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进化与适应观 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生物进化进化树分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进化与适应观作为生命观念中的重要能力之一,无论是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观念,还是对于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初中教材的知识中始终渗透着进化与适应观,生物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也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这说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是不可分割的,适应是进化的结果,进化是适应的内驱动力,以“自然选择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也很好地印证了进化与适应这一观点。在初中教学阶段,进化思想不仅解释了生命从无到有的历史,更解释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培养中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学科中蕴藏的科学思想,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框架,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一、自主梳理,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培养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教材中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了解知识点中蕴含的进化与适应思想。同时,教师还要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生物知识网络,尝试让学生自主梳理生物进化的过程。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探索地球生物的奥秘,笔者便引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为什么要将地球上的生物进行分类,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所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是什么?然后,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认识自然界及自然界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界定概念,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和习性特征等。接着,笔者为学生讲解“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生物分类的单位内涵,以及各单位的界定关系。通过举例,如猫、狗、蜜蜂、大雁、松树等,让学生判断生物的类别,再通过资料让他们了解一些不常见的生物,如火烈鸟,也称红鹳,高约80~160厘米,体重约为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让学生尝试判断生物的类别。由此,便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生物分类的思想,为他们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体系做好铺垫。

二、理性思辨,引导分析比较

培养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不仅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关于进化和适应的相关生物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进化的过程,感受进化、适应对于生物圈平衡、稳定的重要意义。教师通过设置关联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辨,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比较,切身感受进化与适应观。

例如,在八年级“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一章,“苏教版”教材将生物分为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两类进行学习。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章的知识,在学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节后,笔者就引导学生将各种植物的特征按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五类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不同类别的植物进行思考,然后再回答如下问题:①五种植物的“根”“茎”“叶”都是什么样子的?②孢子是植物的种子吗?③种子繁殖和孢子繁殖两种方法,哪一种更高级?高级在哪里?同样,在讲授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之后,笔者也引导学生将各种动物的特征按照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分析,同时,脊椎动物下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按照与学习植物世界相同的思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知识,培养其生物进化的意识。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理性思辨,不仅激发了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的学习热情,更帮助他们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同时,通过总结生物进化的历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反思,还为他们埋下进化与适应的思想种子。

三、实践活动,追寻思维轨迹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理论性较强,尤其涉及进化与适应的知识,其理论性更强,而环境中能让学生较好地观察和发现的生命现象较少。进化与适应观念的渗透,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追寻生物学家的思维轨迹,探索自然界进化与适应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这一章时,笔者组织了“绘制生物进化树”的实践活动,通过借助网络资源,搜索与制作“生物进化树”相关的贴图、拼图和剪纸,提前将有关道具打印出来。接着,再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介绍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同时积极查阅课外资料,寻找与生物起源、生物进化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动手拼剪、制作,追寻生物进化的思维轨迹,最终完成“生物进化树”。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了生物进化的路径和历程,对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生物进化树”不仅表现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清晰地展现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趋势,促使学生形成进化与适应观,从而发展了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解答疑惑。同时,鼓励学生就实践中的疑问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认同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四、解决问题,内化科学认知

学生理解了进化与适应的知识,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进化与适应观的奥秘,只有当他们面对问题时能够利用进化与适应观进行思考,能够运用进化与适应观评价相关言行的科学性,才是其形成进化与适应观的重要标志。

例如,2016年美国通过研究发现了“超级细菌”,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对人类已知的抗生素都有抵抗力的细菌。教学中,笔者搜集了发现“超级细菌”的相关报道让学生阅读了解,并提问: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你们对“超级细菌”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同学们能否告诉我“超级细菌”是如何产生的?医疗中经常输入抗生素是否对“超级细菌”的产生和发展有影响?除此之外,还列举长春长生公司疫苗事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①疫苗是如何制作出来的?②疫苗是血清吗?③人们常常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疾病,那么疫苗中注射的物质是什么?借助生活中鲜活的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学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思考,不仅激活了课堂的活跃度,更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习惯用生物思维进行思考,学会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尝试做出科学的判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将当前的生物科研内容和课堂的内容相结合,通过给学生展示当前的生物科研成果,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物问题,尝试内化科学认知,从进化与适应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评析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控能力不强,对此,教师应抓住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知识梳理、理性思辨、解决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进化与适应观,从而让生物的奇妙之花永开心底。

猜你喜欢

生物进化进化树分类
基于心理旋转的小学生物进化树教学实验报告
常见的进化树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福州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进化分析
浅谈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
生物进化知识点引发的思考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