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析

2018-02-27胡世华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小学生小学语文

胡世华

摘 要 每一个教学阶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各项学习能力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就需要重视小学阶段中的每一项教育过程。当前,小学生存有人文情感淡薄、人文行为不当的问题。这也更加直接凸显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就以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为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人文素养提出了有效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从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小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15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人文素养是对人文科学进行研究的一种能力。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人文素养的一些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够意识到传统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在这种对自身教学不足的认识上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进行更加科学化的教学,这也能够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将人文素养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其中。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既需要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又需要能够将人文素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教育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有效弥补了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都相当浮躁,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降低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将人文素养与学生的生活联合起来,让学生在接受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人文素养教育,从而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不斷的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拥有了高尚的人格修养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各项习惯形成的阶段,这些习惯的养成会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在小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过程中需要能够做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这种严格也能够传播到学生中,学生也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建立人文素养。

(二)合理利用校园的实体环境进行人文熏陶

校园是对知识进行有效传播的良好平台,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需要能够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学校的墙壁以及楼道走廊都是对人文素养进行宣传的较好的阵地。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评比栏,能够通过日记、图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能够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从这些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人文知识的学习为自己内心带来的满足感。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称赞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提升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的人文教学还应该与教学内容进行联合,从而能够一直让学生在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增强教师语言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对知识进行传授的一大重要工具,因为在各类语言的应用中,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能够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准确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种具有感染性语言的带动下,学生也能够提升对人文精神内容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情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做到表里如一,无论在哪个场合都需要注意自己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尊重每一名学生并且重视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学生要礼貌平和,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

(四)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其中,这样也能够让人文素养的教学不再枯燥也显得不再那样刻意。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处的人文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能够对自身文化的特性进行确认,并且能够不断地健全文化人格。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其次,需要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感受,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化存在的意义,这样才能对文化更加热爱,也能够将本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养料进行吸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情操。最后,无论实在教学中还是一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都需要加强交流,建立交流机制,这样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能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来了解自身在人文素养建立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交流的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的情感。通过本土文化的渗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对本土文化建立足够的自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正确的人文行为,建立良好的人文气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十分消磨时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知识的需求,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将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周蓉.立足课堂阵地,攻占人文高地——谈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提高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6(1).

[2]高艳艳.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新校园(中旬),2017(3):65.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小学生小学语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