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思想的高中数学提问策略研究

2018-02-25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平面设置笔者

徐 晨

(青海省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青海 海北藏族自治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平淡无奇,缺乏针对性,更多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其次,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够,逃避提问的现象严重;再次,教师提问的范围不够广,许多课堂常回答问题的仅仅是成绩优异或者积极活跃的几位同学,没有完全发挥提问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思想,将学生和课堂问题划分层次,使二者一一对应,通过分层次提问的方式助力课堂教学。

一、发散性提问,调动学生参与

发散性的问题答案往往不唯一,可以促使回答者努力思考、联想,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其热情,同时问题难度较低,可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据此,教师可以设置发散性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比如,在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上课之初,笔者先提问了一些日常学习基础适中但是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的学生几个发散性的问题,包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几何体实物呢?在这些几何体中,哪些是由多个平面围成的?哪些可以由平面旋转得到呢?”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层层递进,让这些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寻找更多答案。他们找到了如水杯、楼房、粉笔盒、金字塔等几何体实物,进而将实物向所学内容——空间几何体进行构筑,将实物与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等空间几何体对应,展开空间想象。同时产生对平面向几何体过渡的思考,如长方体可以由长方形围成,圆柱则可以由长方形旋转得到,进而为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探究进行铺垫,如此自然地引入今天的授课内容。这样的发散性问题,答案有很多种,因此学生不会因为害怕答错而影响回答过程,同时众多答案也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参与到与教师的交流中来,效果显著。

二、启发性提问,引领教学思路

启发学生是教学的必经之路,在提问过程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来不断启发学生,可以促使其跟进授课的线索,不断思考,促成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启发性的提问形式,引领教学的思路。

比如,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置了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提问,同时选取了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首先,笔者问:“实物的平面和我们几何里的平面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平面呢?”由此引发学生对几何里平面无限延展这一特点的关注。其次,笔者提问学生如何在平面几何中画出直线,进而再画出平面,鼓励学生类比知识并进行同类迁移。再次,笔者带领学生探究平面的基本性质,将一支长粉笔平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观察是否粉笔的整个边缘都在桌面上,然后提问他们:“那么一条直线如果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与平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类比,学生都能够回答出“直线也在此平面内。”这样的提问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促使学生不停地跟着笔者的思路进行思考,探究新知,达到了启发他们的目标。

三、鼓励性提问,完善课堂总结

高中数学内容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往往面对数学课堂和提问时信心不足,这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地鼓励学生。由此,可以通过鼓励性的提问既为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又完善课堂教学。

比如,在完成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笔者鼓励学生站起来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选取了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回答问题,于是他们积极回想这节课从开始到最终的过程,回顾了初中三角函数知识、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单位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等内容,也引领大家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在总结过程中笔者还会不断提问这一层次学生,让他们进行补充。这样的提问形式不仅反馈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鼓励了学生说出更多的课堂内容,全面回顾知识点,同时问题简单,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的策略可以得到创新和优化。首先,教师可以设置发散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其次,教师可以设置启发性的问题,高效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促使其紧跟授课过程;最后,教师可以设置鼓励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来完善教学。希望在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在学生积极配合学习的过程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平面设置笔者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