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活动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举措探究

2018-02-25赵华祯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科实验

赵华祯

(浙江兰溪聚仁教育集团育才中学,浙江 金华)

老师们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把学习当做赏心乐事,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出自自我意愿的学习状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非一句话或者一个简单的教学手段,而是需要教师调动自己的教学热情,研究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投学生所好,才能使学生逐渐产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对学科教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喜欢老师,就会“爱屋及乌”,产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首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权威性,在授课过程中不苟言笑,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的互动,这种做法往往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疲惫感,失去对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其次,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开始变得比较敏感,会因为怕出错而不敢发言,因此,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要真诚地予以点评和鼓励,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信任;最后,教师要注意课堂语言的使用,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幽默,将课程内容以更加幽默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所在,进而喜欢上这一学科的教学。例如在讲解“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一节时可以跟学生说说自己每天的“吸毒”经历:吸着富含PM2.5的空气,还要时不时地接受汽车尾气、二手烟的“熏陶”,幽默的魅力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进行科学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科学实验可以使课堂上一些抽象的科学知识以其真实的面目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最主要的是实验本身是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好动的天性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利用实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注意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只能比教学计划多一些,不能比教学计划更少;其次,要注意做好演示实验,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操作使学生注意实验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受实验教学的魅力,为学生的分组实验打下基础;最后,要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对于分组实验的开展,学生向来是具有较浓厚的兴趣的,但有些实验环节不太好理解,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操作,这时教师要做的是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以及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安排实验完成较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进行相关操作,这样,不仅调动了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部分学生感受到为他人师的乐趣。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巩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些形象的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上一些相关的视频,结合教学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加愉悦,更加自觉地探究科学内涵。例如在教学“太阳系与地球的诞生”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一内容的专题影片或者将这一过程制作成多媒体动画效果,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比如教学“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放大的粒子模型展示一下,还可以请学生欣赏一些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呈现的多姿多彩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丰满。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的科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并要注意长期坚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学科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做个怪怪长实验
“超学科”来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