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2018-02-26张宪
张 宪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吉林 梅河口)
多媒体课件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它集文字、声音、图片于一体,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将多媒体课件巧妙地运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够使课堂效率高效化,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以微课件为载体,将由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堂,就是以学定教的直观体现。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课前,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若干个微课件。如导入新课的微课件,在该微课件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即百川汇海,那也没有见海洋越变越大,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大海中的水都流向了哪里;如引导学生构建新知的微课件,在该微课件中,教师可以出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的微课件,在该微课件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练习题目,可以让学生不看任何资料,自主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构建的知识进行检验和巩固。
制作好以上微课件后,教师要将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学校的微课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到讲台上,分享自己在课前构建到的知识体系,比如主要学习到了什么,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知识点分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引导。翻转课堂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分层教学
班集体中的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因材施教地进行分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精力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时总是有心无力。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构建知识的乐趣。
例如“山岳的形成”,在教学这节课时,我们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三个层次的微课件。其一是针对学困生的微课件,我们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山地图片,让学生理解褶皱和断层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过程,了解火山的形成和规模;其二是针对班级中的中等生的微课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图片和材料,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进而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三是针对班级中的优秀生的微课件,我们教师要在前两个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提升和拓展,让学生构建更多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呈现层次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题目的练习和巩固。
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有选择地、要循序渐进地播放不同层次的微课件,并有意识地将简单问题留给学困生,将难度较大的问题留给优秀生,让课堂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所谓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困难的知识点,而课堂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帮助学生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我们教师不妨运用多媒体课件来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引导学生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生物循环示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图示明白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哪些作用,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一棵健康的树木,其叶子进行了光合作用,其植物残体进入土壤,转换成有机质,树根部分的土壤吸收了降水,与此同时,土壤又进行了蒸发,土壤还有可能形成沉积岩,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示意图,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重难点。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交互性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构建地理知识的成就感,进而让高中地理课堂越来越务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