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患者给予外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8-02-23周荣博王雨露朱玉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植骨老年人

周荣博 王雨露 朱玉辉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22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实施植骨辅以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桡骨高度及掌倾角优化幅度更明显。研究组腕关节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效果优异,可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人;植骨;钢板內固定;外固定支架

在临床上,距桡骨远端关节>3 cm的骨折被叫做桡骨远端骨折。随着工业发展及机动车总量的不断上升,本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一般来说,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来获得满意的临床预后,但是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必须实施手术以重建腕关节形态,恢复其运动功能。我院近年来开展了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专项研究,以老人为重点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外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22例,男86例,女36例;年龄60~78岁,平均(68.4±6.2)岁;就诊时间1~17 h,平均(5.6±2.4)h。按照骨折AO分型划分,A型23例,B型54例,C型45例。按照致伤因素划分,摔跌伤69例,交通事故伤37例,重物砸伤16例。按照骨折性质划分,闭合性骨折105例,开放性骨折17例。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确诊,同时排除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局部软组织损伤显著等不宜纳入研究的类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首先以C臂X线机进行透视下骨折伤情确认,对骨折位置进行标记,而后分别在其第二掌骨桡骨中段和近端将1枚外固定针插入,将外固定支架妥善安装,在C臂机监视下对骨折灶实施闭合牵引复位,待确定复位妥善后即可将外固定支架螺丝拧紧。若骨折块复位困难,则可实施切开复位并辅以克氏针固定。②研究组实施植骨辅以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首先以C臂机进行透视下骨折伤情确认,对骨折位置进行标记,依照其骨折整体状态,实施背侧或掌侧切口。掌侧入路时实施S型切口,将桡侧腕屈肌及掌长肌钝性分离。背侧入路时给予纵向切口,以暴露关节面及骨折灶。完成切开步骤后,将体积较大的骨块优先参照下尺桡关节面进行复位,务必将关节面复位平整,同时兼顾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相应地在掌侧或背侧以螺钉固定钢板,在骨缺损显著位置实施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最后C臂机确认复位良好后即可。

观察指标:①桡骨复位效果: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与桡骨高度。②腕关节活动度:依据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0~2分,良3~8分,中9~20分,差>20分。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桡骨复位效果对比:两组术前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均显著优化(P<0.05),研究组桡骨高度及掌倾角优化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6个月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对比:研究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各动作活动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1.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41%(P<0.05),见表2。

讨论

在临床上,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被公认复位困难,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闭合复位效果不好,且术后支架螺钉可在活动作用下松动,导致复位松动,导致整体骨折愈合效果变差。

为克服上述缺陷,近年来,钢板内固定术逐渐应用于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当中。该术式的临床优势如下:①切开后能够实现直视下复位,复位精度高;②术后可尽早投入到腕关节功能康复训练中,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③规避传统外固定术引发的钉道感染率。因而,外科植骨辅以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毋庸讳言,外科植骨辅以钢板内固定术仍有其临床局限性。首先,内固定术对组织破坏大,对骨折灶附近血管神经可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其次,切开复位时若操作不当可损伤肌腱,诱发肌腱断裂;再次,本病患者多为老人,患者手术创伤大,诸多有基础疾病或体质虚弱的老人无法耐受;最后,内固定钢板价格昂贵,且医保报销比例较低,患者经济负担大。但综合来讲,外科植骨辅以钢板内固定术,对此类老年患者的临床恢复的促进作用更好,因而更具可行性。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术后6个月桡骨高度及掌倾角优化幅度更明显,腕关节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患者给予外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复位效果优异,可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固定支架植骨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高能量Pilon骨折中的应用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