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8-02-25福建省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王丽香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体验式

福建省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王丽香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手段的学习策略,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将体验式学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展小学数学教学外延,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提升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其体验到数学的奥妙与学习的快乐。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借助体验式学习法,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联系生活,促成亲自体验

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体验,教师应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在讲授“分类”这一抽象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啊?(同学们纷纷回答去过),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不同的货架上的东西不一样呢?都有哪些物品呢?”学生们思考之后,举手回答:“有吃的、喝的、玩的、还有水果和蔬菜......。”“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你们刚刚说的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类”。这样的设计,以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学生亲自参与了学习、获得相关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分析“分类”的概念,效果会更好。

二、因势利导,在实践中体验

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职能,通过合理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更好的数学体验,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此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往往天马行空。而数学也是灵活的学科,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特质,不要克制学生的想法,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启发,使其掌握更多解题技巧,获得更加丰富的数学体验。

比如:图形的组拼教学中,教师拿出教具边拼边说:“接下来请看,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之后,学生自主拼积木。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纠正错误,进行引导和点拨。最后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说一说他们所拼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教师小结:看来,不同个数的长方体可以拼摆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不同个数的正方体也可以拼摆出长方体或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组拼图形的方法,对图形之间的联系也有了一定了解。这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创设氛围,在情境中体验

体验学习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情境性,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化教学的教学氛围更加轻松,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比如:在讲解《乘加乘减》这节数学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在一次海洋大会中,所有的海洋动物都参加了联欢会,每种动物都需要携带一定的礼物来参加,有的动物携带了几个贝壳,还有的动物携带了几个海螺壳,他们东拼西凑,让联欢会变得更加有趣。教师要求学生充当礼物检查员,让学生亲自记录和统计礼物的种类,计算礼物的数量。这样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乘加乘减的计算规律也会掌握得更快、更好。

总之,从小奠定小学生的数学自学基础,帮助其树立数学应用意识,这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体验式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感受和体会知识,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体验式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多少个小正方体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数小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