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投入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①
2018-02-26陈运平罗序斌
陈运平,李 婷,罗序斌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一、引言
近年来,教师的生存状况堪忧,教师工作压力增大、身心亚健康人数增多、工作责任和职业认同感减弱明显。2016年腾讯教育挂网从教师工作中面临的压力、收入状况和教师的社会地位等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案417196份,其中,本科教师22435份,高职高专教师13077份,中专教师12888份,高中教师66147份,初中教师144023份,幼儿园和小学教师158165份。调查结果可以说是“触目惊心”:逾八成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六成以上的教师工资收入在1001-3000元之间,八成以上教师认为其社会地位低,而近五成教师表示绝对不会让其子女从事教师职业。并且时下颇遭人诟病的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制度,使得教师成天充斥着被动的忙碌,以至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影响,教师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大幅度降低。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率上升,具有范围广、蔓延程度深等特点。
保证教师有效的工作投入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师能否以高昂的热情,100%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不仅对教师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工作投入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一种目标,而且还是一种能让人们工作时间更长、身心更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充分享受教育教学的快乐,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促进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再次跃升,深入、系统研究教师工作投入问题就很有必要。
二、教师工作投入的内涵
1990年,Kahn率先对工作投入进行概念化。他认为工作投入是“雇员通过控制自我行为达到自我角色与工作角色认知相融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并将工作投入划分为认知、生理和情感三个维度(1990)[1]。Kahn 指出员工个体在工作投入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角色或人物的认知;二是生理上高度卷入的状态;三是对自身与他人情绪的敏感性。之后,部分学者从工作倦怠的视角对工作投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投入定义是由Maslach等人(1997)提出的。她们认为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人的工作投入主要体现在他或她工作中的精力是否充沛、是否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以及能否与人友好相处等方面[2]。毫无疑问,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是对立面的关系的基础上。但Schaufeli(2002)及其团队成员们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其实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而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个概念的两极,基于此,他们从情绪及认知的角度对工作投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工作投入充满着积极且持久的情绪与动机,表现为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层面,它是一种完美的工作状态[3]。就目前而言,对于工作投入的理解尚未形成共识。
教师工作投入是企业工作投入概念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纵览现有文献,大多数学者都是将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投入概念直接用于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上,或者是以上述三种代表性观点为基础进行概念分拆、综合或变形,其中以Schaufeli的观点应用最为广泛,但毕竟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场域,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内涵进行界定,不能完全硬套企业的工作投入概念,更不能将工作投入简单理解为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教师工作投入的测量
如何科学度量和评价教师工作投入是教师工作投入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就此来看,学术界似乎产生了默契,都以不同的理论概念为基础,研发各式各样的工作投入心理量表。虽然Kahn最早提出工作投入的概念,但他并没有编制相应的测量量表。May(2004)等学者基于Kahn提出的工作投入三维结构,编制了与之相应的心理量表。他的最终量表包括13个项目,这些项目较好地反映了个体生理、认知和情绪三个层面,信效度较高[4]。随后Maslach(2001)根据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编制了MBI量表。MBI量表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三个部分[5]。用这个量表测量出来的结果的对立面就是个体工作投入的情况。但如上文所述,由于学者们一直在质疑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所以MBI量表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后来用于测量工作投入量表的研究过程中,应用较广的是Schaufeli(2002)研发的UWES量表。UWES量表包含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分量表[6]。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应用国外已经成熟的UWES心理量表来研究人们的工作投入行为。而对于UWES量表的适用性问题,有学者专门进行了研究,如张轶文和甘怡群(2005)就证实了该量表在教师群体中的信效度较高,各项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之后,大多数学者直接应用UWES量表来测量教师的工作投入情况。如李敏(2014)[7]、李新翠(2016)等运用UWES量表测量中学或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情况,从中探究中学或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量、基本心理需求等各种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有部分学者在UWES量表基础之上,自编教师工作投入量表,如盛建森(2006)吸取国外知名学者编制的量表长处,根据我国教师工作的特点,自编了教师工作投入量表,该量表的主要维度包括:工作重要性维度、工作乐趣维度和工作专注维度[8]。
不管是MBI量表还是应用更为广泛的UWES量表,从本质上看,两者都是属于对个体心理状态的测量,且主要是测量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状态,主观性太强,客观性严重缺失。在我国,学者们多是直接应用UWES量表对教师工作投入程度进行测量,然而由于心理量表本身的局限性,如此测量一方面只是测量了教师的心理状态,并没有考虑到教师工作投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还没有考虑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问题。尽管我国有个别学者已经证实了UWES量表可以在教师群体中测量,但是这个研究结论所依赖的样本还不是很大,且我国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教师具有差异性,不能用一根尺子对所有的教师工作投入状态进行测量,为此研究还有待深化,亟需设计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符合教师工作特点的工作投入评价体系。
四、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因素
国内外大量学者主要从个体、组织、社会和家庭等方面对人们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有学者以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特征、工作要求和工资资源等方面对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层面的分析。
(一)个体特征
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其中个体特征就是一种重要的内部因素。石变梅(2013)[9]、李敏(2015)[10]、罗小兰(2015)[11]等认为教师的教龄、学历、健康等人力资本因素影响着教师胜任工作的能力,进而影响着他们工作投入的积极性;Britt等(2001)[12]、Langelaan等(2006)[13]、唐海朋等(2016)[14]、郭钟泽和谢宝国(2017)[15]认为优秀的人格特质,如自主、乐观、灵活、坚毅等,能够有效减少与教师个人生理或心理相关的威胁,避免工作投入的短期波动,有助于提升工作投入水平,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陆桂芝(2012)[16]认为心理授权是教师内心体验的认知综合体,主要包括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我决定与工作影响四个维度;心理授权这个变量对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李伟和梅继霞(2013)[17]、田改平等(2012)[18]认为强烈的内在成就动机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性行为、保持工作持久性,提升工作满意度。
(二)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对教师工作投入积极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量超负荷,如教师工作时间过长,科研经费报账、填报各种考核表格等非教学工作任务所占比重过大等。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一方面会使教师的身体和心理严重透支,甚至“过劳死”,另一方面也会使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专业反思的时间(李新翠,2016)[19],容易滋生消极情绪。二是工作家庭角色压力和冲突。李明军等人(2015)[20]认为所谓的教师工作家庭冲突是由工作和家庭层面的角色压力引发的一种在资源、情绪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角色冲突,可以分为因工作要求而产生的工作干扰家庭和因家庭要求而产生的家庭干扰工作两种类型。青年女教师身兼教师、配偶、母亲等多重角色身份,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出现冲突难以避免,尤其是当前巨大的职称压力更是让她们处于工作和家庭的两难境地(邓子鹃,2013)[21]。
(三)工作资源
工作资源指的是教师工作中的物质、社会和组织方面的资源支持。工作资源是一种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外部因素,不仅能够降低教师工作要求所带来的负面压力,还能提升教师工作的意愿和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工作资源和教师工作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葛玉瑶(2008)研究认为教师处于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中,教师的情感、内心精神需求、本能、愿望和创造力都要受到压抑,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甚至会做出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22]。李敏(2015)、王静和罗小兰(2015)、梁斌等人(2016)认为组织公平和组织承诺对教师工作投入产生一定正向影响[23]。毛晋平等人(2017)实证分析了领导者的类型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物质层面的薪酬满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李敏(2015)就认为当教师的物质要求得到保障、工作付出得到认可、教学地位得到确立,则获得的工作资源和社会资源就相对充足,工作投入程度相对就较高,收入水平会对教师工作投入感产生影响[24]。孟凡蓉和吴建南(2014)关注了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对教师的心理和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程序公开公平、教师参与度高的绩效工资制度能够产生强激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追求卓越[25]。而社会对教师从职业情感上给予的支持以及教师社会地位的肯定也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重要因素(王芳等,2012)[26]。一个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越好,教师积极献身教育事业的比例就越高。
已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多数从理论和实证调查层面探讨了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较少进一步关注这些影响因素或者关键性因素对教师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这一问题目前还处于“黑箱”状态。二是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个或几个因素的静态分析,尚没有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更缺乏这些因素之间动态关系的探索。
五、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
研究教师工作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关系方面代表性的观点有: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螺旋上升关系(Schaufeli等,2015)[27];高水平的工作投入会提高和改善员工的绩效(Keller,1997[28];Bruce,2006[29])。当前,这种观点已经成为此研究领域的一种普遍共识,但这种共识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和辨析层面,对两者内在关系进行深度研究的文献并不多,部分研究者更多是研究工作投入在某个因素与工作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效用,并且研究结论不一。何立和凌文辁(2010)分析了工作投入在沟通领导者风格与工作绩效方面所起的中介作用[30]。李永周等人(2015)构建了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这三个变量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统计检验,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工作投入在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的工作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1]。而马丽和姚垚(2016)也用实证证明了新生代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在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32]。有少数文献对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如王培(2012)发现高校教师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之间显著相关,在实证研究中,工作投入的活力维度与奉献维度都会影响工作绩效的各项维度。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33]。
已有文献梳理发现:一是研究多是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一般性的讨论,专门以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还不多,仅有部分学者初步探讨了高校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尚缺乏中小学教师方面的分析,亟需扩大分析样本;二是虽然部分研究已经证明了个体的工作投入正面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但并不能据此就可以判断教师的工作投入就一定会对其工作绩效产生促进影响,还需进一步实证分析和检验;三是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不仅要证明它们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更需深入探索它们的关系度,也即关联的强度;四是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还不足,有待加强。
六、研究展望
综上,国内外学术界围绕教师工作投入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及工作投入与绩效的关系等进行广泛而有益的探讨,从而为我国教师工作投入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教师工作投入的分析领域、教师工作投入理论内涵和评价体系、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教师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的互动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深入推进。
(一)教师工作投入分析领域的差序研究
一是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高校、中小学、幼儿等教师工作投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扩大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等不同领域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宽度和深度。由于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直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二是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教师大量外流,农村师资严重不足,有的地方开始大量使用代课教师教学,但调查中发现这些代课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有的自己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在小学甚至初中任教,这不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个问题需要着重研究。三是要对公办与民办教育之间的教师工作投入进行比较分析。四是从乡村文化贫困、精准扶贫的视角探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工作投入问题[34]。四是探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师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新方向。
(二)教师工作投入理论内涵和评价体系研究
教师工作投入应该是一个过程,是由教师工作的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等三个内容有机组成,其中,教师工作能力是教师工作投入的前提,工作状态是教师工作投入中的表现,工作效果是教师工作投入后的结果。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以此为基础,可从教师工作能力、工作投入状态、工作投入效果等3个一级指标,构建包含知识、技能、健康、活力、专注、贡献、关系、任务、发展等9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国际上使用率高、相对简单实用的线性加权组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心理测量量表、查阅统计年鉴、实地调研等方法,建立教师工作投入动态监测数据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因素很多,且影响程度不一,为此,需要找出关键因子,对其影响教师工作投入的机理作深入分析和论证。一是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分析。通过文献研读、频数统计、专家访谈、理性分析等方法尽可能海选出各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形成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遴选出主要的影响因子。二是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各个关键影响因子作用教师工作投入的内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构建影响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并对教师工作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进行确定。
(四)教师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机制研究
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两者之间的直接单向关系;二是工作投入、中介变量和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直接单向关系,也即工作投入如何传导于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工作绩效;三是工作绩效与工作投入、工作绩效与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与工作投入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见,教师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纵深研究的内容包括:一是深入分析教师工作投入对教师工作绩效的作用途径和渠道,也即探寻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二是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理论所提出的相应观点,建立工作投入、中介变量和工作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教师工作投入通过各种中介变量作用于教师工作绩效的复杂关系进行反馈和模拟分析,实现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参考文献:
[1]KahnW.A.PsychologicalConditionsof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692-724.
[2]Maslach.C.,M.P.Leiter.The Truth about Burnout: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7.
[3][6]Schaufeli W.B,Salanova M,V.Gonzalez-Roma and Bakker A.B.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 ent and Burnout:at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71-92.
[4]May D.R,Gilson R.L,Harter L.M.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Meaningfulness,Safety and Availabil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Human SpiritatWork [J].Journalof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4,77(1):11-37.
[5]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397-422.
[7]李敏.中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2):42-49.
[8]盛建森.教师工作投入: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08-112.
[9]石变梅.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际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51-54.
[10][24]李敏.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11]罗小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胜任力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5):43-46.
[12]Britt T.W,Bartone P.T,Adler A.B.Deriving Benefits from Stressful Events:The Role of Engagement in Meaningful Work and Hardines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1,6(1):53-63.
[13]Langelaan S,Bakker A.B.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Do Individual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3):521-532.
[14]唐海朋,曹晓君,郭成.自主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6,(1):55-60.
[15]郭钟泽,谢宝国,程延园.发展机会、乐观和工作投入:任务责任心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7,40(1):160-167.
[16]陆桂芝,高海霞,葛俭.心理授权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109-111.
[17]李伟,梅继霞.内在动机与员工绩效:基于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J].管理评论,2013,(8):160-167.
[18]田改平,商临萍,杨春艳,等.护士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7):297-300.
[19]李新翠.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工作量状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6,(5):83-89.
[20]李明军,王振宏,刘亚.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368-376.
[21]邓子鹃.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效能感与工作生活质量——基于苏北268名高校女教师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3):34-38.
[22]葛玉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3]毛晋平,周卓钊,吴逸飞.变革型领导、真诚型领导与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7,(2):48-54.
[25]孟凡蓉,吴建南.公共服务动机视角下绩效工资公平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68.
[26]王芳,许燕,蒋奖.特殊教育教师前摄应对、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36-41.
[27][荷]Wilmar Schaufeli,时 勘 ,Pieternel Dijkstra,等.工作投入的心理奥秘:活力·专注·贡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8-38.
[28]Keller R.T.Job Involvement and Organiz ational Commitment as Longitudinal Predicators of Job Performance:A Stud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7,82(4):539-545.
[29]Bruce.A New Look at 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Job Involvement,Effort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4):358-368.
[30]何立,凌文辁.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0,(11):65-68.
[31]李永周,王月,阳静宁.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2):173-180.
[32]马丽,姚垚.新生代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关系[J].企业经济,2016,(3):99-104.
[33]王蓓.工作投入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34]莫丽娟.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1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