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8-02-23李德欣
李德欣
(宁南县大同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凉山 615000)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迅猛、社会进步飞快的时代,对兼具知识与才能的创新型人才需求量逐渐加大,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再仅限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引入式教育激发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对未知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正因为此,也更容易对知识产生兴趣,同时接受外界的信息输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学校组织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对小学生展开兴趣引导、能力培养等教育工作。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因素
数学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科目之一,小学生对此普遍存在兴趣,而我国数学教学改革要求之一就是要教师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后期学习更高难度数学的基础条件。和语文等学科不同,死记硬背无法达到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只有具备思维能力,才能从多方面的考虑数学问题,由此可见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加大对课程设计的精力,引导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主动学习和思考数学问题[1]。影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1.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即从学生角度出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分为听觉型、视觉型以及运动型三类,对各类教育干预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听觉型学生对口头教育、话语的接受能力更强,对信息的接收侧重于听觉;视觉型学生喜欢通过具体形象的图案或者符号接收信息,视觉感受更直观;运动型学生则乐于在实践中接受新事物,可能对语言讲解等兴趣较弱[2]。初期小学生数学思维都处于具体形象阶段,通过教育引导、认知、思考逐渐向抽象逻辑阶段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在生活和学习中占比越来越重,小学生解决问题时,对事物直观形象的判断是基本依据,通过经历、反复动作、感知认识等训练,逐步加深理解。
2.外界因素。教师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最主要的外界因素,小学教师对学生思维特点的掌握直接影响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加以足够多的重视,把思维能力培养当做教学信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用于自主观察、比较、发现、思考以及操作。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的由教师对知识做出讲解,学生接受度明显不高。小学数学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关键,既要结合当前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又要融入课程学习内容,权衡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程度,才能真正有针对性的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1.通过问题设计引起学生兴趣。小学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任何未知的事物都能引起他的新鲜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天性,吸引学生对数学的注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产生兴趣是主动接受、探究的前提,好奇心在教师一定的引导下就会成为求知欲,求知的过程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有趣的问题设计是吸引学生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兴趣和求知欲往往是由自身对事物的疑问引起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思考,而且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从而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学生以最大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思考。
例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至少要含有二者的公有质因数,还要包含分别独有的质因数这一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之处,由教师在求得最小公倍数后首先提出为什么,则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探讨和思考。
2.通过课堂练习激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活跃的气氛,有创造性、灵活的情景更适宜学生开放思考,与传统的死板课堂完全不同。课堂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后要在此思维方向反复练习,逐步形成认识和习惯,保持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本质属性恒定。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因此光靠听讲远远不足以使学生掌握知识,课堂练习即为实践。亲手做一遍体现了实际行动能力,亲自辨识其中规律比书面知识更深刻,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和知识记忆。通过具象感知认识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结合训练,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其中的乐趣。
例如教师讲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生质存在相似之处,在讲解后学生做适量课堂练习,去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入。
3.通过知识网络加强学生认识。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教学方式再多种多样都不能脱离系统的教学知识网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年龄层次、接受度的差异,要对知识加以分区教学、层层深入,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4]。正如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是由易到难逐次教学,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由易引导学生向难逐步思考符合思维逻辑。教育既要超出课本又不能脱离基本知识框架,在每学完一部分知识后,都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回顾和总结,从基本概念到运算原理,都要全面掌握。对新旧知识进行梳理,逐步形成联系紧密的锁链,环环相扣,成为知识网络,由简到繁、由一般到特殊,帮助学生建立严密的数学思维逻辑关系。
三、结束语
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强调素质教育,很多小学教师习惯了传统课堂模式和分数评价,因此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无从下手。事实上,只要坚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信念,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和活跃的课堂,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此为出发点,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游刃有余的完成教学计划。小学时期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