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书写新时代的宏大叙事
——浅谈新时代记者的学养
2018-02-24李晓芳
◇ 李晓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气象万千的新时代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能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描绘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革,去书写13亿人实现中国梦的动人诗篇,新闻人,何其幸也!书写大时代的宏大叙事,就需要记者立足大时代,关注真问题,进行真思考,给出真解答;就需要记者拥有大胸怀,以历史景深,现实聚焦,世界视野,海纳百川,目光四射!这一切,都需要记者有过人的本领和能力,更需要记者有深厚的学养,才疏学浅,学养不够,难以担此重任。
所谓“学养”,是一个人各方面知识、思想水平、生活阅历、品德修养的综合反映。记者的综合学养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新闻作品的“成色”上。
纵观百年中国新闻史,凡是杰出的新闻大家,几乎都是杰出的文化人。王韬、章太炎、梁启超、张季鸾,一直到毛泽东、瞿秋白、邹韬奋、恽代英、胡乔木、乔冠华等,这些人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政治品质和文化修养在他们身上和笔下都得到完美得统一。他们的作品尽管时过境迁,但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有味道,有的甚至百读不厌。
范长江、邓拓、穆青等新闻界前辈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绝不只是因为他们有很丰富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有丰富的“学养”。当代著名记者穆青还擅长摄影、诗词、散文、书法等,作为政治家,他赋予自己作品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作为艺术家,他又赋予自己作品一种优美的诗情画意,他的作品体现出政治家的思想素质和艺术家的美学修养,这两者得到完美统一,穆青的这种境界是我们记者追求的目标。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学习、汲取、涉猎的东西太多了。记者是和这个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人,见证着社会前行的每一次跨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海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新常态。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奋斗的时代,有多少新知识记者需要掌握?“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就不止是个“耻”的问题,而是寸步难行的问题。
报纸、广播、电视本来就是办给大众的,要能被受众接受,它的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受众愿看、想听、爱看,是一个起码的标准。可是为什么有的报纸越来越厚,却一眼能看到底,读者说不用多看,一眼就看完了。为什么打开电视机往往几秒,观众就赶快换台,不用说,就是有味道的、有看头的、耐看的、爱看的精品力作并不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太少了。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媒体强烈冲击,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改变,如果记者还按照过去的办法、习惯、思维、语言,写报道,讲故事,语言空洞乏味,表达方式单一,受众怎么可能爱读、爱听、爱看?
2014年以来,“好记者讲好故事”在全国新闻媒体展开,何为好记者?好记者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学养,而讲好故事,更需要学养的支撑,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才会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更精彩,更生动。今年以来,中央及各地主要媒体都集中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新春走基层”等专栏,这些专栏及主题采访报道备受瞩目,时代呼唤内容有深度、思想有高度,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精品力作和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名篇佳作。
提高文化学养,加厚文化底蕴,记者首先就是要读书,读好书,系统地读古今中外的好书。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多读书不仅能改变人的知识结构,还能改变人的内涵,改变人的风貌和精神世界。古人说过,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新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关系最密切的部分,似乎还没有多少人来表达这样一种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曾经说过,现在的歌手学养太差,拼长相、拼嗓子,最后拼来拼去要拼的是文化。一个歌手有没有文化,一张口就能听出来。文化是潜移默化融化在血液当中、灵性当中的,是装也装不出来的。
为什么同样是新闻作品,有的被称为“易碎品”,有的却历久弥新,就有洞穿历史的穿透力。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穆青、冯健、周原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动人的事迹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随着一份份报纸传遍大江南北,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形象,鲜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镌刻在人民心中。这篇文章的文笔具有感人至深的穿透力,写到焦裕禄在大雪天访贫问苦,一位老大爷问焦裕禄是谁?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如果没有好的文笔这样的细节就会被忽略,这种细节描写,就是文学的功力。
要想学养深厚,记者需要学点文学,特别是文学经典不能漏。新闻反映人的活动,文学滋润人的心灵,二者共同指向人,都要求有感染力。同样的人和事,有的作品写得荡气回肠,有的作品则写得寡淡无味,也许记者自己受了感动,但他笔不应心,缺乏功力。中国人很早就发现“文”的作用,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此理解新闻写作,就是要把逻辑与文采很好地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新闻界有一种不重视文学修养的习惯,新闻学院很少开文学课程。
陆放翁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完全适用于新闻工作。已故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曾经说过,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记者。而范敬宜先生以博学立世,在报界为翘楚,在学界为名师,在文坛为大家。在他79年的人生征程中,越陌度阡,孜孜不倦,诗书画相伴人生,冯其庸先生称“范君诗书画一体,情文韵三绝”。季羡林先生更以“四绝”称之,理由是范敬宜还了解西方文化。如此报纸人实在令今天的新闻人难以望其项背。范敬先生宜自谦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他说诗、书、画作为一种“余事”,对新闻工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审时度势、谋篇布局之际,给以灵感和启发。2002年,71岁的范敬宜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在课堂上,他反复叮嘱那些“未来”的记者:“记者应该是目光四射的,所以不能吃单一的维生素,而应该吃复合维生素,吃五谷杂粮,才能长成一副好体魄。记者的“戏路子”要宽,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甚至科学、艺术等都有所涉猎,要有综合的学养。
在我们的新闻队伍里,有些人是浮躁的,但大部分人还是很踏实的,有很多人学习很努力,工作很勤奋,作风也很严谨,可就是长期苦于写不出受读者欢迎、影响重大的精品力作。这又是为什么?原因就归到文化上面来,从文化的角度看,浮躁源于文化的缺失,是文化学养的短缺,前者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后者反映在表达能力上,前一种是急功近利,后一种并不急功近利,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养的短缺。
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毕业,上学那几年时间,读得书毕竟有限。记者要在自己报道得领域里有话语权,就必须不停地钻研。干到老学到老,只有多读书,多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读书,尤其是系统地读书,新闻队伍中,很多人往往做得不够,这就导致看问题浅尝辄止,思考问题不深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不论被称为瞭望者,还是守望者,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关键要锤炼过硬的业务本领,必须自觉加强学习,掌握并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讲究运用传播艺术,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得那样:“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法律、社会、生态、国际、党建等各方面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18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只要我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牢记职责、奋发有为,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勇于改革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加厚学养,厚积薄发,就一定能够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