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8-02-26何碧艾静康青
何碧 艾静 康青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一、研究背景
《基础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旨在通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使学生符合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快从传统师范办学模式向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的转型”的奋斗目标,依据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办学定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强化通识与彰显个性相结合,拓宽基础与加强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思路,更新教育理念。2016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创新“五模块、四平台、三驱动、两翼、一体”的“54321”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五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实验实践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实现“4平台”(通识素质平台、专业知识平台、专业能力平台和职业技能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驱动育人机制、教育课程和教育方式改革,并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两翼,最终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具体到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来看,应该保持“两翼”(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的平衡,遵循人本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实施分层教学、扩大选修课范围,突出个性培养,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新形势、新环境使《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构建《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刻不容缓。本研究项目遵循行动研究的主旨——“基于行动、在行动中、为了行动”,注重教师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和研究,强调“在教学行动中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得以发展”。
二、问题发现
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就《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情况对任科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教师的访谈由十个围绕其对《基础英语》课程授课情况的项目组成,访谈内容包括了上课形式、使用资源、课堂处理、课后作业等内容。访谈结果的定性分析显示:年纪较长的教师普遍使用黑板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新词汇的讲解、语法知识点的解释和朗读训练的课堂检查。而年轻的教师则大量使用教材配套的资源包进行教学,在授课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但对于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和朗读基本功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体的教学情况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没有比较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个性得到彰显,教学统筹的基本要求未得到统一规划和有力监督。教师们希望在充分交流、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可供模仿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课题组对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了书面的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书面调查问卷包含了《基础英语》的学习时间、地点、时长、方式、成效、期待的教师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等二十个项目。问卷经过了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并经预调查验证,符合科学的问卷设计标准。访谈问题由十个关于《基础英语》学习需求的项目组成,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弥补了书面问卷调查的不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给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一手的信息资料,显示了他们期待更多的多媒体资源、更明晰的语法讲解和更切实有效的语音训练的需求。另外,从201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实习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仍然欠缺:1.规范的课堂用语;2.标准的英语语音和流利的口语表达;3.基本知识的掌握;4.语法点的讲解;5.综合知识的掌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就业。“两翼”(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未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研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分析,课题组拟解决以下研究问题:
1.让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行动研究中学会撰写学习日志,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学会调整学习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让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中自主训练阅读能力,撰写阅读读书报告,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3.让学生参与课堂讲授,选取一些难易程度适中的篇章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课堂讲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授课技能;
4.教师在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改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模式下,通过对《基础英语》课程的两轮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反复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旨在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改进的过程。
四、研究结果
通过两轮的行动研究,课题组总结了一套适合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模式针对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做了论证和实践,形成可供参考和复制的范式。
在教学材料方面,基于之前使用的教学资源包,课题组老师开发了个性课件,在能容纳大量信息的同时,丰富的矢量图的使用增加了趣味性和知识呈现的科学性。在学生任务方面,增加了学习日志、读书报告的撰写,使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在课文各个部分的处理方面,总结了以下做法:
第一部分:词汇处理
词汇学习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环节。词汇本身是构筑一门外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基础。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词汇学习,就学生来说,有赖于学习过程中的逐渐积累,反复练习和在实践中运用;就教师来说,教授词汇的方法和手段很值得探讨。既不能把词汇呈现得干瘪无趣,也不能过分强调词汇呈现的形式,忽略知识本身的内容。词汇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基础的处理方法就是最合理的方法。鉴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学对象是师范类学生,其职业规划是教师,所以他们现在的学习方法即是他们今后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严谨、细腻、有效的词汇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过程中采用领读法。按照学生学号,依次领读。每个学生从预习准备开始就可以全情投入到词汇学习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词汇的发音、意义都要有全面深入的学习,特别是词汇的发音,可以得到正音练习。因为是领读,领读者的语音是否规范正确,都会有正音示范作用或者误读负面影响,因此每个领读的同学都会高度重视预习准备工作,学习效率大幅提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平时被认为语音很差的同学,当他作为领读者时,发音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平时,很有成就感。同时,当有同学领读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跟读,读完后随机请同学作出点评,领读与跟读的同学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积极参与。同时,是否能够准确点评同学的读音,也反映出跟读者的语音能力与预习的情况。这样,领读者与跟读者都会在课前认真预习,词汇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词汇领读在课堂中可根据学生的学号依次进行。领读时,要求领读者每个单词读一遍升调读一遍降调(因为有很多学生在二年级时仍然不会读升调),然后其他同学跟读,最后全班集体齐读。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朗读及背诵课文中有意义的章节,巩固词汇。此外,单词听写,看似传统,却仍然是易于操作且有效检测词汇学习成效的方法。
第二部分:听说训练
《基础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主要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体系知识、话语知识和“常用语”知识,为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听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互相理解的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听力的输入辅之正确的引导能够改善学生的语音面貌,提高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将综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听英语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大量的听力输入十分必要。然而,在以往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被普遍认为是听力课程的任务,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授上,忽略了听力部分的教学;同时,因为课时的限制,也未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进行有效地引导。本次课改的实践表明,教师是可以在课堂实现对听力部分的输入和教学的,能够挤出时间对听力部分进行处理,从而引导学生的听力学习。课题组实践了以下做法:
1.播放听力材料前,教师可根据《基础英语》课程所选用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各种方式直观呈现与听力材料主题相关的词汇,如图片展示,使学生做到“心中有底”;
2.播放听力材料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加深学生对听力材料大意的理解,辨别关键细节,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组织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反馈信息。具体做法为:听力材料播放第一遍时,要求学生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听完后,能重点把握听力内容大意;听力材料播放第二遍时,要求学生重点把握关键细节,并能利用笔记进行分析、概括和补全信息;听力材料播放第三遍时,要求学生验证假设并正确回答所设置的问题。
另外,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对话训练可以在课堂上示范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留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在寝室与同学操练,下次课做汇报。这样的对话训练的主题紧扣课文,学生有话可讲,训练时还可以借助课文中学到的词汇有效构建训练内容,达到训练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每一个单元的听说训练(课堂部分)应控制在一个课时以内,以保障课文讲解、语法训练、练习、拓展阅读的课堂时间。
第三部分:课文讲解
1、预习
(1)朗读课文:由于大一新生(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生)朗读基础相当薄弱,所以《基础英语》课程课文朗读部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音素发音不准确、拼读不正确、受地方音的严重影响导致的语音、语调不标准和朗读习惯不好等。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就把课文的音频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提前听音和模仿,目的是保证学生接收原始地道的语音输入,并模仿和记住最地道的英语发音、语调和语气,在教师讲解完课文后,再对学生的模仿进行检查和督促,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部分的训练还可以借助讯飞口语平台,具体做法为:教师把课文录音上传至平台,让学生登录平台朗读(跟读),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能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追踪学生的朗读情况。
(2)单词和词组:学生使用英语字典查找其用法,包括单词的读音,词性变化,同义词,反义词,搭配词组,然后造句,并把所查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先让组长检查,最后教师抽查。
(3)语法:教师把本课涉及到的语法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查阅相关知识并记录到笔记本上。
2、课文的处理
(1)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通过提问方式导入课文讲解。
(2)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朗读情况。
(3)课文理解:1)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开展全面的语言交际活动;2)重点难句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掌握规定的若干词语和句型的用法,并能简明扼要的复述课文大意,并对学生的课前语法知识预习进行检查。
(4)课文讲解处理完后,将教学中涉及的词汇、句型、惯用法、俗语作简单的回顾,可以采用提问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语言形式。
3、课后任务
(1)练习:给学生发布任务书,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课堂上教师检查各组完成任务情况。
(2)背诵:挑选一两个段落让学生背诵,每个学生先背诵给小组成员听,然后课堂上教师抽学生来背诵,被抽到的学生背诵成绩作为小组成员成绩。
除了以上各个部分的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实践了Q&A环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精辟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教学生学会提问。《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方面往往比较难,长期以来,教师为了解决难题,常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导和控制,却轻视练习和实践,学生在一种相对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因此对于学习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在每一个单元结束的时候,往往是老师代替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并以老师的总结来结束所学单元。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基础英语》教学中Q&A环节,以《综合英语教程1》中的Unit 13 Words Can Give You Power一课为案例:
1)老师给学生4——5分钟时间回顾所学内容,拟出自己还未弄懂的问题。
2)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待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Student A提出问题
Q:课文中You may wonder why you should improve your vocabulary.这句话中的why 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一个什么从句?
3)老师给学生1——2分钟思考及讨论,然后鼓励其他学生给予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多位同学可以补充)
例如:Student B 回答问题
A:在该句中why用于引导从句。
Student C 补充说明
A:此处why引导一个宾语从句作wonder的宾语,并且从句应该用陈述语序。
4)老师给予评价或纠错,再加以补充说明:
在本文中多处出现WH-结构或that引导从句,例如
Perhaps the most impressive reason for vocabulary development is that a good vocabulary and success are synonymous.(that 引导表语从句)
Words that we learn through their use in context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stay with us than words we memorize by themselves,as in a list or in a dictionary.(that引导定语从句)
5)老师在Q&A环节扮演的角色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peer answer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给予评价、补充说明以及纠错。
Q&A环节的实施让学生学会提问并自己解决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反思
通过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课题组对《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在该课改项目总结了具体的教学规范,开发了适合学生语言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课件,对于指导新教师的教学有建设性的作用,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可以参考的教学模式。
在后续研究中,如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将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