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文本教学中的写作技法指导

2018-02-24王行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指导山海经

王行升

[摘   要]《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中年时期为回忆儿时保姆长妈妈所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技法均有可学习借鉴之处,诸如欲扬先抑、雕琢细节、详略安排、视角转换、表现手法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写作技法的讲解,可让学生在理解把握文章主旨、赏析语言的同时,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技法;教学指导 ;《阿长与〈山海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20-02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通常要求学生审题切中要点,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写出的文章要构思巧妙,立意高远,结构突破传统。笔者认为写作指导要渗透于每篇文章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文本,研析文章的写作技法,并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归纳。这样既能吃透文本,又能让学生在写作上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点拨。长期坚持,写作教学中的“大坡度”“小台阶”写作训练模式就会得到无声而有力的渗透。笔者以教学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为例,谈如何挖掘文本,如何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的指导。

众所周知,《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中年时期为回忆儿时保姆长妈妈所写的一篇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披文入情。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在他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变换中,人物性格呼之欲出,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看到长妈妈和小鲁迅在一起朝夕相处的情景,字面的背后,浸透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无比怀念和感激之情。我们若从写作技法这一维度审视这篇佳作,把文中所叙之事比作一块块布,那么鲁迅先生就像一位顶尖裁缝高手,用这些“布”织出了如此华美的“衣裳”。

一、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即先抑后扬,指为肯定或赞美某人、物、事、景,先用嘲讽或曲解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写作方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当然最终是好的压倒坏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写作此文旨在通过追忆有关阿长的一些往事,来表达他对长妈妈深切真挚的感恩与怀念之情。可是文章开头写的都是阿长种种让人“讨厌”甚至“憎恶”的行为,可谓“抑”到了极点。如:“最讨厌的是常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这段文字,可以说将长妈妈贬低到了极点,将阿长“长舌妇”和爱打小报告的形象,一下子定格在了人们的思维深处。连鲁迅也表态,对阿长的情感是“我实在不大佩她”。其实鲁迅先生写这些,是为了表明对阿长的追忆是真实可信的,让阿长这个佣人形象更加丰满,俗话说“文思看山喜不平”,如果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对阿长进行赞美,那么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这就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正是写人文章的高明之处,写作上的这种技法,给读者的最深感触就是“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最终“柳暗花明”。

二、善抓細节

有许多散文大家认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巴尔扎克也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鲁迅先生就是善抓细节的顶尖高手,如他在表现长妈妈啰唆、唠叨、爱动口舌这些毛病时就写到“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写她睡相不雅,甚至还有点粗俗时,却并没有多少赘笔,就说她“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一个“大”字,一下子就让读者想象到这位中年妇女睡觉时的姿态;写她不美,甚至有点丑的长相时,说“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也生的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这些语句中的描写之所以传神,细节刻画功不可没,这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刻画与描写方面作了典范。

三、详略适宜

写人离不开叙事,而叙事也是为更好地写人服务的。简笔与繁笔交相呼应,可以让文章显得错落有致,所写人物也更有血有肉,丰满生动。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简笔与繁笔的结合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如文章所描写的所有具体事例中,以长妈妈为小鲁迅购买《山海经》一事最为详细,在这之前叙写的事,都是为此事做铺垫的。对于这件事,鲁迅的感触是“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件事让鲁迅看到了长妈妈对他的关心、爱护,表现了他对长妈妈的“敬”。鲁迅在表现对长妈妈的厌烦时,略写了她对“我”的管制,详写了她的“大” 字睡相;表现对长妈妈的不耐烦时,略写了她给“我”讲生活中的“道理”,详写了过年时的“规矩”。

鲁迅和长妈妈相处的“轶事”,肯定是不胜枚举的,可是他只叙述了这几件,但恰恰是这几件事,表现出了他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由“厌”到“烦”最后到“敬”的变化过程。而这正体现出了鲁迅选材与剪裁的高明,这种技法很值得学生借鉴。

四、视角转换

写人的文章,尤其是写回忆性的文章,变换写作视角,可将人物写得更加鲜活,更加真实可感,因为在时空的变换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里鲁迅很明显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这样一说,便让读者知道了阿长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下文的叙事。这个女工,“小少爷”的“我”却称呼她为“长妈妈”,感情自然就非同一般,这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站在童年的“我”的角度,鲁迅是这样描写的:“一到夏天,睡觉时他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的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以小孩的口吻,非常传神地写出阿长这种粗俗的习惯动作,真是让“我”难以忍受。用这种笔法写人,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既真实又合乎情理,在变换写作角度的同时,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五、大词小用

写作,离不开炼词造句。为了烘托、渲染人物形象,需要改变一些词的感情色彩,意义范围,结构形式等,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唤醒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如“——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一句中的“谋死”一词,很显然就是“大词小用”,无非是为了表现“我”对长妈妈的不满和气愤。再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一句中的“神力”一词,表达的是“我”听到阿长讲述她们脱下裤子,大炮就失去了威力时,对她的“敬意”。很显然,这也是典型的“大词小用”,但绝不是对长妈妈的讽刺,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荒诞和她所讲故事的荒谬。写作本文时,鲁迅已成年,回想此事,仍觉得荒谬,就流露出对迷信的阿长的调侃,其实这也是一种人文情怀。

词语的如此用法,文中当然还有多处,读罢,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物“活”了。如果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词语的这一用法,使所描写的人物“活”起来,从而增添文章的魅力。

六、手法多样

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所使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呈现多样化,这样使得文章中的人物不仅有了血肉,也有了灵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长妈妈的刻画,鲁迅先生可谓用心极了,对长妈妈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下面是从文本中摘录的文字: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这段文字从刻画人物的手法上看,真是太精彩了,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于一体,既表现出长妈妈真诚的渴望得到“我”的新年祝福的急切心情,又表现出长妈妈内心的担心,怕“我”忘了。长妈妈夸张的动作背后,也表现了她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长妈妈真诚、善良而又迷信的性格特征。一篇写人的佳作,很显然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这篇文章刻畫人物的手法给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从表达方式角度,写人叙事类的文章,虽仍以叙述为主,但在其背后却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读罢,让人为之动容,其中最后的两段文字最有代表性: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两段文字,在叙述中抒情,低沉的叙述语调中饱含对长妈妈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以深情的祝祷,来为长妈妈祈福。正是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才喷薄出这份情感,以慰藉鲁迅内心深处对长妈妈的歉疚之情。教师指导写作时,应让学生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既能凸显人物的性情,又能表达人物的复杂情感。

鲁迅先生的高超的写作技法,非常值得学生参考借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可让写作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渗透于文本赏析中。让学生能够不时地接受写作技巧和手法方面的点拨,探寻写作路径,以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教学指导山海经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美轮美奂古画卷,神异灵怪山海图
山海经夫诸
《山海经》中的奇兽
山海经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语「逆接」接续词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