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的教学创新尝试
——以华师版为例

2018-02-26徐晓丹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活动

徐晓丹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吉林 长春)

数学学科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过去对学生进行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既要体现知识教学的目的,也要体现情感态度、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等多个方面素质技能的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创新力量——构建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学数学教师队伍

教师是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创新的中坚力量,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意识、不具备创新能力,那么中学数学教学创新就无从谈起。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除了引导者、指导者、组织者之外,还要扮演好创新者的角色定位。对于学校来说,构建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就成为首要的工作。首先,要增加教学研究在中学教师工作中的比重,通过定期研讨、主题探究、案例分析、合作备课等方式不断组织教师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灵感。其次,要注重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在教学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根据中学教学活动实际,将创新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指标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教师考核工作,激发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中学数学教学氛围

创新需要环境的支持,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创新方面,必须要做好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合理地应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营造一定的氛围,在氛围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地调动,从而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创建。比如在华师版“立体图形的视图”这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方面,在课堂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展示了几幅不同方位拍摄的庐山的照片,然后在欣赏美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这几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初步引导学生认知到“视图”这个概念,然后利用一组动画展示立体图形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据以上演示,说一说三视图的定义”。在这个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会应用到问题情境、合作情境等多种教学情境方式,这也是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创新途径,教师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把握教学节奏,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创新氛围的营造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就是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方式。互动教学的方式是很多的,传统的问答互动、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进行互动等都是主要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选择。当然,在互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和谐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创新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中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支持,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仅提升了中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培养。当前,翻转课堂、微课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根据中学学生的认知特点,建议教师可以尝试在一些生活元素比较突出的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新型教学活动,逐步地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活动创新。

如,华师版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数学教学元素,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数据的收集”等教学内容的设计。针对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关联,教师可以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在课后,应用教学平台、教学群组等手段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展资源,在优化内容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对学生渗透数学应用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创新是中学数学教学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选择,要在夯实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和环境,增加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做好创新力量保障、创新氛围营造和创新尝试应用,不断增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创新的效果,优化中学数学教学活动品质。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活动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