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学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感受

2018-02-25崔刘静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圆心角动手方法

崔刘静

(江苏省徐州市宁海外国语学校,江苏 徐州)

在开展”学讲计划”的日子里,我们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致力于遵循让学生“主动学”“快乐讲”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做课堂的小主人,让学生互帮互学地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课堂上注重抛出课堂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小组合作的欲望,进而让学生放开思路去探索新知,“学讲计划”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新方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这一年多“学讲计划”的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方法。

一、教师努力提供环境让学生主动先学

数学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数学抽象的一面,让学生感到惊奇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例如,在探索“圆的对称性”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对于学生在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疑惑性。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动手用透明纸做两个等圆,在每个圆中做一个圆心角,使两个圆心角相等,然后让两个等圆完全重合,用手中的圆规按住圆心,使上面一个圆旋转到两个圆心角完全重合时,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对应的两条弦,两条弧也能重合;同理,也可通过图形旋转得到在同圆或等圆中三者有一组量对应相等,其他两组也对应相等。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图形的旋转对应不变量去探索新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杜威认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重心转移,“儿童变成了太阳”,一切教育组织实施,都围绕他们运行,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让他们快乐,把数学问题游戏化,会使我们的课堂更有趣味性,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带来的扑克牌、小球等材料设计游戏规则来加深对“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原材料,带扑克牌的小组他们先商量怎样设计游戏方案才能使所发生的事件是等可能事件,再设计不同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停地变化游戏的规则来求其中的概率。带小球的小组,他们的小球大小形状相同,颜色有的不同,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小组其他成员有的动手摸球,有的负责记录,所有学生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掌握了等可能事件概率的相关知识。

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很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高涨,学习就越快乐,快乐地学习正是“学讲计划”所推行的主旨。

二、推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推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及分享,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好方法。邦克认为“一名教师在在线教育中需要履行多种职能”,所以教师是课堂的总导演。实施“学讲计划”首先就要将学生分组,这一点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全。如果按照成绩来分,例如班级有48人,6个人一组,分为8个小组,根据平时数学考试的成绩,1~8名各分到一个组即1~8组,然后9~16名再分到8~l组,遵循此方法进行分组,将每组的学生学习水平尽可能做到差不多,而且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为小组内学习和小组间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讲计划的实施。

培养动手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去创造条件,有意地去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时,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多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尝试怎样剪可使得六个面不会断开,并将所得的每个不同的展开图记录下来,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图有哪几种类型。通过操作,每个学生在展示的时候都能很积极,都有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最后再总结七种不同的平面展开图。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把握知识点更加牢固,在以后使用时很少出错。

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学习效果很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动手,自己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积极指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真正地学进去,大胆地、准确地讲出来,合作共进,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讲计划”所推行的主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效率,教师积极探索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总结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相信学讲方式一定会更好地为中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服务,在数学教学中一定会实现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圆心角动手方法
我也来动手
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演示教具
各种各样的扇形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圆心角”度数:弧长计算的关键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揭密”圆弧中点背后的等腰三角形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