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数学课堂适合学生的发展?
——听《平均数》一课后的思考
2018-02-24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王懿君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懿君
最近看了一节录像课——《平均数》,我为其中教师的精心设计所折服,但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学生存在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怎样的数学课堂才适合学生的发展?
一、教师呈现的例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课堂实录
课始呈现套圈游戏的情境,并先后出示三次比赛的统计图。
(1)第1个统计图:男生三人,女生三人,所套中的圈各不相同。
师:怎样判断输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算总个数。很快就判断出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
(2)第2个统计图: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个。
师:谁赢了?
生1:男生赢,因为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套得多。
生2:一样。
生3:女生人多,要去掉1人。
师:怎样才公平?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人数相同,比总数;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
(3)第3个统计图:男生三人,分别套中7个、5个、3个;女生四人,分别套中8个、2个、3个、3个。
师:怎样比比较公平?能一下子看出来吗?
生:要让他们变得一样多。
(二)反思
教师依次呈现这三个统计图,也许是想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使命。第1个统计图让学生知道哪方套中的总数多,哪方就赢;第2个统计图让学生体会:要想公平,人数不同时,就不能比套中的总数,而要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哪方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方就赢;第3个统计图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人数和每人套中的皆不同,于是引出对平均数含义的教学和对平均数算法的探索。那么,第2个统计图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在第1个统计图的基础上,直接在女生队添上一人,学生肯定会感受到比赛的不公平,从而产生要算平均数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第2个统计图不仅在此显得多余,而且缺乏真实性。真正的比赛会出现这样男生都套中4个、女生都套中3个的情况吗?这样的概率应该极小吧?这个例子缺乏合理性,让人感觉不真实。例题是学生掌握“四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载体。如果设计的例子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首先会觉得“假”、不真实。
二、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
(一)课堂实录
第3个统计图:男生三人,分别套中7个、5个、3个;女生四人,分别套中8个、2个、3个、3个。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将两队套圈的个数匀得同样多,即男生三人都为5个,女生4人都为4个。
教师问:谁赢了?
很快有学生回答:女生赢了。(女生套中的总个数多。)
意识到这个提问有问题,教师又改问:哪个队的水平高?
(二)反思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而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有效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问题的含义。
三、教师对待课堂生成的态度是否适合学生的愿望
(一)课堂实录
出示第3个统计图:男生三人,分别套中7个、5个、3个;女生四人,分别套中8个、2个、3个、3个。
师:怎样比比较公平?能一下子看出来吗?
生:要让他们变得一样多。
师: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变得一样多?
生1:加起来除以人数。
生2:多的给少的。
师:怎样把多的给少的?
学生边说边投影展示男生套圈统计图进行操作演示。教师介绍:用“匀”的方法“移多补少”。师:谁有办法把女生匀得一样多?……
(此时“生1”不确定自己说得到底对不对。)
(二)反思
在探索算平均数的方法上,教师是想先教学“移多补少”这一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就没有理会“生1”所说的“加起来除以人数”这个方法。
怎样的数学课堂适合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而应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势利导,才能指引学生向最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