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8-02-23王树美
王树美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阴道分娩孕妇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阴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量。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是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分娩方式,该分娩方式对产妇造成的损伤小,产妇产后恢复快,并且对新生儿的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担心产后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的恐惧心理。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500 mL,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是发生在产后2 h之内的出血,个别产妇的大量出血甚至发生在产后1周。如果失血量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虽然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医疗设备更加先进,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多数情况下的产后出血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此外,在一些医疗相对落后的地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拟自然分娩(阴道分娩)孕妇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6.7±2.21岁;孕周31~40周,平均(35.7±1.1)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5例。观察组25例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27.1±2.4)岁;孕周32~40周,平均(36.1±1.2)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产前日常护理、生育指导护理及产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①在产前与孕妇进行密切的交流,向孕妇介绍阴道分娩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着重指导孕妇进行相应的训练,如屏气及加强腹肌、肛提肌能力的训练等;给予孕妇(尤其是初产孕妇)必要的心理干预护理,消除她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情绪,并说明心情放松对生育的帮助作用等。②做好每例孕妇(包括胎儿)的产前检查,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并配合医生制定分娩的详细计划和护理内容。③对孕妇存在的一些影响分娩的病症,如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异常、妊娠糖尿病等以及高龄孕妇进行提前预防,从对孕妇进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到制定分娩方案、护理内容、应急措施等。④对体质较弱的孕妇提前进行营养辅助护理,除加强日常营养的摄入外,可根据孕妇的情况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补充适量的营养成分。⑤对孕妇产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进行必要的预防、护理准备,包括对孕妇的安全教育和使用的药物、器具等准备。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出血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观察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部分医疗技术相对落后和偏远地区,产后出血死亡的比例仍较高。即使得到有效救治,也会因为产妇失血过多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患者恢复和正常哺乳,因此有效预防意义重大。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都优于常规护理孕妇,充分说明该护理方法的有效性。预见性护理基本宗旨是通过对病情的分析预先判断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的一种方法,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明显,在处理该类症状时我们通过事先准备的方案,如对产妇使用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的药物,即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加强子宫收缩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行会阴切口时采用足够长的侧斜切以避免裂伤的发生,并在产后常规检查宫颈和阴道,检查宫颈是否裂伤等,如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对出现阴道裂伤的产妇应查清伤口顶端位置,有无伤口延裂,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伤口,注意不留死腔。如产妇感肛门坠胀、排尿困难、会阴部有蓝紫色浸血时,应及时行肛指检查,了解有无触痛血肿块,一旦发现血肿进行性增大,应切开,清除积血,适当放置引流管,彻底止血后缝合。以上这些措施均为我们在预见性护理时就做好准备的结果。同时我们认为加强对孕妇的事先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对采用阴道分娩的孕妇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的出血率,并且使出血量显著减少,极大地提高了孕妇的生育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