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研究成果述评①
——基于1978-2017年CNKI数据库资源统计结果的分析
2018-02-26王少媛
王少媛,刘 丽
(1.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总和,涉及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状态,各类型、各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等问题。系统梳理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研究成果和动态,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而且可为进一步掌握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演变脉络和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根据CNKI数据库资源统计,改革开放至今(1978-2017年),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献量为6996篇。本文以高等教育毛入率为参考坐标,大体上把相关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在1.55%-12.9%之间,为精英高等教育研究阶段;第二阶段,2002-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26.9%之间,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研究阶段;第三阶段,2012-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45.7%之间,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研究阶段。
从发文量看,精英高等教育研究阶段发文量为489篇,占7.0%,年均21篇;大众化高等教育研究阶段发文量为3865篇,占55.2%,年均386篇;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研究阶段发文量为2648篇,占37.9%,年均441篇。从文献内容看,三个研究阶段均以“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主线贯穿始终,相关研究分别从外国高等教育体系比较研究、国家宏观层面和省域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以及高等院校微观层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维度展开。
(一)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978-2001年):明确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高等专门人才匮乏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按照“合并、合作、共建、调整”的八字方针,我国高等教育加快调整改革步伐,持续进行整顿,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扩大规模,并通过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的高等教育体系。相关研究,以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1983年高等教育工作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坚决地有秩序地进行改革,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起始,后续研究沿着“为什么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等主题展开。
相关文献着重反思和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举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比较借鉴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又要考虑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要逐步实现现代化;既要继承已有的好传统,又要有新的特色;既要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又要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在教育内容上要多层次,在办学形式上要多种形式,在办学力量上要依靠多种社会力量;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才。”[1]这一时期,大多数研究成果从探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内含、框架和建设思路等宏观层面展开,但也有少部分研究成果关注了省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主要围绕地方高等教育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关系,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以推动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互动发展为主线展开,探索了如何建立多方位开放、多层次发展、多渠道集资、多形式办学,体制上纵横交错、结构上合理调节、关系上互通有无、总体上协调发展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问题。
(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02-2011年):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现实,深度探索构建质量多元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整体规模由小变大,开始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任务、环境条件和治理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基础性变化,同时也暴露出高等教育体系在结构、层次、功能与定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研究聚焦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主题,提出从时代与国情出发,建构质量多元、结构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相关文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的一系列基础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变革,作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转型期的判断[2]。有学者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应由少量学术研究型大学、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大量以育人为主的地方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组成金字塔型结构。这一塔型结构,其内部成分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塔尖、塔身和塔基在不同的位置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且在各自层面上具有创一流的迫切要求和实际能力[3]。这一时期,有关地方高等教育体系问题研究十分活跃,相关研究重点探索了省级特色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及其内涵,提出省级政府要遵循差异化、非均衡以及集群发展的原则,通过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建立多元评价制度以及进行科学规划、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等手段,构建高质量、大众化、服务型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三)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12-2017年):结合国家现代化进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纵深发展实际,提出建设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命题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30%,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率先超过50%进入到普及化阶段,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由大变强成为重大发展任务,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面临全面调整的重大挑战。相关研究以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分类标准以及英、美、德和日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为基础,融入了科技化、信息化挑战因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重大社会需求背景,提出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关文献探索了国家控制、市场力量和学术共同体对高等教育分层发展产生的复杂交互影响,提出要更好地将国家需要和高等教育体系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的观点[4]。有学者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两大维度出发,分析了世界高等教育梯级分布状态,并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应注重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5]。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国家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需要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呈现出多样、开放以及协调发展的特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基于科学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区分标准及连通规则,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有所保障以及彼此之间合理连通的良好格局[6]。这一时期,地方高等教育体系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文献主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指出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7],实现地方高校与经济社会的“主动适应”发展到“支撑发展”和“创新引领”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学术研究的特点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始终是研究主线,且随着对高等教育功能作用认识的提升,其内涵及建设框架不断拓展和完善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有比较清晰、明确的定位。1983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相关研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入手,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主义”三个层面明确了其内含,其中“中国特色”强调了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独有个性,“社会主义”指明了办学性质,“高等教育体系”强调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和完整性[8]。这三者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补充发展。
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术界一方面推进了对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荷兰等国家进入大众化前后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演进过程的研究,通过比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含;另一方面,针对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过程中凸显的千校一面、模式趋同等现实问题,从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功能入手,探索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科学分类问题。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更深入的探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成为具有广泛共识的核心理念。
进入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术界围绕国家现代化和高教强国建设目标,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体系内含强调了“多样性”“开放性”和“协调性”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国际高等教育体系接轨问题,着力完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内含又增加了“世界水平”维度,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追求与发展道路自信。
(二)相关研究始终呈现出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特点,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研究涉及到国家宏观层面、省级中观层面的体系布局以及高校微观层面的学科专业结构等不同层面,研究内容呈现出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及复杂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并存的特征。
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体制环境下,国家宏观层面的相关研究占主体,省级中观层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国家教育制度在地方的具体化”[9],是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框架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系结构,偏重体现其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整体性特点。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地方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凸显,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发展观带动了相关研究井喷式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内容,重点强调的是如何扩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建立多元评价制度以及用科学规划来促进省级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问题[10],更多突出了地方高等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总体组成部分的独立性特点。
在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科技化、信息化以及我国“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社会发展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开始进入“多重构建期”[1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研究趋向于国家与区域层面相结合,一方面,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问题研究向社会化学习体系、向与国际高等教育全面接轨与并行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趋势,跨区域合作、共赢发展成为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研究的重点,网络要素参与、实现各种教育结构之间互联互通得到更多关注。
(三)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多学科研究成为主流方法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比较研究到综合研究、理论研究到理论与实证混合研究、单因素研究到多因素研究、单一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研究,由于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理论认识到实践积累均十分匮乏,学者们更倾向于采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积极探索其内含和外延。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方法由早期的理论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单一因素、单一学科研究,逐步过渡到综合研究、实证研究和多因素研究、多学科研究,特别是运用高等教育学、教育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多重制度逻辑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正在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学术研究展望
有关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学术研究内容,在以往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基础上,还需要在以下方向上进行新拓展。
(一)从结构与功能关系视角,聚焦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明确高等教育体系重塑和功能再造的本质
目前,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即“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多要素参与的反映高等教育最好水平和最强综合实力的状态和进程,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体系的追赶和保持过程”[12]。高等现代化是以一定的体系结构作为支撑和呈现载体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和内外部关系极其复杂,只有在宏微观层面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产生最佳功能,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组织条件和制度前提。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普及化、高质量、国际化、信息化、善治结构以及终身化。其中,普及化、高质量和终身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素,国际化、信息化和善治结构则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13]。
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重塑,需要围绕普及化、高质量和终身化的目标,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手段以及通过完善治理结构等路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与经济社会现代化”高度适应的功能状态。因此,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教强国建设背景下,有关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廓清体系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聚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明确高等教育体系重塑和功能再造的本质,从满足人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需求出发,融入国际化、信息化因素,建设更加开放灵活、更加个性化和富有选择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更强的结构与制度体系。
(二)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聚焦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探索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的实践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驱动力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其本质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市场、大学等利益相关主体,基于不同的职责和立场通过博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其变迁的方向与路径,是参与其中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多重制度逻辑作用的结果。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逐步引入和建立市场竞争体制机制,形成了“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双重体制机制和“类市场化治理”模式[14],面向未来,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牵引下,市场竞争机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多元主体参与的高等教育合作治理机制将逐渐形成。还有学者从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场景重构、社会主体演化等方面阐释了社会智能化对高等教育治理形态的影响与改变[15],认为高等教育与全产业链的多元协同将成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可以预见,政府、市场、大学以及学生群体在未来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和互动关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是推动和约束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变迁的轨迹和方向的根本力量。因此,有关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要沿着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路线,继续追踪各利益相关体的角色功能变化和作用强度,进而掌控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内生性过程,探索符合现实需要且更有效率的实践路径。
(三)从制度创新的视角,聚焦高等教育顶层设计问题,探索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保障
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是制度性发展,高等教育的体系重塑与功能再造,必然要有共同的制度性因素。制度创新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等教育体系功能发挥的强大引擎。有学者对1998-2007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分析后指出,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16]。无论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还是后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均在重要制度指引下进行。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现代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日益深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必须消除制约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创新发展等一些深层次体制障碍。因此,从统揽全局的高度,探索有利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条件,推动各级政府把创设适宜的制度环境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分化与协同的教育体系,打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机制、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机制,促进大学体系的协调、大学功能的分化与协同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夯实高教强国建设基础的关键所在。
(四)从实践逻辑视角,聚焦整体性与区域性关系,将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根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实践演变总体呈现国家整体安排与区域联动发展、地方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特点。以高等学校的空间布局为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国家急需为原则,按大的行政区划来安排。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省级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自主权逐步加大,各省份以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迅猛增加,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后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呈现出整体性与区域性紧密结合的特点。一方面,以“双一流”建设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于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体系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地方高等教育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同时,又承担着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重任,体系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整体优化和各类教育结构的交叉重构。
可以预见,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我国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组成部分和强大基础,必将以现代化进程中的“体系调整”与“功能再造”为着眼点,着力探索集“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实践模式。为此,有关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需要继续延续“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这条研究主线,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新特点,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发展的矛盾困境、国内外竞争态势、区域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求出发,科学阐释和辨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素材和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