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助力东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途径研究
2018-02-26纪红,张旭
纪 红,张 旭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我国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高校研究院”)从起步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许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对建设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平台进行了积极探索。高校研究院一方面通过有组织地策划和对接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提升学校应用科学研究能力及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研究院汇聚校内外资源,为国家及地区、重点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提供解决方案。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国家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所办的研究院大多聚集在南方城市,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不断显现。东北地区应尽快研究对策,吸引全国一流大学在本地区建立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和推动东北经济转型。
一、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内涵
高校研究院是由政府推动、高校支撑、市场主导、开放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结合的一种新模式。大学研究院以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为首要任务,旨在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与地方产业进行对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一)功能定位
高校研究院打破了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为交叉学科的人才聚集提供了空间,在开放、包容、自由的学术氛围下,其以地区经济重大需求为导向,研究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高新技术,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瓶颈技术、共性技术问题,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运行机制
高校研究院一般由政府主导,提供研发场所,在建院的前几年划拨运营经费,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与地方经济的契合度选定城市建立研究院,在组织运行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机制、业绩薪酬管理机制、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方面赋予研究院较大的自主权,鼓励高校教师在研究院开展工作。
(三)研究方向
高校中主要开展的是基础性研究,而研究院模糊了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的界限,成为高校教师的实验场所、中试基地,同时研究院作为高校一个深入社会前沿的研究平台,可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为母校成果和地方需求信息进行无障碍传递,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方案[2]。
二、东北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诸多固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体制僵化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性障碍和产业组织老化,导致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0月振兴老工业基地会议上指出,东北是退出计划经济体制最晚的地区,改革历史包袱沉重。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条件下,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缺少可以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黑、吉、辽的GDP的增速分别为6.4%、5.3%、4.2%,排名全国垫底,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三)产品结构落后
东北地区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设备、工艺老化,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传统产品比重过大且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新技术产品总值规模小、比重低,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带动作用。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东北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动力,投资效率低,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不足,产学研协同机制不顺畅。东北地区的研发支出远远落后于江苏、浙江等南方城市,2016年与2017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专利的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合计不及江苏一省,占全国的比重较低。
(五)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优秀人才难以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个人职业规划设计等问题使企业技术力量不断散失,人力资源能力减弱。
三、高校研究院助力东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很多企业迫切需要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也有企业积极投入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域,但这个过程中,企业出现的自身不易解决的技术难题,高校研究院就起到了科学研究制高点的作用。
(一)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战略调整须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高校研究院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深度融合,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和转移。研究院与重点企业联姻,助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抢占世界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才能实现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的应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出现一个代表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需求,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校研究院与地方充分融合以后,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入手,前瞻性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供智力支持,培育可能成长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引擎企业”。
一个区域新产业的形成和聚集需要“引擎企业”的带动,美国硅谷因特尔、AMD的出现带领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苹果、IBM带领了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在我国,阿里巴巴使杭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商中心。研究院就是要找到这样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企业,汇聚校内外资源,根据国家及地区、重点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需求,协同相关院系、团队策划设计合作方案,推动重大科研合作项目落地,解决重大科技攻关难题。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辽宁省在装备制造方面有明显的基础优势,但因缺少核心竞争力,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联合创立了“沈鼓-大工”研究院,突破了以往单一学科或单个项目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多学科发展深度融合。十多年来,沈鼓借助大工的“外脑”,突破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协同研制国际领先重大装备产品,建成世界知名的重大装备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基地,解决了一系列国家重大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沈鼓-大工”研究院以其“战略捆绑式”创新,打造了“合作、创新、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
(二)提升产业整体的科技实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传统的科技研发模式是单纯的企业委托高校研发,然后进行技术转让。随着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对科技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企业携手高校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共同参与创新是必然趋势。在德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98%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约有96%属于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创新技术有迫切的需求,但面临研发成本和研发能力的压力,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很多企业选择了与高校共同开发新产品,这也是德国高校科研能够实现供需匹配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东北地区政府的研发投入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013年因特尔研发费是106亿美元,约700亿人民币,2016年辽宁省的研发支出是354亿人民币,2017年是374亿人民币,全省两年的研发投入加起来与因特尔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相当,因此借助学校力量显得十分必要。纵观全球科技领先企业都是借助大学的力量,率先掌握了先进科技资源,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的企业都是典型例子。因此,在政府研发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打破地域界限,吸引全国研究型高校建设研究院,搭建了研发主体与需求主体的良性互动平台。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当地就能够寻求到相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专家团队,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高新技术企业的“扩量”、“提质”代表了地区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2017年,辽宁省出台的《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19年,辽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676家,2020年突破4000家。
目前,国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高校根据技术入股相关的股权、期权奖酬的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期权奖励和激励。技术入股使发明人与企业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鼓励发明人对作价入股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和转化,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技术股权扣除奖励给发明人外的部分,高校一般不直接以出资人的身份持有企业股权,而是将学校持委托研究院所属的全资或绝对控股公司作为出资人。如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把企业孵化的工作交给了其全资的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由专业团队来完成资本市场投资。清华深圳研究院自创办22年来由研究院绝对控股的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近1600家,控股和参股1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家上市公司,为地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传播产业的科技前沿信息
高校研究院的办学思路是在与政府和企业达成高度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针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人力资源多样化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结构和效能方面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产业发展前沿信息和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更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一是高端研发型人才培养,研究院是各领域顶尖人才的汇聚地,在这里鼓励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在自由科学探索的学术氛围下倡导无边界的思想交流和知识碰撞,成为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思想创新、知识创新以及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为企业培养掌握行业核心技术,能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和研究团队。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采取“订单式”式的培养模式,企业根据对自身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提出培养目标,由企业定制培养与需求紧密相连的技术骨干、实用人才和急需人才。四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由企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制教学方案、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新兴行业、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紧缺技能人才的生产技术、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开展培训。
四、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助力东北区域经济升级的保障措施
高校研究院要坚持长远规划、优势互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搭台、高校助推、企业参与,三方各司其责通力配合。政府通过顶层精心设计规划,充分整合各大学的资源优势,让研究院落地生根;高校主动出击,为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发挥由点到面的辐射和联动作用,让研究院开花结果。只有各方协同配合,才能实现校地互惠共赢。
(一)政府层面
1.规范办事程序,创建基础环境
引进和扶持高校研究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科研规律和教育规律,政府、高校、企业要准确定位,寻找合作的切入点,让协议落实、让承诺兑现。为了让高校研究院能专注于开展对区域经济的科技创新研究,政府前期要提供必要的物理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制定激励政策、规范办事程序,提升地区的科技服务质量,一方面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管理不越位,实现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特色鲜明的原则,积极引导科学布局
高校研究院的布局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政府应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在充分调研各高校的学科优势、论证各高校的研发实力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精心规划。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可以组织各行业的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对研究院的运行情况和服务成效进行全面考核和技术评价后,政府根据按所在区域、所属领域产业发展亟需的共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问题制定建立研究院的政策引导,避免研究院落户“扎堆”,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3.完善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成果产业化是一个高风险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需要投入巨资,且短期内不能见到显著效果,因此政府发挥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为产业化创新以及商业化运作提供引导性的资金支持,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充分对接,促成科技成果与社会资本互动,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4.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和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
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承载着项目管理、发布、对接、交易等桥梁功能,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向社会公布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一站式技术创新服务,另一方面,在平台上发布企业需求信息,通过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完成高校的科技成果挂牌公示交易。
5.实现利益共享,激发各方合作
高校研究院与相关各方是战略共同体,因此利益分配体系的设计是长期任务,需要契约精神和信任机制[3]。高校研究院在创建伊始就应与各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划分各方的责权利,并确保能够通过法律的制约进行规范化运作,确保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使协同创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二)学校层面
1.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技资源的产出率
高校研究院大多建在异地,不仅需要与当地文化融合,适应当地市场化环境,还要克服水土不服,养活自己并努力独立发展,因此学校应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给予高校研究院必要的管理权限。旧的科研体制是各学部各院系相对封闭,人力物力资源不能共享,但是研究院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平台,一方面与学校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相对独立,因此,学校应统筹调剂科研人员编制,扩大研究院选人用人自主权,探索实施年薪制、项目工资和协议工资制,赋予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大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支配权、研究人员选聘权、科研设备购置权。在科研项目及其经费方面,逐步建立基于效率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新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使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4]。
2.改革考评制度,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高校派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因为与企业的联系紧密,因此在产业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有能力以技术入股形式创办高科技企业,尽管国家政策鼓励离岗创业、兼职创业,但高校出于绩效考核的考虑,较少落实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兼职创业的具体规定,导致许多优秀科技成果不能有效产业化。为了打消科研人员丢失身份的顾虑,高校应针对不同性质的科技活动构建不同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规范教师在兼职创业期间的指标考核和需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对于自愿离岗创业或兼职创业的科研人员,在创业期间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其编制、薪酬、职称评审等原有待遇。同时,对在研究院工作的科研人员,学校在人事编制、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给与相对的倾斜政策,从简单量化考核变为深入科技创新水平和研究应用过程的专家评审认定,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多渠道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3.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完善技术转移的服务功能
高校研究院的科技成果在成熟度方面有很大差异,不同阶段的技术适合的转移方式不同,研究院的成果转移主要通过技术转让、实施许可、技术入股等三种方式。目前高校普遍缺乏科技中介服务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与资本的有效对接。科技创新成果从产生到专利的形成、管理、应用和保护,仅依靠研发人员和专利代理机构是不够的,需要培养一大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让他们介入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加强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沟通联系,找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为科研人员的原始创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推动技术市场化的进程。
4.建立反馈和验收机制,提高建院水平
绩效管理反馈机制是实现高校研究院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建院水平的后续保障。评价指标的制定不仅要充分考虑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贡献性,还要考虑地区产业化应用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奖励和评价政策,设立重点能力培养专项和重大绩效奖励基金,保证高校研究院的成果既具有明晰的市场需求前景又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价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