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操作给数学课堂助力
——“倍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段及反思
2018-02-26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212400
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212400)
[教学片段一]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师: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会新本领,我特意从图形王国请来了黄圆片和蓝圆片。瞧,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
操作:第一行摆蓝圆片○○
第二行摆黄圆片○○○○○○
师:请你戴上“比一比的小眼镜”,看看蓝圆片和黄圆片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师(如果学生说出“倍”):这位同学说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3倍。你说的“倍”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跟大家解释一下吗?你是怎样知道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3倍的?怎样让大家清楚地看出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3倍?想一想黄圆片该怎样摆?(让学生上黑板摆一摆)为什么要两个两个地分呢?(在学生回答之后可顺势指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如果学生未能提到“倍”):对于这两个数,除了对它们的多少进行比较,还可以挖掘它们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师:蓝圆片有2个,黄圆片有6个,如果把2个蓝圆片看作1份,黄圆片有这样的几份?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让我们一眼看出黄圆片里有几个2?请移一移黄圆片。
师:谁是谁的几倍?谁能把这个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师(添上2个黄圆片):现在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如果蓝圆片有4个,那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怎么摆黄圆片就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为什么要四个四个地分?
师:这里我们是把几个看作一份?(边说边圈)黄圆片是这样的几份?圈一圈黄圆片里有几个4。
师:我明白了,原来要想知道黄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只要想黄圆片里有几个蓝圆片就行了。
【教学片段二】学生操作,巩固认识“倍”的含义
师(出示题目(1)):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6根小棒,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让学生边摆边说,然后指名学生演示)
师:6根小棒怎样摆才能比较清楚?为什么?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完成填空)
师:如果第二行分别有12根、15根小棒,那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如果第二行有3根小棒呢?
(学生实践操作,并在小组里交流)
【反思】
“倍”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加强直观操作是教学本课的有效手段,教学时我改变传统的“创设情境→边听边摆→建构新知→巩固深化”的模式,把新知的建构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由教师的示范操作直接进入新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倍”的概念,并通过变式练习和其他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第二块是放手让学生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倍”的知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由于是概念性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强直观操作是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操作指导,构建生成新知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加强直观操作是促进学生理解的有效手段。但如果教师在操作方法上不加以示范指导,任由学生盲目操作,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无序性和随意性,导致操作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也无助于新知的建构。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有章可循。之所以没有让学生边听边摆,是为了让学生能更专注地观察教师的操作,以便于学生自己的操作更具实效,更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如果说教师的示范操作能使学生的操作不再盲目,学生有效的自主操作,则为新知的学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二、关注操作过程,形成深刻体验
虽然操作学习的结果最直接的体现是问题的解决和结论的发现,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参与程度、情感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兴奋等都会对他们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教师的示范操作,还是在学生的自主操作中,教师都应该从方法、兴趣、参与度、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方面去关注操作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论的得出。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摆一摆到圈一圈,再到算一算,一步步层层递进,由直观抽象到具体的算法,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另外,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方法与已学过的“平均分”联系起来,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与重组。
三、给予充足时间,促进思维发展
直观操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理解新知,并在操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若要使操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有些知识根本无需操作,由旧知迁移过来即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却为了操作而操作。有些需要操作帮助理解的内容,一些教师在安排学生操作时只是走过场,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未能等到大部分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便草草收场,结论的得出不是由学生发现的,而是教师“挤”出来的,这样的操作便成了一种形式。事实上,只要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对数学的感悟会更多,解决问题也更顺利,这样的操作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