一点点进步!

猜你喜欢

事件自我
Contiki系统进程与事件剖析
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的“参照点效应”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认同的崩溃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