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农民工子女品德教育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2018-02-24福建省建瓯市通济街道中心小学

学苑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贫困生农民工

福建省建瓯市通济街道中心小学 陈 芳

目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村青年进城工作,随迁子女的学习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德育问题成为学校德育的薄弱环节。农民工子女的道德品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群体意识薄弱。他们存在较重的自卑心理,行为孤僻,不合群,难以融入新的集体;二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父母关爱的缺失以及隔代教育的过度溺爱使农民工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会替别人考虑,自私自利;三是思想狭隘,感恩意识缺乏。他们抱怨父母陪伴自己过少,羡慕其他同伴的亲子陪伴,怨恨父母抛下自己。四是德育基础薄弱。进城学习之前在农村幼儿园或者中小学学习,学校对德育重视不够,学生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德育知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层应重点将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教育问题提上议程。

一、农民工子女品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1.农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较重。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条件较差,缺少家长的监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主客观条件,大都成绩较差,各科成绩在班内处于中下游水平,经常受到同伴和老师的冷落和嘲笑,因而产生学习上的自我否定。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较差,尤其在语言表达、人际关系、艺术素养等方面与城市学生格格不入,导致其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展示自我、开心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下,加上同伴和老师的讥讽冷落,其内心产生对抗情绪,讨厌和同伴、老师交往,破罐子破摔,思想品德上存在多重缺陷。

2.农民工子女社会生活匮乏。

部分的农民工子女在农村学习生活过较长一段时间,生活范围较为局限,即便已经进入了城市学校,不少农民工子女的校园生活,依然停留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模式。过度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轻视社会实践。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生活与社会脱节,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阻碍了视野,影响了交际能力的发展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3.农民工子女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网络与新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知与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其价值观与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新媒体时代,信息庞杂,各种不健康、三观不正的不良信息,传播广泛,严重威胁了农民工子女的思想健康。另外,新媒体对学校的品德教育内容造成了干扰,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提高学校农民工子女德育实效的策略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困境、正确对待他人的帮助。通过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需要进入到农民工子女的生活中去,积极沟通,把握思想动态,及时调节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办心理咨询室,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归档、跟踪监控、妥善解决。

2.健全农村贫困生帮扶救助体系。

为了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我们需要健全农村贫困生帮扶救助体系,缓解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困境。除了发放助学金、提供助学贷款之外,还应该从其他各方面来为农村贫困生提供帮助。比如,在设立勤工俭学岗位时,尽量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学以致用。再比如,建立日常生活保障制度,分析校园卡消费情况,为消费过低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另外,建立特困生档案,由辅导员予以重点关照。

3.丰富校园文化和社区实践活动。

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鼓励农民工子女参与其中,比如文艺汇演、主题展览、各类体育比赛、演讲辩论比赛、专家讲座,等等;另外,鼓励农民工子女参与社团或学生会组织,丰富自身的校园生活,锻炼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支边支教活动,等等,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密切接触社会的机会,开阔视野,锻炼实践能力。

4.营造优良网络环境。

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电台、校园网等校园媒体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营造学习媒体素养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媒体素养。另外,我们需要充分依赖信息技术、净化网络环境,保障品德教育的质量。第一,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网络管理团队,发挥监管与引导职能,积极与学生互动。第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控,屏蔽不良信息、反动言论的涌入,扫除阻碍农民工子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品德教育的教育效果,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农村贫困生帮扶救助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真正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引导他们正视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保障品德教育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贫困生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