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理想化课堂

2018-02-23戴静秋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想化劳技学校

戴静秋

(江苏省宿迁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劳动与技术课程一般采用的都是项目学习方法,即教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或项目,并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大概的制作方向,而具体的制作方法则由学生自己思考。作为一名劳技教育专职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打造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理想化课堂呢?

一、理想化课堂是充满趣味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导入阶段,特别是出示新项目之时,学生学习兴趣浓郁,动手愿望强烈,是引导学生开展整体方案方法创新的好时机。课堂上,当教师展示出各种编织篮时,学生马上会想到许多其他的编织品。

如柳条编筐、竹子编席、彩带拎包等等,于是学生们讨论得出不仅可以用上述材料编织日常生活用品或工艺品,还能用纸编织小动物。学生讨论出了许多编织品和编织方法,制作热情空前高涨。用创造的技法导入新课,无疑是一种好方法。再如,如:一位老师在上三年级下册《纸编花篮》时,课始,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让孩子们领略大自然中的美景。当孩子们陶醉在美景中时,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们,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春姑娘邀请小朋友们提着花篮去采摘呢。看,老师编了很多漂亮的花篮,你们想学吗?”边说边展示出自制的各式各样、色彩艳丽的纸编花篮。这样的情境创设,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下子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魄,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需求,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

二、理想化课堂是无比开放的课堂

成功的小学劳技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肯定是不能满足学生实需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校本课程。我在校本教材《绿色家园》修订过程中,对小学劳技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加入了“开心农场”、“劳技实践室”、“绿色科技园”、“环境体验馆”等项目,使实践项目更加丰富。

小学劳技课堂,不是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个角落。我校的劳技教室及实践基地是全天候开放的,其原因:一是爱动手、爱探究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光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没法完成的;二是技能的积累有一定的转化过程,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摸索、去反复实践。如在学校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我鼓励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假期到学校继续实践;学到木工知识时,学校提供工具和材料,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劳技教室去制作。

小学劳技课堂应该将课堂学习与社区、企业等相联系。其优点是:(1)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企业设备及设施资源开展实践活动;(2)增加了学生对身边劳动技术的关注度。我们学校与多个社区、企业建立共建关系,并经常与社区、企业开展活动。通过参观、实践等形式,加强互动。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我校学生的许多创新作品都来自这些活动。

小学劳技课堂不仅仅是授课的形式,也允许其他形式的学习。我们学校举办的“绿之园——开心农场”“绿之艺——小小陶吧”“绿之美——劳技小制作”“绿之芽——科普讲坛”,就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学习新技术的窗口。

三、理想化课堂是富有创意的课堂

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对学生来说,新技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创新过程,然而有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脱离了教师的讲授演示,他会觉得无从着手,也就很难自主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应抓住恰当的时机讲解操作难点,并用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转化。对个别学生还可以手把手地教,及时地提出评价。教师除了可以用诱导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之外,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影片或音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劳技创新要从发现开始。要创新,先要发现创新课题,发现不完美的事物,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校通过向学生大量介绍创新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从中感悟发现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从中发现需要解决、需要改进、需要创新的课题。还鼓励学生跳出课本,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生活;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观察、去发现。尝试创新――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逐步形成创新习惯。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最初,学生创意总是以身边事物为主,几年下来,他们逐渐能够发现带有一定独创性、复杂性的课题。如涉及教学生活运用的“图上方向识别仪”、“饮水机水嘴防护罩”,节能环保的“环保节水循环器”……事实证明,创新教育模式,符合学生的劳技创新能力形成规律,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创新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有效提高了学校劳技素养。

四、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项目学习为理念的劳技课堂,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的效果,只要你能用心,想学生之所想,尽自己之所能,从课前的认真备课,到课堂上的灵活掌控,都能有效地提高劳技课教学效果,最终打造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理想化课堂。

猜你喜欢

理想化劳技学校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学校推介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关于建立理想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的探究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