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为高效课堂导航
2018-02-26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小学215600
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小学(215600)
数学实验是一种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当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毫无热情和主动性可言。而实验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指尖智慧,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看演示”为“动手操作”,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障碍性实验——激活思维
当前,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求知规律,顺学而导,设计相关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并“会学”。障碍性实验就是其中的一种。争强好胜、不服输是学生的天性,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在为学生设计的实验中增加“障碍”,引发认知冲突,激活思维。
如,在教学“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时,教师出示题目“3.714×10,3.714×100,3.714×1000”,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生1:3.714×10=37.14,3.714×100=371.4,3.714×1000=3714。
师:表现很出色!再试试这道题。(师出示题目:3.141592653589×10)
(时间过去了好一会儿,竟然没有学生说出答案)
师:怎么了?还没有人算出结果吗?
生2:算式中的小数位数太多,在计算器上按不完。
生3:是的,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在计算器上只能输入“3.14159265358”,最后一个数字“9”无法输入。
师:位数太多时,计算器也帮不了我们,那么“3.141592653589×10”的正确结果是多少呢?
生4:3.141592653589×10=31.41592653589。
师:计算器都无法算出结果,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4:我是从前面3道算式的结果推算出来的。一个小数乘10,它的小数点就要向右移动一位。
上述案例中,教师故意在计算练习中设计了12位小数乘10的算式,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学生发现不能在计算器中输入所有的数字后,只能回头看,寻找一个小数乘10后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学生在手脑并用中得出了正确的结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和数学学习共成长。
二、验证型实验——揭示本质
数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和验证得出数学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想,然后借助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感性材料进行创造性加工,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新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副三角尺。
师:你知道这两把三角尺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吗?
生1:左手上的这把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90°、60°和30°,内角和是90°+60°+30°=180°。
生2:右手上的这把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90°、45°和45°,内角和是90°+45°+45°=180°。
师:现在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想办法探究它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
生3:我先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发现结果是180°。
生4:我用纸张裁出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并进行拼摆,发现拼成的是一个平角。
生5:我也裁出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它的内角折在一起,发现也可以形成一个平角。
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通过一副三角尺就告知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会显得很牵强,学生也很难接受,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呢?学生运用验证型实验,借助直观的操作经历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
三、理解型实验——学会思考
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公式、性质、定理和规律,这些知识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理解型的实验,让学生借助“数学化”的操作,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师:摆一个长方形,然后看看所摆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一共用了多少张正方形纸片?面积是多少?
生1:我摆的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一共用了10张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生2:我摆的是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一共用了12张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3:我摆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6厘米,一共用了42张正方形纸片,面积是42平方厘米。
师:通过拼摆,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如何求长方形的面积?
生(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设计了拼摆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使他们获得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四、探索型实验——内化新知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这赋予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模拟和再现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通过探索型实验,帮助学生挖掘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大小不一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以及一个装满沙子的沙箱。新课伊始,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动手探究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在完成实验后,小组汇报交流。
A小组:先将圆锥形容器盛满沙子,再倒入圆柱形容器里,发现需要重复3次操作才能将圆柱形容器倒满,所以圆柱的体积应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
B小组:不对。将圆柱形容器里盛满沙子,可以将圆锥形容器倒满2次,圆锥的体积应是圆柱的体积的1/2。
C小组:先将圆柱形容器里盛满沙子,可以将圆锥形容器倒满4次还多一些,圆柱的体积应比圆锥的体积的4倍多一些。
D小组:我们的结论与A小组一致。将圆柱形容器盛满沙子,可以将圆锥形容器倒满3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1/3。
师:奇怪,大家探究出来的结论怎么不一样呢?
教师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各个小组将实验用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拿到讲台前,比较它们的底和高,看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学生发现B小组和C小组所用的容器的底和高都不一样,而另外两个小组所用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由此,学生深刻认识到,必须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
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探索型实验,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这样的实验是开放的,也是生成的。教师巧用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思辨中掌握了新知。
总之,实验是帮助学生进入深层理解和把握知识本质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实验,助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