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历史学科分层学案的编写
2018-02-26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陈紫丽
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陈紫丽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说:“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既能顾及各类学生的差异,又能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地得到发展呢?我认为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在历史教学中大胆尝试分层教学法,尤其是进行有层次,有侧重的学案的编写。我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究与反思。
一、分层学案编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短,容量大,要掌握好的确有一定困难,加上传统观念、师资问题和初、高中教材的编写体例、容量、广度等也不尽相同,造成初、高中历史教学难以衔接,从高一开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知识能力水平就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的差异性,具体就表现为层次性。紧迫性是指依据学校年级的分班编制,有理科班和文科班,文科班分两个层次:普通班、艺术班。出于提高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的需要,在高中三年实施历史学科分层学案编写,可以不同层次的提高各类不同学生的成绩,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助推他们成材。
二、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班级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理科生教学要满足学业水平测试的需要,减轻高考的压力,能轻装上阵备高考;文科生要满足高考的需要,其中尖子生侧重于拓展广度,提升高度,加快进度,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挖掘出学生个性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在优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生侧重于落实“双基”,讲练结合,少讲多练,以练促学﹑强化技能。艺术生重在抓实课本知识,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讲,反复练,达到熟练自动化,使大部分学生能做好低档题。
其次,是把教学目标融入学案的编写中。学案是课堂授课的依托,制作科学合理的分层学案是实施课堂分层授课的关键。我们制作分层学案的原则是“多元一体”。“多元一体”是指学案形式上只有一个,总体目标一致,但一个学案之中隐含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要求,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下面,我将会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我是怎样制作分层学案,进行分层授课的。
我们编写的历史学案分为两种即新授课案和复习训练案。
理科生:
1.理科生的新授课案的编写按照学业水平会考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单元内的体系整合。
新授课案模式:
(1)教材助读与知识梳理:以专题为主整合知识点,要求学生记忆。
(2)当堂检测:采纳选择题型,数量15-18道。
(3)教学反思:由老师讲解检测题并及时反馈不足。
2.理科生的复习训练案即是专题突破训练案是采取下列模式。
文科生:针对艺术生,普通生和尖子生在学案的编写中有侧重和不同要求。
1.文科生的新授课案。
一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要求统一。
二预习案:艺术生的同学完成预习学案中“教材助读与知识梳理(填空)”,“预习自测”的内容;普通班、重点班的同学在完成预习案的教材助读与知识梳理(填空)和预习自测时,要找出有疑问的地方,写在学案相应的地方,由教师解释疑难。在教学中“我的知识结构图”的内容是重点班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或展示投影;普通班,艺术班的同学由老师黑板上板演,同学在学案上修补。
三探究案:艺术生的同学完成探究1题,普通生、尖子生完成全部探究题要全员参与,组内探究互补。在课堂检测环节中:艺术生的同学完成选择题6-8道,普通班完成选择题和材料题的1-2问,重点生要求全写,要达到知识固化和提升。
2.文科生的复习训练案以单元专题为主进行强化训练。
(1)学习目标: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并结合高考的考点进行归纳,要求统一。
(2)训练案:由12道选择题和两道材料解析题组成,是在近三年高考题和模拟题中筛选而成。题是由易到难,有梯度选择。艺术生的同学完成10道选择题和一道解析题;普通生完成12道选择题和一道解析题,可以选做;尖子生要求全写,必做。
三、反思
1.实施分层学案的编写,要务必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兼顾全体,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2.在实施分层学案的编写和教学中,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分层次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虽然这种层次不是通常所说的等次,但只要分出不同类属,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任课老师要做到心中有区别,但学案中不明确标示。学生的自尊受到保护,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成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认真细致地进行学案的编写,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定会实现它应有的价值,焕发出应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