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体育文化打造“一校一品”过程的模式探析
——以竞技竞赛为例

2018-02-26余超杨谦熊玲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一校一品竞技竞赛

余超 杨谦 熊玲

2015年王登峰司长提出体育“一校一品”创建以来,全国中小学体育积极组织“品牌”工作的打造,高校也在稳步推进体育文化创建“一校一品”建设,体育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整体打造品牌,需要各个方面齐头并进,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这其中竞技竞赛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面旗帜,竞技竞赛是体育文化宣传的平台,即也是对学校非常重要的宣传支点,对我校竞技竞赛现状的探究,归纳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创品牌添砖加瓦,体育文化打造“一校一品”的过程是艰难、长期的,需要体育部门在平常的事务中做到细致,总结出一套完备的创“品牌”模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校体育课部竞技竞赛为研究目标,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杂志期刊,并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三大系统检索文献,对高校竞技竞赛相关的期刊和硕博论文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竞技竞赛相关热点有了前期科研基础。

2.2.2 访谈调查法

根据文章研究目的,对我校体育课部领导及教练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了解学校体育文化在创建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对所获资料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整理与分析,力求对学校“一校一品、体教结合”活动进行客观地反映、深入地剖析和全面的思考。

2.2.3 逻辑分析法

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概念界定

2.1 “一校一品”。本文的“一校一品’不是在现有的高校体系中,要把体育文化打造高校唯一的一个品牌,这个“一品”不是唯一,而是一个品牌,是高校知名度的一种宣传。

2.2 学校体育品牌就是指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口碑与影响、具有特定质量水准并与其他学校相区别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3.我校体育竞技竞赛

3.1 体育课部竞赛队伍辐射面广

体育课部经过10几年的发展变化,竞赛队伍由零开始至今已经有训练队10只(足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定向、乒乓球、田径,网球排球)正式队员105,外加后备队员156人,每个项目在学校都有相应的协会,每个校队队员都是学校协会的骨干成员,定期组织协会会员训练,每个协会成员都有将近200人,学校参与体育协会的人数达到2000多,在校队的带领下有效的推动了我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为我校组织其它群众竞赛活动储备了裁判队伍,承担市级、校级比赛服务工作得心应手。

3.2 运动竞技竞赛取得丰硕成果

全校10只比赛队伍体育竞赛屡次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十堰市媒体(电视台、报社)曾进行报道,特别是2013年我校健美操拉拉队在教练员的带领下进入全国总决赛,取得一等奖,湖北省、十堰市各大媒体都相及报道,为学校争的了荣誉(如表1)。

表1 2013-2016年比赛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连续四年我校对外参加比赛队伍不断壮大,参赛学生人数程稳步上升趋势,为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了跟其他高校对外交流的机会,总获奖数也不断增加,竞赛实力不断提高,特别是2015年,前三名奖项数达到了27项,超过当年总获奖数一半之多,并且2015年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含金量较高,也充分体现了我校部分体育竞赛项目在全国具有一定水平。

3.3 “递进式”的运动训练模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积累,结合我院的生源实际,体育课部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选修课即竞技班为突破口,坚持常年训练,训练维持平训与集训相结合,坚持系统训练。 在运动训练上,采用“专项课—选修课(竞技班)—运动队”递进式的训练模式。我校开设的选修课有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等课程。通过这一阶段的系统学习和专项训练,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技能得到提高,为下一更高阶段运动队的训练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和关联,也坚持了技术训练的不间断性,为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做好了过渡。

3.4 竞技竞赛管理工作规范

体育课部根据训练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了加强管理的规范性,适时成立了竞技体育教研室,对训练队采取统一管理,要求各个训练队平训开始前上交训练名单、训练计划、训练地点、时间的安排,认真统计平训学生出勤训练情况,平训结束后上交训练日志,总结训练效果。有比赛任务的学期采用集训模式,集中训练1-2个月,教练认

真备好训练计划,根据比赛任务、时间节点组织训练,比赛结束后上交训练日志、上交比赛照片、做好比赛报道宣传等相关文件,最后根据本次比赛实际情况做好比赛总结,认真分析对手与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全面把控比赛整体水平与变化,分析自己欠缺的地方,有目的的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高,为后期的比赛做好备战工作,每年全部比赛任务结束,教研室都会组织教练员坐在一起谈论这一年的训练工作以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充分保障训练后勤。

4.结论与建议

体育文化创建“一校一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体育文化包括许许多多的方面,只有每个方面同时共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效能,而在这其中,竞技竞赛又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是对学校最重要的宣传媒介,只有更加规范的组织竞技竞赛,把队伍做强做大,比赛中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学校争的荣誉,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力度,为体育文化创建“品牌”争得了外围环境,后期的效果也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全校的体育文化创“品牌”中来,增强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在竞技竞赛方面要更加优化合理的管理训练模式,拓展新途径,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以点带面,这样,我校体育文化在“一校一品”创建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

[1] 赵艳.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一校一品、体教结合”活动为例[J].2013.3.

[2] 曾志伟.利用区域体育优势 打造学校体育品牌[J].教育导刊,2007(2):59—60.

[3] 蔡瑞金.体育品牌效应与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5.

猜你喜欢

一校一品竞技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竞技精神
创新思维竞赛(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校一品”展学校体育品牌
创新思维竞赛(6)
花与竞技少女
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