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尔克斯与“非典型”新闻写作
2018-02-24陈海燕
◇ 陈海燕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文学大师,也是杰出记者,在新闻与文学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若论在二者中哪个成就更高?答案当然是文学。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成为他和拉美文学的标志。尽管他做记者的目的是当作家,但马尔克斯对自己的记者生涯始终坚守一种肯定和感恩的态度,且他的新闻报道也如他的文学作品一样独具特色。
一、马尔克斯的记者生涯
马尔克斯的记者生涯开始于《宇宙报》。1949年4月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事件”发生之后,他中断学业,在别人的推荐下,进入《宇宙报》做了一名记者。马尔克斯之所以想从事新闻工作,一是因为他想当作家,而新闻工作是一条捷径;二是经济上的需要。1950年初,马尔克斯离开《宇宙报》到《先驱报》当记者,负责一个叫《长颈鹿》的文学评论专栏。此时发生了让他震惊得事件,马尔克斯的朋友被人用杀猪刀活活地捅死,他随即写了一篇报道,但却被认为报道得是一个小人物,“毫无新闻价值”。这件事情使马尔克斯对称之为“第四权力”的新闻界产生了怀疑:何为新闻?新闻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人才具有新闻价值?因此,他不甘心新闻的非新闻本质,又不甘心自己永远处于撰稿得位置,就萌发了自己办报得想法。1951年9月,他创办了一份《要报》。他在创刊号上说:“当我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谨向新闻界、商业界和全国各界人士保证:我们的冒险在于向全社会提供毫无偏见的急电式的新闻。”。但实际上,这份要致力于自己新闻理想的报纸只生存5天。
1953年初,他到《观察家报》工作,该报是一家传统大报,报纸倾向于奉行公正、公允的宗旨,素有“左派”喉舌之称。在《观察家报》工作期间,他写出得《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系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新闻报道。这个系列报道成为当年的头等新闻事件、文学事件与政治事件,其造成得后果是:当事人从公众视野中消失;马尔克斯出走巴黎,开始其流亡海外之路。
随后,他被任命为《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57年他同朋友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游历,基于诚实而犀利的观察,发表了系列报道《铁幕后的九十天》。1959年古巴革命后,马尔克斯应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邀请参加了“阐明真相”活动。1959年他参加了古巴通讯社“拉丁社”在波哥大分社的筹备工作。1961年9月做《家庭》、《轶事》的编辑。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一举成名,奠定了著名作家的地位。从此之后,马尔克斯不用再为糊口而烦恼了,更重要的是可以专心进行文学创作了,但马尔克斯没有完全放弃新闻事业,一直到晚年还在关注和关心着拉丁美洲和哥伦比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次聚会上,他宣布了自己作出的决定:“一是回哥伦比亚生活;二是重操旧业(当记者),并用一部分奖金在祖国办一份报纸。”可以说,记者构成了马尔克斯重要身份之一,是他一生钟情得职业之一。
作为记者的马尔克斯,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作品集如《纪事与报道》(任职《观察家报》期间)《当我幸福而尚未成名时》(任职《观察家报》欧洲站记者时期)《铁幕后的90天》。对马尔克斯而言,“新闻是一种永远无法满足得激情,遭遇现实才能尽情挥洒……没有为此而生,打算为此而死得人无法坚守一份如此不可思议、强度极高的工作。”马尔克斯对新闻的钟情、热情,既不夸张,也非矫情。记者于他,是饭碗,是生存方式,也是实现社会抱负的手段,更是他文学创作得灵感源泉。
马尔克斯对记者工作有着自觉的职业意识。马尔克斯以自己是一位记者而深感自豪和感恩。他认为:“我相信我真正的职业是个记者,……”记者和作家一样都有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要尊重事实,忠于真实,发现真相,阐明真相,从真实事件中发现某种可能性,并预言将来。
马尔克斯的文体意识也非常强烈和自觉,尤其是他对文学与新闻关系的独到认识。他认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是紧密的,“我认为,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小说有助于我的新闻工作,因为它赋予新闻文学价值。新闻工作反之会帮助我的小说,因为它使得我与现实紧密联系。”二者“素材是相同的,叙述和语言也相同,……”在马尔克斯小说创作中有新闻的真实精神,在他的新闻作品中有着小说的技法。新闻与小说的融合,也是他想象力和独创性的体现,“对我的工作最好的奖励是来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最使我快乐。”
马尔克斯的新闻报道一向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常常突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局限或框框,既灵活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表达得一切,又使报道显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新闻要求严格秉持尊重事实的原则,但在马尔克斯看来,新闻报道也不能排斥叙述创新,因为新闻的目的是向大众传播信息,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让大众接受信息是新闻报道要考虑得问题。也就是说,马尔克斯不仅强调“写什么”(忠于真实、真相),而且也重视“怎么写”(赋予报道的趣味性和故事性)。马尔克斯善于抓住现实社会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精心构思,巧妙编织,创制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新闻报道。马尔克斯深谙读者接受心理之道,在新闻报道中大胆且成功地使用了文学化的手法,如侦探小说、第一人称、细节描绘等,写人状物绘声绘色,使整个文本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文学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和接受效果。这样的报道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得范式,形成了马氏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
二、《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非典型”文体特征分析
有论者这样定位这个文本:“如果说《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虚构文学,那么《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则是一部非虚构文学的完美典范。”但是,当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而手捧阅读它时,我们完全看不出新闻通讯的外在特征,倒觉得它就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只不过不具有典型的马氏魔幻罢了。而当我们知道这一文本的前世今生之后,我们又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认识这个“非典型”的新闻文本:它为什么会如此?难道新闻报道还可以这样写?在“魔幻大师”马尔克斯的“魔杖”之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非虚构”文本?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新闻作品。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从美国莫比尔市结束长达八个月的维修,返回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港。在1955年2月28日中午的暴风雨中,导致8名水兵落水失踪。其中名叫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的水兵幸运地爬上了一只救生筏子,灾难来临仅仅五分钟,其他7名水兵全部遇难,他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接下来的十天十夜,他经历了不断的希望与失望,忍受了常人无法想像得饥饿、恐惧、痛苦,甚至一度绝望到想要自杀。起初他渴望官方会派飞机来搜救他,飞机的确来了,可没有一次发现他,这令他非常绝望。之后的惊险奇遇,每天准时出现得鲨鱼,筏子被巨浪打翻,一只老海鸥的日夜陪伴,用船桨杀死一条半米长的绿色大鱼,令他刻骨铭心。熬过了漫长难挨的一天,他用钥匙在筏子上刻下一道划痕。第10天,就要放弃希望的他终于望见陆地,并拼尽全力游到了岸边。
官方对该事件的报道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版本。海难的唯一幸存者被塑造成了全民英雄,享尽鲜花与掌声,名利双收。但他无法忍受这个报道得虚假以及自己生活在虚假之中。他悄悄找到《观察家报》并成功获得报社的信任,向记者马尔克斯说出海难事件的真相:它不是一个意外事件,完全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军舰违规装载走私的电器设备,军纪松弛,士兵寻花问柳等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它确实是一场因为制度上的溃败造成得末端的失败。军方的遮遮掩掩,无非是为这种说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背书而已。
马尔克斯从当事人的叙述中,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旧闻”的“新闻性”,发现了这个“旧闻”的内在价值。因此,他展开了对当事人每天6个小时连续20天的采访。在采集了丰富的详实的材料之后,马尔克斯想对这个事件进行深入的揭示和挖掘,经过精心结构,最后以系列的形式进行了连载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体现了马尔克斯作为记者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能力。
随着事件真相的揭露,事件的“新闻性”已经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事件还有什么价值呢?马尔克斯在事件真相已大白于天下的情况下,对事件的报道重点就从对真相的揭示转向了对幸存者个人海上历险过程本身上来了。因此,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就成为报社的需要,也成为作家马尔克斯挑战自我,追求更具创造才情和证明自己才华的一次新闻实践了。
多年后,马尔克斯丝毫不用进行再创作而直接结集,就形成了一个“非虚构”的典范文本。整个文本展示了马尔克斯非凡的故事叙述能力。报道采取了当事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为什么不遵循传统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马尔克斯说他震惊于幸存者惊人的叙述能力,“我们每天交谈6个钟头,持续了20天,其间,我一边做记录,一边不时提些迷惑性的问题,看他的叙述中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最后,我们完成了一篇文章,那是对他在海上漂流10日实实在在、清晰扼要的记述。这篇记述如此详尽、扣人心弦,以至于对我来说,唯一有待解决得文学任务就是让读者相信它。出于这个考虑,加上我们认为这样比较合适,我们商定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并且署上了他的名字。”为了使得故事叙述得效果更加客观真实,马尔克斯放弃了第三人称转述得方式,采取了幸存者第一人称的叙述策略。马尔克斯在这里似乎玩了一个叙述圈套,把系列报道都署名为幸存者,而不是自己。只是后来出版时,出于名人效应才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马尔克斯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整个系列报道之所以引人入胜,情趣横生,获得成功,离不开马尔克斯驾驭故事的才华。可以说,正是马尔克斯以其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想像力,不仅真实地还原了故事本身,而且使得整个故事叙述自然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摇曳生姿,戏剧性张力和悬念制造自然贴切,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三、马尔克斯“非典型”新闻的启示
审视整个文本,我们有这样两点启示。
第一、它印证了新闻事业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道理,“内容为王”。从新闻事业发展史来看,“内容为王”是新闻事业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做什么媒体,内容都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马尔克斯对这个故事的处理就体现了“内容为王”的真理。他一方面打破官方报道,揭露了背后的真相;另外从人的角度,揭示了一个人在极端境遇中的生存体验,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个体生命的可能性。而这为记者在报道事件和采集新闻时,提供了非常有启示得角度,我们在传统新闻观念之外是不是可以思考新闻报道的另一种可能性?思考如何发现事件的其它可能性?
第二、在强调“内容为王”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形式的创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得根本。内容与形式要统一起来,形式要在尊重内容的基础上需求创新,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会更有生命力,更具影响力。马尔克斯在对该事件的报道时,就做到了这一点。马尔克斯的启示就是,在传统报道方式之外是否有采用其它方式的可能性。对于一个有创造性的记者和作家,“报道什么和写什么”与“如何报道和如何写”一样重要,意义一样重大。马尔克斯在对该事件的报道时,已经不再停留在对事实真相的简单揭露,而是经过二十几天的采访,对内容的整理,把它变成了系列故事,做了文学化的加工,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典型”新闻报道了。这样就使得新闻事件变成了文学事件了,变成了真正的文学叙事了。
结语
马尔克斯在这方面的成功尝试也获得了同样作过记者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盛赞:“这篇故事,他写得轻松自如,文采飞扬,可以说,他已经极其熟练地掌握了这类体裁的全部诀窍:客观、情节连贯、戏剧性场面恰到好处的穿插、设置悬念、笔调幽默。……整个故事写得真实、感人,完全没有凄楚、伤感或耸人听闻的笔调。尽管这主要是一组报道性的文章,但作家驾驭文字颇有功力,下笔干净利落、准确明快,足见作者不仅具有新闻记者的资格,更富有小说家的才华。”可以说,马尔克斯的通讯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既是真实而生动的新闻报道,也是具有诗意和文学趣味的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成功范例。
总之,马尔克斯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兼顾内容与形式的文本,一个介于“小说”与“新闻”之间的极具创新的文本。最后,我们不仅感叹:“原来新闻报道也可以这样写!”□
注释:
【1】【2】陈众议.加西亚·马尔克斯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60页、第217页。
【3】[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M].李静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1月第1版,第118页。
【4】【5】【6】【7】写作与新闻--马尔克斯采访录. 王跃节译[J].当代文坛.1992年第5期。
【8】马尔克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文版首发[N[.北青网—北京青年报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