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著编目(四)
2018-02-24张爱萍李欢欢
张爱萍,李欢欢
(1.许昌学院教务处,河南 许昌 461000; 2.孟州职业中等专科学校,河南 孟州 454750)
编者按:今年是钟嵘逝世1500周年,本刊特别连续刊发这份《编目》。自20世纪20年代迄今90多年,钟嵘及其《诗品》研究,成绩斐然,但并不平衡。90多年来对钟嵘及其《诗品》的研究,出现了三次热潮。第一次是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有五部专著问世。第二次是在日本和韩国,20世纪60年代,日本组织的《诗品》研究班以及韩国的车柱环,都有专著出版。第三次是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钟嵘及其《诗品》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发表专著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两次之总和,更不要说论文了,就其质量来说,较前两次也有很大突破,而且这次热潮方兴未艾。《编目》所列即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编目》总结和检阅了90多年来钟嵘与《诗品》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对钟嵘的一种纪念。自然,它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工作上的方便。
2008年
《钟嵘〈诗品〉晋黄门郎潘岳条疏证》,李黎,《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风力与丹彩齐舞——从〈诗品〉对曹植的评价看钟嵘的诗歌审美观》,赵田俊,《三峡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朱敏芳,《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茅春柳,《现代语文》2008年第1期。
《〈许昌学院学报〉“钟嵘与〈诗品〉研究”学术成果述评》,吕贤平,《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诗品〉疑难问题辨说: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中)》,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之“摭利病”四语疏证商略》,王发国,《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诗品〉与〈画品〉的文体学比较》,郑琳,《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魏晋人物品评与诗话之滥觞》,张海明,《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钟嵘“布衣文学观”初探》,方志红,《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论钟嵘的布衣文学观——兼对〈诗品〉品第批评方法再认识》,方志红,《求索》2008年第2期。
《浅探〈诗品〉“清”的审美标准》,赵家瑜,《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钟嵘〈诗品〉评陆机“不贵绮错”文献考辨》,蔡锦芳,《文献》2008年第2期。
《“直寻”与“直置”——钟嵘〈诗品〉校议一则》,胡政,《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尚规矩”等三数句疏证商榷》,王发国,《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诗品〉疑难问题辨说: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下)》,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析钟嵘〈诗品〉》,胡娟,《湖南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6期。
《〈诗品〉中对“风骨”的阐释——兼及中国文人的人格美》,蒋雪艳,《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沟通“传统”与“此在”的对话:谈钟嵘〈诗品〉的继往开来性》,赵靖君,《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钟嵘〈诗品序〉解读》,王西平,《现代语文》2008年第7期。
《钟嵘“滋味”的美学内涵》,俞香云,《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站在古今文学批评的交汇点上——探寻钟嵘〈诗品〉之“诚实”》,赵靖君,《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后数句疏证误漏商补》,王发国,《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钟嵘年谱稿(四)》,谢文学,《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浅议钟嵘的宗经观》,张映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虚实结合:中国诗学批评的理想言说方式——以钟嵘和司空图的自然观为例》,赵雪梅,《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钟嵘〈诗品〉刘琨诗出王粲解》,李春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清便宛转流风回雪——论范云诗歌的风格》,孙艳庆,《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论钟嵘诗学谱系观的合理性》,李鹏,《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试论古直〈钟记室诗品笺〉文本诠释的自洽性》,闵定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钟嵘〈诗品〉陆机条之“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万娜,《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钟嵘〈诗品〉中身世、源流、才气、文词的品诗观》,张元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009年
《从避讳学角度校勘钟嵘〈诗品〉(上)》,王发国,《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钟嵘〈诗品〉对王士祯诗歌创作和评论的影响》,赵甫义,《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论钟嵘〈诗品〉之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雷艳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考论》,李光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自然”之作与天才素养——浅论钟嵘自然思想的新意》,张智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曹丕和钟嵘对作家创作风格之品评态度的比较》,吴茂明,《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谈〈诗品〉中的“情兼雅怨”》,刘晓东,《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文约意广”与“文繁意少”——从钟嵘五言诗的诗美标准反观其对四言诗的评价》,刘亚男,《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钟嵘论诗重采的审美倾向》,程伊杰,《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从身世身份视角分析曹丕和钟嵘的论文态度》,吴茂明、武胜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谈三十年来的〈诗品〉校勘》,李思清,《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钟嵘〈诗品〉才论探析》,林英德,《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性灵”语源探——兼论〈诗品〉重“天才”》,曾明,《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钟嵘〈诗品〉“滋味说”》,周婷,《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钟嵘〈诗品〉体论探析》,林英德,《江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辨证(一)》,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钟嵘〈诗品〉班婕妤条疏证》,叶飞,《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钟嵘〈诗品〉张协条疏证》,周群英,《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简论〈诗品〉的“滋味”说》,李枋笑,《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试论〈诗品〉的文学文献学价值》,辛晓玲,《图书与情报》2009年第4期。
《论钟嵘〈诗品〉自然英旨说》,刘远连,《现代语文》2009年第16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赋》,周世民,《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钟嵘所任“征远记室”主官考》,李思清,《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品钟嵘〈诗品〉之“味”》,赵敏,《安徽文学》2009年第9期。
《浅说钟嵘〈诗品序〉》,李春艳,《今日科苑》2009年第10期。
《谢朓论诗与创作之间差距的原因探求——钟嵘〈诗品〉谢朓条品语发微》,叶蕾,《现代语文》2009年第8期。
《魏晋时期自然主义文学流变的初步勾绘——以〈文心雕龙〉、〈诗品〉和陶渊明为例》,赵涵、熊飞宇,《才智》2009年第22期。
《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曹旭、杨远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钟嵘〈诗品〉“晋记室左思”条疏证》,王敏,《天中学刊》2009年第6期。
《“情兼雅怨”与钟嵘〈楚辞〉观》,王承斌,《天中学刊》2009年第6期。
《〈人间词话〉和〈诗品〉对读》,陈斯金,《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从“直寻”到“妙悟”的理论背景分析》,马荣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钟嵘〈诗品〉曹植条疏证》,苏仁娟,《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钟嵘〈诗品〉阮籍条考论》,王丽莎,《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010年
《选本的力量——〈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之比较》,顾农,《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试论沈约对鲍照诗风的发展——〈诗品〉沈约“宪章鲍明远”辨》,胡大雷,《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中古“悼亡”诗论》,胡大雷,《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钟嵘〈诗品〉潘岳条疏证》,王娜,《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论钟嵘〈诗品〉对任昉诗歌的评价》,唐梓彬,《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钟嵘〈诗品〉陆机条疏证》,翟秀丽,《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钟嵘〈诗品〉在韩国的流传与影响》,杨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江淹“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辨——论江淹整合汉魏古风与晋宋山水诗风的功绩》,王晓萌,《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想像的系谱——对钟嵘〈诗品〉“体源论”的重新商榷》,祁立峰,《东方人文学志》2010年第2期。
《论中国诗学的“清美”崇尚及其文本实现策略——关于〈诗品〉“清奇品”与“清空说”的比较研究》,田淑晶,《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
《形而上之“和”与形而下之“味”——钟嵘“滋味说”背后的文化思维逻辑》,孟庆雷,《燕赵学术》2010年第2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清”》,胡艳娜,《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7期。
《文学发生论与审美批评观的熔铸——钟嵘〈诗品·序〉评析》,戴前伦,《学术交流》2010年第3期。
《钟嵘〈诗品〉的品评原则——兼论〈诗品〉评曹操之“古直”断语》,崔柯,《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钟嵘〈诗品〉陶潜条疏证》,刘静,《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钟嵘年谱稿(五)》,谢文学,《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刘勰与钟嵘诗经观之比较》,胡辉、谢明仁,《诗经研究丛刊》2010年8月。
《“江郎才尽”新解》,胡大雷,《文史知识》2010年第8期。
《论谢灵运作品在〈诗品〉中的双重意义》,刘向阳,《中州学刊》2010年第3期。
《〈文心雕龙〉〈诗品〉比较新议》,穆克宏,《六朝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6月。
《从〈团扇〉短章浅论钟嵘的诗评标准》,胡春润,《求索》2010年第7期。
《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屈婵媛,《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二)》,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钟嵘〈诗品〉之“宋征士陶潜”条解》,王晓辉、扬春艳,《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钟嵘〈诗品〉古诗条疏证》,魏园园,《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钟嵘〈诗品〉原貌考索》,梁临川,《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钟嵘〈诗品〉研究综述》,张利,《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
《试论钟嵘理论体系中陶诗的艺术渊源》,侯芳,《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9期。
《钟嵘诗歌理论体系中的陶诗渊源》,李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9期。
《试论钟嵘〈诗品〉理论体系中的陶诗》,郭晶,《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年第9期。
《〈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中物感说思想的比较分析》,寇鹏飞,《学理论》2010年第10期。
《〈诗品〉与〈六一诗话〉比较》,王琳琳,《考试周刊》2010年第31期。
《〈诗品〉考实》,逯钦立、李思清、刘孝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5期。
《逯钦立与〈诗品〉研究》,李思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5期。
《刘勰、钟嵘对于声律论的意见有何差异?》,许振东,《中国古代文论题解》,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近十年〈诗品〉诗“怨”理论研究综述》,翟晓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钟嵘“滋味”的审美内涵》,非云华、邓传樱,《作家》2010年第6期。
《〈诗品〉“晋记室左思诗”条疏证》,张博,《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孔氏之门如用诗”义辨》,张永俊,《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钟嵘年谱稿(六)》,谢文学,《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钟嵘〈诗品〉对传统诗歌理念的超越》,南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永嘉玄学考论——从钟嵘“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说起》,李宜蓬,《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6期。
《刘勰之〈楚辞〉观——兼与〈诗品〉之比较》,李承斌,《〈文心雕龙〉散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3月。
2011年
《〈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胡大雷,《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钟嵘〈诗品〉创作年代、本名及其品第违失问题考略》,杨和为、卫佳,《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
《颜延之注阮籍诗“怯言其志”辨》,胡大雷,《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陶渊明与张衡、束晳之关系发微——“其源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说续貂》,范子烨,《九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诗品〉评王融辨析》,王济肖,《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钟嵘的批评实践——以“怨”为诗》,王雪娇,《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年第1期。
《浅析钟嵘“自然英旨”与皎然“风流自然”的异同》,邓莉,《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钟嵘“直寻”说的西方文论新阐释》,韩红蕾,《长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诗品〉“推源溯流”与文学“新变”》,胡大雷,《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三)》,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从钟嵘对谢灵运的评价谈起——中唐以前的谢灵运诗评论刍议》,黄河,《华侨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诗品〉论“咏史”》,胡大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钟蝾〈诗品〉“滋味说”探源及内涵》,王秀华,《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
《钟嵘〈诗品〉以“品”评诗渊源考》,李天道、刘晓萍,《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钟嵘〈诗品〉陶潜诗“源出于应璩”说所受批评考论》,杨和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钟嵘“怨”文学观的成因浅析》,唐智慧,《文学教育》(上)2011年第5期。
《钟嵘〈诗品〉批评理论方法探微》,石雯,《文学教育》(下)2011年第5期。
《浅谈钟嵘的〈诗品〉》,王甲克,《青春岁月》2011年第6期。
《〈诗品序〉四言诗论矛盾说解异》,韩品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钟嵘〈诗品〉刘桢条疏证》,韩安逸,《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钟嵘〈诗品〉谢朓条疏证》,曾洁,《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论钟嵘之“自然”观——以〈诗品序〉为中心》,张富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
《〈诗品〉“贵公子孙”解——兼论王融在永明体运动中的定位》,林晓光,《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读钟嵘〈诗品〉》,房召义,《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7期。
《〈文心雕龙〉与〈诗品〉形式差异及其溯源》,陈迪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诗品〉的寒族文学观》,黄文军,《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原貌考证与〈诗品〉研究》,梁临川,《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4期。
《钟嵘〈诗品〉“汉都尉李陵”条疏证》,曹艳,《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钟嵘〈诗品〉之陶渊明品第再研究》,元文广,《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关于〈诗品〉评谢朓“末篇多踬”的继续研究》,魏瑞岭,《大众文艺》(理论版)2011年第8期。
《谈钟嵘论诗的“和谐”意识——从钟嵘评诗的审美倾向看其批判标准》,李磊,《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钟嵘对晋诗评论的辨析》,曹素萍,《语文学刊》2011年第7期。
《钟嵘〈诗品〉:中国诗学观念“自觉”的里程碑——以〈毛诗序〉与〈诗品序〉比较为中心的探讨》,陈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从〈文心雕龙〉和〈诗品〉看文学批评的方法》,刘晓东、于丽媛,《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第7期。
《浅析钟嵘〈诗品〉的自然思想》,徐子涵,《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8期。
《浅议钟嵘〈诗品序〉对“感物说”内涵的丰富》,任志存,《文教资料》2011年第18期。
《论〈诗品序〉的诗美理想》,吴玉洁,《文学教育》(下)2011年第9期。
《论钟嵘〈诗品〉的目录学渊源》,胡大雷,《文艺研究》2011年第9期。
《浅谈〈诗品〉中的“自然声律”论》,龚珏,《大众文艺》2011年第18期。
《试论钟嵘〈诗品〉的“直寻”说》,彭琳莉,《文学界》(理论版)2001年第10期。
《中正品状与钟嵘〈诗品〉之结构模式》,徐国荣,《暨南学报》2011年第5期。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的诗歌发生论》,高彪,《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钟嵘批评实践中所用标准及与“滋味”的关系》,张园园,《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浅谈钟嵘对陶渊明诗的定位》,陈鹏,《神州》(下旬刊)2011年第2期。
《论钟嵘“直寻”说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韩红蕾,《学习理论与探索》2011年第6期。
《论钟嵘对刘桢的评价》,周薇,《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四)》,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钟嵘〈诗品〉嵇康条疏证》,姚建改,《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钟嵘〈诗品〉刘琨条疏证》,史小贺,《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钟嵘〈诗品〉陶诗居中品辨析》,袁媛,《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王明辉,《轩翥集:当代视野下的语言文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钟嵘诗学命题“文已尽而意有余”说探微》,刘俊、吴建民,《中国学研究》(第14辑),济南出版社2011年8月。
《论钟嵘品陶》,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11年。
2012年
《追源溯流法的非正常运用——论钟嵘主观意图对批评客观性的负面影响》,陶春林,《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钟嵘〈诗品〉魏文帝曹丕条疏证》,张馨心,《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钟嵘〈诗品〉晋司空张华条疏证》,邢青会,《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钟嵘〈诗品〉沈约条疏证》,张竞怿,《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钟嵘〈诗品〉之品第观——以刘桢条为例》,梁育,《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平淡论诗学观之管窥——兼论“滋味”说与“平淡”论的异同》,梁雪茹,《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从〈诗品〉“曹植”条看钟嵘的诗学理想》,殷玉平,《西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对钟嵘、刘勰给予“三张”诗歌评语的疏证》,任秋菊,《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疏证——兼论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束莉,《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从钟嵘〈诗品〉看以“味”论诗》,吕鹏,《农家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3期。
《“直寻”试论》,马燕鑫,《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浅析钟嵘〈诗品〉中的“怨”》,张勤,《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第2期。
《论〈诗品〉蕴含的“诗性精神”》,董孟,《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浅析钟嵘的“自然”论文学观》,毛广军、李蓉,《金山》(下半月)2012年第4期。
《钟嵘〈诗品〉中美学思想诗“味”的形成及意义》,卜渊博,《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第4期。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的“味”》,康夏清、冷蓓,《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5期。
《钟嵘〈诗品〉的文学观念和诗学思想析论》,温燎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第3期。
《梁代折衷诗学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以〈诗品〉和〈文选〉为中心》,吴华峰,《北方论丛》2012年第3期。
《钟嵘〈诗品〉之文体学思想》,任竞泽,《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钟嵘〈诗品〉郭璞条疏证》,杨恒宇,《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钟嵘〈诗品〉鲍照条疏证》,侯琼,《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论〈诗品〉中的“远”》,侯冬梅,《文学教育》(中)2012年第6期。
《钟嵘评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辨析》,范瑞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第7期。
《钟嵘〈诗品〉以“清”论诗探析》,李建松,《长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
《评骘妙达思深意远——钟嵘〈诗品〉的修辞艺术》,鄢文龙,《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从〈诗品〉曹植条看钟嵘的诗美理想》,吕敏,《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
《钟嵘“直寻”与曹操“古直”之“直”差别刍议》,崔士佳,《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8期。
《“互文性”解构的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对锺嵘品陶的还原阐释》,范子烨,《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钟嵘〈诗品〉中的楚辞批评》,高林清,《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钟嵘〈诗品〉新证》,梁临川,《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4期。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五)》,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钟嵘的永明诗歌风格论》,蔡平,《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钟嵘〈诗品序〉的诗歌主张》,张敏,《中外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孙乐琪,《文学教育》(下)2012年第8期。
《钟嵘〈诗品〉的诗歌美学思想》,张璐璐,《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10期。
《论〈诗品〉对〈河岳英灵集〉诗歌美学观点的影响》,周雅杰,《青春岁月》2012年第22期。
《基于隋唐时代文献价值角度谈〈诗品〉》,武新虹,《时代教育》2012年第23期。
《〈诗品〉的“滋味”说与〈舞论〉的“情味”论——浅析中印两国早期诗学“味”论之同异》,车孟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诗品〉疑难问题二证——兼说〈诗品〉考证的原则和方法》,梁临川,《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钟嵘〈诗品〉研究论著目录辨证——兼谈陈衍〈诗品平议〉与国学专刊社》,陈元胜,《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诗品〉原貌再考》,梁临川,《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2年第1期。
《〈诗品〉撰例有“正”有“变”论——论钟嵘撰作“扣其两端”的风度》,胡大雷,《百越论丛》(第4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钟嵘诗学视域下颜延之的诗歌创作》,廉水杰,《中国诗歌研究》2012年第0期。
2013年
《论钟嵘〈诗品〉中曹操品第》,于宏,《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期。
《钟嵘的“兴”观》,尚园园,《昆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论钟嵘〈诗品〉对曹丕诗歌的评价》,张卓群,《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钟嵘诗学的〈诗〉学母体及其转化——从〈诗〉六义到诗三义》,徐宝余,《天中学刊》2013年第1期。
《钟嵘〈诗品〉“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考释》,廉水杰,《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钟嵘〈诗品〉颜延之条疏证》,叶飞,《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审美的独异性与反常规原则——钟嵘〈诗品〉尚“奇”倾向解析》,孟志芬、孟庆雷,《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钟嵘的文学理念》,林田慎之助、独孤婵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6辑——中国文论与名家典范)2013年9月。
《刘勰与钟嵘赋、比、兴理论之比较》,胡辉、刘秋言,《焦作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钟嵘“诗之为技”析——论诗歌品评标准化的形成》,胡大雷,《中国诗学》(第17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5月。
《论钟嵘〈诗品〉的批评文体特色》,潘链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论齐梁诗歌品鉴的“复”与“变”——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与钟嵘〈诗品〉为例》,李媛,《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
《论钟嵘对诗歌语言的“自然”审美观》,黎奇,《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第4期。
《钟嵘用事观辨析》,武睿圆,《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文选〉阮籍诗注及钟嵘评论问题探究》,刘涛,《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钟嵘〈诗品〉王粲条疏证》,余纪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钟嵘〈诗品〉“宋临川太守谢灵运”条疏证》,梁保建,《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钟嵘〈诗品〉称王融表字初探》,杨和为、卫佳,《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从物我关系分析“滋味”的审美内涵》,陈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情感符号中的审美人格——〈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陈迪泳、汪征嬗、汪婷婷,《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滋味说”与“韵味说”——谈钟嵘与司空图诗论的异同》,邝灿柑、郭燕佳,《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第1期。
《钟嵘〈诗品〉三大诗派比较论》,徐志林,《青年科学》2013年第9期。
《浅析钟嵘〈诗品〉之“重情”倾向》,周彦,《西江月》2013年第33期。
《龙性难驯的渊雅之士——论钟嵘〈诗品〉嵇康之评》,穆婵君,《群文天地》2013年第12期。
《〈诗品〉评谢灵运“尚巧似”之考证》,孙乐琪,《芒种》2013年第12期。
《陶渊明的诗是如何对钟嵘的“味”的?——以陶渊明在诗品中的品级看钟嵘的“滋味说”》,史晓林,《青春岁月》2013年第13期。
《浅论〈诗品〉“晋司空张华”一条》,南秀渊,《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9期。
《浅述钟嵘〈诗品〉之陶渊明品第问题》,李泽杰,《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1期。
《〈诗品〉中魏文帝评价考辨》,刘云龙,《学理论》2013年第21期。
《钟嵘〈诗品〉陆机条“尚规矩”试解》,徐秋琴,《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2期。
《钟嵘〈诗品〉左思诗“其源出于公幹”辨析》,丁丁,《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3期。
《从钟嵘〈诗品〉看其诗怨观》,郑小平,《西江月》2013年第29期。
《钟嵘诗评的价值取向分析》,姜桂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钟嵘“直寻”说排斥用典吗?》,花俊,《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钟嵘〈诗品〉秦嘉、嘉妻徐淑条疏证》,韩中华,《名作欣赏》(中旬刊)2013年第26期。
《从〈诗品序〉看钟嵘诗学理论的美学特色》,沈旭,《神州》2013年第12期。
《论〈诗品〉“情兼雅怨”说的批评内涵及意义》,何水英,《学理论》2013年第35期。
《〈诗品序〉的构成及位置简析》,杜颖,《华章》2013年第34期。
2014年
《在汉诗学背景下看曹丕、曹植诗歌之比较》,汪春泓,《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格调与性情的调和浅析王世贞〈艺苑卮言〉与钟嵘〈诗品〉“性情论”的比较》,朱琳,《青年与社会》(中)2014年第1期。
《钟嵘生平三事考释》,葛志伟,《社会科学论坛》(上半月)2014年第1期。
《六朝“文体”内涵重释与刘勰、钟嵘文学观异同再辨——以〈文心〉和〈诗品〉之“奇”概念比较为例》,姚爱斌,《文化与诗学》2014年第1期。
《“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众说平议》,穆克宏,《文学遗产》2014年第1期。
《试论应璩〈百一诗〉和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张朋兵,《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钟嵘生平三事考释——兼论〈诗品〉的撰写动机》,葛志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论〈诗品〉诗学批评的道家思想痕迹》,郭中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钟嵘〈诗品〉关于谢惠连条疏证》,康伟伟,《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从“物使之然”到“可以怨”——〈文赋〉与〈诗品〉物感说之比较》,刘宁,《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心物关系中的生命意识——〈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陈迪泳,《南昌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浅析钟嵘〈诗品〉对诗的艺术主张和评价标准体系》,刘明月,《神州》(中旬刊)2014年第3期。
《论〈品诗〉评嵇康之“讦直露才”》,张旭,《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年第3期。
《浅评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和定位》,张明月,《时代文学》2014年第4期。
《钟嵘〈诗品〉“魏陈思王植”条疏证——兼论钟嵘的诗学理论》,刁生虎、王晓萌,《理论月刊》2014年5期。
《浅析钟嵘〈诗品〉中自然观对唐代诗学的影响》,王丹丹,《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5期。
《怨与清:钟嵘“滋味”论诗的文学史意义》,金耀民,《北方论丛》2014年第2期。
《钟嵘〈诗品〉应璩条疏证》,孙佩,《天中学刊》2014年第2期。
《从钟嵘〈诗品〉看鲍照诗歌》,范小维,《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从〈诗品〉对曹植、谢灵运的品评看钟嵘的“天才观”》,朱海坤,《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从“奇”观念的运用看钟嵘刘勰的文化差异》,孟庆雷,《艺术学界》2014年第2期。
《谢朓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的再探讨——兼论钟嵘〈诗品〉的材料组织形式与近世诗人批评方法》,王尔阳,《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4期。
《由〈文心雕龙〉和〈诗品〉看刘勰和钟嵘对曹植的不同评价》,刘畅,《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钟嵘“直寻”说与克罗齐直觉理论之比较》,李欣,《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年第4期。
《〈孔雀东南飞〉未入〈诗品〉原因浅探》,孙云云,《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年第10期。
《论陈子昂与钟嵘对正始诗歌评价的异同》,包琳,《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5期。
《读〈诗品〉产生的几个问题》,贾带赟,《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5期。
《从“滋味”到“韵味”》,武晓蕾,《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4期。
《〈诗品〉阮籍条目的三家注释及个人看法》,杨学义,《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
《论钟嵘〈诗品序〉的“滋味说”》,牟娟,《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8期。
《“文尽意余”的诗歌美学——钟嵘〈诗品〉之形象喻示批评及启示》,张爱东,《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
《锺嵘〈诗品〉谢惠连条疏证》,古沙沙,《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钟嵘〈诗品〉谢惠连评述》,陈欣婷,《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立体主义视域下的鉴赏批评——〈文心雕龙〉与〈文赋〉〈诗品〉比较》,陈迪泳,《郑州师范教育》2014年第3期。
《论清初〈诗品〉接受史的“异质性”——以陈祚明对潘岳、陆机、陶渊明的批评为中心》,张伟,《中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略论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李丽君,《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赵文妮,《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钟嵘〈诗品〉“江淹”条疏证》,穆克宏,《第十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文选〉诗与〈诗品〉》,胡大雷,《〈文选〉诗研究》,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6月。
《王叔岷判断〈诗品〉疑案》,李国民,《文史杂志》2014年第5期。
《六朝文体内涵重释与刘勰、钟嵘论“奇”关系再辨——兼评中日学者关于〈文心雕龙〉与〈诗品〉文学观的论争》,姚爱斌,《中国文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月。
《钟嵘〈诗品〉对庶人文学作家的接受》,谢兴润,《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钟嵘〈诗品序〉“兴”的意义内涵》,杨梦雪,《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钟嵘〈诗品〉“建安风力”释义》,张鹤,《南风》2014年第6期。
《钟嵘论赋、比、兴》,董军、胡辉,《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3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奇”》,张静斐,《人文杂志》2014年第4期。
《从〈诗品〉对刘宋五言诗的评价看钟嵘的诗学思想》,武金芝、赵彦辉,《北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也谈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张文东,《天中学刊》2014年第4期。
《关于张华诗歌的品第——〈诗品〉一品》,徐宗文,《三馀笔记》,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
《〈诗品〉女诗人条疏证——略论钟嵘的女性文学观》,卢迪,《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
《钟嵘〈诗品〉中应璩品第探析》,杨梅,《语文教学通讯》(D·学术刊)2014年第11期。
《钟嵘〈诗品〉文学理论研究》,李家玲,《文化研究》2014年第11期。
《“情兼雅怨”的内涵与曹植诗的“集大成”地位》,李定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2015年
《论钟嵘的诗学观——以〈诗品序〉为中心》,刘芳,《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论钟嵘笔下的陶渊明》,贾国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从文心雕龙〉〈诗品〉中分析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发展》,王鹏、曹菲,《漯河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钟嵘〈诗品〉陶诗“又协左思风力”说发覆》,范子烨,《中国文化》2015年第1期。
《论钟嵘的“滋味”说》,何润洲,《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2期。
《魏晋南北朝思想变革中的钟嵘“兴”义观》,孟庆雷,《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
《由“兴道讽诵”到“吟咏情性”——论钟嵘诗学的赋比兴新说》,王亚昕,《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年第2期。
《试论〈诗品〉的批评范式对后世诗学理论的影响》,张雅婷,《速读》(旬刊)2015年第4期。
《六朝诗歌之发生与楚辞的关系——从钟嵘〈诗品〉对谢灵运之评价切入》,刘姝,《金田》2015年第3期。
《钟嵘所言“新事”考——兼论“今典”》,陈丕武、刘海珊,《学理论》(中)2015年第3期。
《“才尽”“田家语”与陶诗评价——论钟嵘审美思想的折中倾向》,郭世轩,《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钟嵘评曹丕“美赡”“鄙质”疏》,林家骊、黄燕平,《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谶纬与钟嵘诗论》,王承斌,《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略论陆机诗歌的语言风格》,朱佑伦,《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3期。
《论钟嵘之品谢灵运》,濮琦琳,《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4期。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郭世轩,《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4期。
《二十一世纪以来钟嵘〈诗品〉研究述评》,孙佩,《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论〈诗品·序〉的美学思想》,孟凡生,《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
《“滋味”说与佛教:基于对新材料的考查》,徐世民,《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钟嵘“滋味说”的内涵及价值》,黄荣松,《金田》2015年第12期。
《嵇康“其源出于魏文”辨析》,张旭,《参花》(上)2015年第8期。
《论嵇康诗歌“伤渊雅之致”》,张旭,《北方文学》2015年第15期。
《浅论〈诗品〉诗歌理论》,关岩岩,《北方文学》2015年第17期。
《浅论钟嵘〈诗品〉的悲情美》,杨瑞,《青春岁月》2015年第18期。
《“贵古贱今”批判的历史进程——从文学鉴赏观念到文学史形态》,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浅析钟嵘〈诗品序〉反映的文学自觉》,陆晴晴,《青春岁月》2015年第6期。
《钟嵘“寓言写物”的诗学意义》,郭锋,《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
《刘桢诗风“壮”与“未遒”解析》,张静杰,《名作欣赏》2015年第11期。
《钟嵘“直寻”说新解》,查贵财,《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12期。
2016年
《从〈诗品〉看钟嵘的文学史观》,苗蓓,《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论鲍照女性题材诗歌的象喻》,杨林夕,《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论贵游子弟拟作乐府诗与永明诗风的嬗变》,郭晨光、刘银清,《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
《钟嵘〈诗品序〉之赋比兴》,《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
《品第与魏晋南朝艺术批评》,张伟,《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钟嵘推重建安风骨》,宋子生,《老人春秋》2016年第1期上。
《从滋味说看〈古诗十九首〉》,马思钰,《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第1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推源溯流”》,潘小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陆机繁缛诗风的表现与形成》,岳磊,《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高智,《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陶渊明诗渊源辨析——以明清诗话为中心》,谢梦洁、严明,《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中“味”范畴研究综述》,姚雪静,《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杨焄,《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黄侃〈诗品讲疏〉探原》,杨焄,《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钟嵘〈诗品〉的理论价值探析》,付健玲,《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钟嵘〈诗品〉与“知人论世”》,程方、葛刚岩,《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左思“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辨析》,曹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品第定位》,李悦,《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杨焄,《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变——兼及谢灵运文学史地位之失落》,李晓红,《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诗大序〉与〈诗品序〉诗学观念比较》,吴昱苇,《青春岁月》2016年第9期。
《韵与味: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质》,李修健,《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
《品与格:中国艺术批评的核心与范畴——以六朝和唐代为中心的研究》,晏晨,《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
《漫谈〈诗品〉》,顾农,《书屋》2016年第5期。
《钟嵘古今观与其诗学思想》,李波,《甘肃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
《郑文焯词学理论体系的审美之维兼论钟嵘〈诗品〉郑氏词学思想的影响》,杨柏岭,《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论“直寻”的诗学方法论意义》,赵璎琪,《牡丹江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新世纪初十五年〈诗品〉研究回顾与前瞻》,曾明、苏利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0期。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的诗学思想》,牛丹丹,《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第10期。
《以雅纠俗钟嵘对鲍照诗歌的批判》,周彦,《山东青年》2016年第10期。
《物感说之“物”的转变——从〈乐记〉到〈文赋〉再到〈诗品序〉》,陈齐霞,《西江文艺》第11期。
《论钟嵘对陆机和左思的评价异同》,牟欢,《美与时代》2016年第11期。
《近十年〈诗品〉“滋味说”研究综述》,周洁,《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5期。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都兰兰,《北方文学》2016年第17期。
《钟嵘〈诗品序〉中“兴”观浅析》,贾一星,《读书文摘》2016年第25期。
《钟嵘〈诗品〉阮籍“其源出于〈小雅〉”辨》,刘天宇,《文教资料》2016年第29期。
2017年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杨焄,《文汇报》2017年1月20日。
《论任昉诗歌的创作取向及审美特征》,冯源,《美与时代》(下)2017年第1期。
《〈颍川堂钟氏族谱〉的史料价值——兼考钟嵘家世、生年和出生地》,谢文学,《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钟嵘〈诗品〉文质并重的诗美理想》,米晓燕,《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试论谢朓诗歌艺术特色》,郭玉蕾,《名作欣赏》2017年第5期。
《钟嵘“滋味”说的内涵与意义》,高琳,《西江文艺》2017年第3期。
《从班姬〈团扇〉诗看钟嵘诗评标准之“怨”》,何振茹,《名作欣赏》(中旬)2017年第4期。
《读钟嵘〈诗品·序〉识五言真面目》,吉晓凡,《唐山文学》2017年第4期。
《钟嵘〈诗品〉借言批评方法探微》,张竞文,《参花》(上)2017年第4期。
《钟嵘〈诗品〉的“怨”之审美》,李烨含,《参花》(下)2017年第4期。
《三曹文品之辨》,马思齐,《速读》(下旬)2017年第4期。
《永明声律论发生的双重因素》,白崇,《求索》2017年第4期。
《三曹诗品之我见》,张悦,《北方文学》(下旬)2017年第4期。
《刘琨诗渊源辨证》,黄鸿秋,《中国诗歌研究》(辑刊)2017年第1期。
《〈诗品序〉与〈毛诗大序〉的诗学比较》,李馨宇,《名家名作》2017年第5期。
《论南朝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现实意义》,龚舒、任汀潇、陈静怡,《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第11期。
《以〈诗品〉上品为例探究钟嵘的审美批评标准》,欧阳纯子,《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第6期。
《论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与锺嵘〈诗品〉之关系》,孙佩,《山西师大学报》2017年第3期。
《“辨彰清浊,掎摭病利”——〈诗品〉评语义例探微》,邬国平,《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诗品〉入品诗人的认同度及关系胪说》,张梅,《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嵇阮优劣论》,叶当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诗品·序〉与〈文心雕龙·明诗〉比较》,张玉丽,《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第6期。
《锺嵘〈诗品〉与中古五言诗经典谱系的建构》,葛志伟,《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
《班婕妤生年及其〈怨歌行〉作年与真伪考辨》,谢文学,《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汉语学界海外“〈诗品〉学”研究综述——附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主要成果索引》,曾诣,《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以志统情”与“以情慰志”试论〈文心雕龙〉与〈诗品〉的“情”“志”关系及其意义》,方舒雅,《辽东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论钟嵘〈诗品〉审悲倾向之建构》,徐绘芳,《西江文艺》2017年第8期。
《论南朝诗风与陶谢诗史地位之嬗变》,李小乔,《江淮论坛》2017年第5期。
《从“情”与“采”的角度比较刘勰与钟嵘诗学观之异同》,方舒雅,《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钟嵘〈诗品〉中的“自然”美学思想》,季贞贞,《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唐前李陵接受史考察兼论李陵作品的流传及真伪》,王宏武,《文史哲》2017年第6期。
《钟嵘〈诗品〉的诗家源流与谱系建构》,沈婉华,《有凤初鸣年刊》2017年第13期。
《浅析“直寻说”》,徐晓林,《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14期。
《〈诗品〉与〈文心雕龙〉“风骨”说比较研究》,王欢,《小说月刊》2017年第17期。
《钟嵘〈诗品〉阮籍条新释》,湛晓悦,《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1期。
《浅谈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合理评定》,张晓贞,《魅力中国》2017年第27期。
《从钟嵘〈诗品〉看南朝文学批评中的“比喻”现象及其传统》,李再睿,《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5期。
《再论钟嵘对陆机的评价》,陈璐,《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诗品〉中陶渊明诗之品第问题再探》,史子祎,《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