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众海洋意识提高的经验和思考*
——以红树林生境保护为例

2018-02-26余海滨丁文勇曾国权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红树林科普海洋

余海滨,丁文勇,曾国权,陈 骁

(1.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2.广西科学院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 北海 536000)

0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不仅对地球环境的变化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其与大气、陆地三者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更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的最好途径,是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广阔空间。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1.8万千米海岸线长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与“海洋大国”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公众海洋强国意识缺乏。海洋意识的淡薄,是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最主要原因,更是造成今天中国海洋危机的根本原因。从希腊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再到美国和东亚,全球经济中心一步步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太平洋,每一次转移都离不开沿海城市的依托[1]。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城市,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也都是沿海省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提升公众海洋意识尤为迫切。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升海洋战略地位,有利于形成民族进取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全球包容性发展[2]。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公众海洋意识,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的重要力量。

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有各种各样的载体和途径,红树林湿地作为最重要的中国海岸带湿地类型之一,是海洋公众意识提高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历来有“海上森林”的美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生态效益显著,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资源环境热点之一。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及福建等省区,随着红树林人工种植的发展,浙江地区目前也有一定面积的分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红树林曾多次遭受毁坏。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到堤塘改建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大片红树林被毁。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水养殖业又成为红树林海岸区居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受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的驱使,红树林不幸再次成为牺牲品,毁林围塘养殖竞相发展,毁林进行各种临海工程建设也屡有发生。21世纪以后,党和政府逐渐加强了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红树林的生境保护和恢复也得以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已建立以红树林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就有20个(不包括台湾淡水河口、关渡和香港米埔的红树林保护区)。因此,以红树林生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和活动,正好可以作为公众海洋意识提高的一个范例。

1 我国公众海洋意识的现状

海洋意识是以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性秉赋,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中的具有明显海洋内容倾向的意识能力[1]。公众海洋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对涉海相关政治、国防、法律、管理、经济、科技、环境、安全、自然、资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反映和认识,即公众对海洋是什么、为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的认识和思考,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3]。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公众海洋意识也显著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海洋意识科普宣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6.8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科普基地、海洋博物馆等海洋特色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特色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亮点。但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需求相比,我国公众海洋意识仍旧淡薄[4]。2016年,由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编制的我国首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将国民海洋意识分为海洋自然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政治意识4个一级指标,其中包括20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根据《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60.02,约2/3的省份在及格分数(60分)以下,国民海洋意识总体偏弱。国民海洋意识基本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海洋意识最强,其次是东北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海洋意识最弱。总体上,我国多数省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得分偏低,表明国民对海洋的关注、了解和实践程度相对较弱,同时也体现出显著的地域和人群差异,以及与海洋经济的正相关性[5]。

我国公众海洋意识的淡薄,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我国公众受到长期以来“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的传统观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对海洋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海洋与人类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不够,使得海洋意识的提高过程缓慢。二是主体不明。我国公众海洋意识的主体和扮演角色不够明确。政府部门应该做什么,非政府的机构做什么,科研院所做什么,学校做什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政府部门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不能发挥应有的组织力、强制力和号召力;非政府的海洋宣传机构杂而散,加上缺少重大项目的引领和支撑,经费投入不足,有心无力;科研院所有宣传的内容却缺乏宣传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海洋教育有途径却不能形成体系;导致各个宣传主体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三是人才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不管是海洋发展核心科学技术的开发,还是海洋科普宣传,都需要大量的海洋专业人才的支撑。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学校教育,而我国学校海洋教育虽偶有开展,但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海洋观培养体系,这也是影响我国公众海洋意识提高的最大的限制因素。

海洋意识的确立是制定及贯彻国家海洋战略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对海洋开发、利用和防卫等重大海洋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五年时间在海洋科技方面突破了以“蛟龙”号为首的一系列成果,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使得中国经济形态和开放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海”特征。因此,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已经势在必行。

2 红树林生境保护与公众意识提高-以浙江省红树林保护为例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施“南红北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岛礁工程。这里的“南红”指的是在南方以种植红树林为主,海草、盐藻、植物等为辅。可见,红树林是海洋湿地生态修复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海洋公众意识提高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我国红树林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自然分布区的北界在福建省福鼎市,人工引种之北界在浙江省乐清湾。上世纪50年代末,浙江温州市乐清湾西门岛从福建省引种红树“秋茄”品种,经自然繁殖成林,成为我国红树林人工移植的最北界。受90年代海水养殖业影响,乐清湾红树林大片被毁,所剩无几。2005年5月,经国家海洋局审批,乐清市正式建立了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把红树林区列为重点保护基地。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高纬度红树林的研究。早在2003年就与泰国东方大学联合开展红树林方面的研究,2006年合作建立了“中泰海洋技术联合实验室”进一步致力于海洋方面特别是红树林的研究。2008年通过主持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红树林资源优化及北移技术研究”,形成了红树林品种筛选、优化、引种、养护和效果评估等为一体的红树林北移技术;首次从福建泉州湾向乐清湾西门岛引种桐花树(已越冬5年),向北推移了3.2个纬度;并在西门岛构建了中国首个海岸带长期生态研究站。相关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201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多年来红树林方面的科研基础,研究所更是致力于红树林的科普工作,建立了国际合作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专门开展基于西门岛红树林生境保护的海洋科普宣传。依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SGP“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综合管理”项目、中意合作 “适应气候变化的沿海地区生态系统能力建设” 项目、“基于北移红树林海洋生境保护及公众意识提高”等项目,通过制定红树林科普宣传手册、组织开展国际海洋科学营、6.8海洋日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为海洋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通过开展活动,总结经验,研究所构建了基于红树林生境保护的公众海洋意识提高的科普宣传体系,主要包括活动体系、人脉体系和项目体系三块内容。结合活动体系和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我们制作了于红树林生境保护的科普宣传活动体系表(详见表1),希望为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

表1 基于红树林生境保护的科普宣传活动体系

续表1

3 经验与建议

3.1 经验

1.搭建平台,开放共享,联合作战。作为一家科研机构,研究所的科普宣传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很早就意识到“平台”和“合作”的重要性。在上述基于西门岛红树林生境保护的公众意识提高范例中,研究所首先着力打造“平台”。通过争取政府部门(如科技局、科协等)支持,创建了“国际合作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争取了国际合作、省、市的项目和经费支持。其次就是寻求“合作”。研究所积极寻求国内外高校(泰国东方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等)、兄弟院所(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社会团体(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红树林保护基金会)以及当地的中小学校(西门到寄宿小学)的合作。再次就是“联合作战”。利用6.8海洋日、海洋文化节的契机,开展大型活动,政府部门(市、县海洋与渔业局)统筹组织活动,研究所提供宣传材料和内容,高校提供大部分的人力,当地组织提供场地,联合开展活动。

2.以兴趣为支点,丰富活动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以最主要的“海洋科学营”活动为例,在活动策划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注重以“兴趣”为支点,并通过将公众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如分成小学生群体、中学生群体、大学生和青年群体、社会大众群体等),挖掘不同的兴趣点。如针对小学生群体多采用游戏、视频等进行“灌输”式宣传,针对中学生群体以科学实验、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针对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则侧重安排体验式活动,针对社会大众群体则更多地让学生群体作为宣传主体与之互动、问卷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将科学知识融入于活动和实践中,通过“兴趣”带动积极性,提高科普宣传的效率和作用。

3.科普宣传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表1梳理了部分活动体系的内容,主要供相似的活动予以参考。此外,我们还构建了人脉体系和项目体系。人脉体系主要是将不同主体(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校、科研院所等)的人脉资源进行分类和汇总,结合具体活动内容和要求,争取和调动不同的资源。项目体系主要是整理和分析不同类别项目的争取渠道和方式,为活动争取资金支持。这两个体系内容不适合公开,不再赘述。

3.2 思考与建议

1.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政府部门具有引导社会意识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是公众意识提高的主导者,也是最强力的组织者和支撑者,不仅掌握着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主要资源,还有其他主体无法企及的执行力和号召力,因此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将公众意识提高纳入到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投身于海洋公众意识提高的事业中来,才是解决公众海洋意识淡薄的根本途径。

2.发挥媒体的力量。互联网时代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为科普宣传带了新的机遇。媒体是最好的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可以极度地放大宣传效果。例如,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其海洋保护的宣传效果是一般的科普宣传活动无法企及的。再如综艺节目《奔跑吧》第六季的联合国演讲,将宣传、娱乐和故事性完美结合,把“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宣传做到了极致。海洋公众意识的提高,如果能够多“搭”媒体这艘大船,必将极大地加速海洋公众意识提高的过程。

3.充分利用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以测量国民海洋意识的强弱程度的一套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可以为客观评价国民海洋意识水平提供参照依据。2016年一经发布,就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发布主体,可以充分利用“量化”的数据,唤起公众对海洋的关注。建议发布主体将其作为常规性的评价方式,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照和依据。作为海洋宣传工作者,可以将宣传工作与各级指标相结合,从不同的侧面开展宣传活动;还可以结合各个区域海洋意识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4.加速构建系统的海洋观培养体系。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海洋人才,而海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当前我国海洋教育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6],因此构建系统的海洋观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展相适应的海洋学校教育,开设逐渐深入的海洋教育相关课程,从幼儿开始埋下海洋意识的种子,用海洋知识、科普活动进行浇灌,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事业去激励和催化海洋专业人才的壮大,让更多的人从被动地接受海洋教育到主动地开展海洋宣传,让更多的人投身海洋事业,让更多的人能得到终身和全面的海洋教育,最终实现公众海洋意识的高度觉醒。

4 结论

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的事情,它需要各个社会主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需要坚持不懈、不断投入,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参与。只有这样,公众的海洋意识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的海洋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红树林科普海洋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海岸卫士——红树林
科普达人养成记
走过红树林
科普漫画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