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生态呼唤研究型记者
2018-02-24◇舒勇
◇ 舒 勇
近年来,在新媒体波涛汹涌的传媒生态环境中,“调查记者”“调查报道”舆论的弄潮儿,引起媒体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调查记者”现象,唤醒了我们对“研究型记者”的再认识。“调查记者”似乎有“研究型记者”的影子,但是二者又不相同。本文试将如何成为具有研究型记者特质做一些探讨。
传媒生态呼唤研究型记者
当今互联网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网民数以亿计,各种信息流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的洪流。然而,放眼望去整个互联网低质量的信息泛滥成灾,肤浅的碎片信息带给广大受众的是不堪重负,大量低质庸俗的文章达到令人厌恶的程度。其根本原因是眼下传媒生态出现了偏差,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多而快的信息流,成为时尚。深入调查的研究型报道被严重冷落,媒体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近乎丧失。
在信息传播多样化、便捷化的自媒体时代,发现新闻线索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爆料、转发,似乎“人人都能充当记者”。然而越是信息发达,越是传播手段便捷,人们就越需要整合、分析和引导,就越需要更专业、更权威、更全面的报道和信息。如何从众多线索中挑选出值得深入报道的选题,如何做到尽量客观地反映现实、反映真实的现实,才是当代新闻记者面临的真正挑战。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所催生的“自媒体”现象,在给专业的从业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凸显了研究型记者的重要性。
“研究型报道”主要是指针对一些具有时间持续性的社会热点话题或新闻事件,记者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浮光掠影式报道,主动以研究者的角色对其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探究,目的在于揭露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帮助受众获得新闻事件带来的启迪和意义,最终形成得不仅是新闻作品,也是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这本来是传统媒体中长期坚守得阵地,却被新媒体的潮流冲刷殆尽,人才流失,精品罕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媒业亟待涌现一批具有研究型特质的记者。
研究型记者的基本特质
记者作为一个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有人把记者分为七种类型:记者型、编辑型、学者型、专家型、作家型、管理型和其他型。这主要是从职业岗位分工而言。在传统新闻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新闻是没有专业的专业”。长期以来,新闻界的从业者大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要具备“万金油”式的工作能力,什么都要懂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通。
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对研究型记者是这样概括的:“他们以研究社会为己任,不满足于纯事实的报道,而致力于探索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满足于宣扬好人好事供人效法,却致力于寻找这种好人好事产生的环境,并探索创造这种环境的办法。他们不满足于揭露问题,却致力于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他们注重个别事件,但他把这事件放到宏大的背景中去研究、去表述。研究型记者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调查研究为工作方法,两栖于新闻和学术之间,既是记者,又是学者。”(《人民网》2004年02月12日《新华社高级记者、教授杨继绳:挥泪书民情》)
笔者认为,研究型记者是符合更高层次、更高境界记者的特质。所谓研究型记者,兼具了专家、学者的精神,既是“万金油”,也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只有研究型记者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够观察得更透彻,并能激发感情的源泉,也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观察家。
研究型记者的明显特征,一是在具备一个普通记者基本技能的同时,兼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二是能够站在更高、更全面的层面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够超越现象看本质,其报道具有多角度、多层面、前瞻性的特点。他与普通记者的不同在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程度。三是能够类似专家的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型记者,跨越了学者和专家两大领域。
在研究型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有意识地添加相关的新闻背景、权威数据、媒体言论、逻辑推理、观点碰撞等元素,使新闻具有立体感,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以满足读者在新媒体时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阅读需求。
研究性报道显然对记者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类题材中,尽管新闻的“时效性”不再被特别强调,但通过一定的“时间差”来采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深”的新闻作品,无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记者在对题材的采写时,不再满足于对所见所闻的实录,还必须有目的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综合提炼,它要求记者在接触题材的同时迅速在这一领域和相关领域成为研究者,并通过新闻作品“不动声色”地展示自己“速成”的研究成果。
成为研究型记者的路径
既然研究型记者需要具备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特质,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记者呢?笔者以为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研究型记者的政治眼光,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保持头脑清醒,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眼光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出发,敏锐洞察和鉴别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现象,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够辨明是非,及时察觉那些起于青萍之末的社会风向,不被假象所迷惑,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洞察其可能带来的社会政治后果,并据以正确地研究报道的态度、行动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的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研究型特质的新闻记者是肩负社会责任的特殊群体,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是推动实现中国梦、民族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为人民立言,代人民立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做出反映社会实际,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广大群众,起着助力器的作用。
研究型记者需要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要站在政治家的高度看问题,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我国主要的法律法规,要具有法治思维,具有按照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则思考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要坚信和坚守并善于运用这些理念、精神、原则思考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其次,要具有超群的新闻嗅觉。
新闻嗅觉又叫新闻敏感,西方称为“新闻鼻”,这是研究型记者必备的一种职业敏感。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的概括,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这种敏感的嗅觉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形成的本能反应。
新闻敏感的突出特点,一般表现在快捷,即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准确,即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灵活,即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等方面。
从心理学角度讲,新闻敏感属于社会认知领域,记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这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显然与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新闻敏感始于社会知觉,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这也是意识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的,又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必然过程。
第三,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个成熟的研究型记者,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包括历史、哲学、宗教、文学、美学等。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收人文精神养分,深度体验使用语言文字的精准,从而培养自己对复杂重大新闻题材的驾驭能力,以及新颖主题的提炼能力。
研究型记者要有文化家的修养,新闻必重真实,但是新闻和文学都是源于生活,源于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观察和感悟。一篇优质的新闻作品是否既能事实保真,又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是衡量一个记者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标杆。在新闻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尽量用一些文学艺术的手法,这样的新闻作品对读者更具感染力、打动力、影响力。如果记者的文学素养很差,必然导致所写的新闻作品语言平淡,文字乏味,翻来覆去总是那些空话、套话、官话,有些新闻稿件都是数字的简单堆积、总结报告的翻版、汇报材料式语言,这样的八股新闻,只能说明我们记者的文学底蕴严重不足。
第四,要具有灵活的创新思维。
新闻的本质特点是以事实来说话,记者是真实事件的记录者。不仅如此,研究型新闻记者还应该是一位思考者,要具有哲学家的思辨能力和品质。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创新思维作为人们理性、能动的高级思维活动,这也是研究型记者所必备的,
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活力,才能透过一般性现象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胆识和勇气,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实事求是,敢于从实际出发,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敢于伸张正义,标新立异。
一个创新思维能力强的研究型记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在报道中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过去,因而能出奇制胜,先声夺人。一些“敢为天下先”的独家新闻,一些充满新意、富有创见的新闻佳作,一些视角巧妙、内涵丰富、手法独特的新闻精品,都是记者创新思维的结晶。
总而言之,在新闻信息资源争抢激烈的当下,无论是网络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精品佳作。而要写出高质量的优秀原创新闻作品,研究型特质的新闻记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路径。高度的政治境界、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修养、创新的思维模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等,是研究型记者不可或缺的底蕴和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