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课堂教学的“生成”问题
2018-02-23兰碧云
◆兰碧云
一、汉语课堂教学生成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问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摆在教者面前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预设”,就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即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据此设定的相应的教学流程,也就是教师所谓的教案。“生成”就是随机产生形成,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提出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资源。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二者只有达到平衡,才是一堂真正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好课。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侧重完成“预设”任务。课堂上尽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活动手段异彩纷呈,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浓厚,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课堂检测效果良好。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的自主意识,并没有真正挖掘出来。学生只是在教师提前设定的领域中活动,完成教师课前预测的问题,他们自主碰撞、交流,即时思考、理智生成的问题几乎没有,发散思维受到了教师所预设问题的限制。
一堂课,教师凭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教学经验,“预设”很容易做到,而且做得很充分。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随时可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学生智慧火花、自主思维的体现,是学生超出文本范畴的理解和认知,是一节课更深层次的收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不容忽视。
(一)学生课堂智慧“生成”,有助于挖掘文本的主旨。德国科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课堂教学亦如此。
在教学《汉家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老头和小女孩的形象,让学生感受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许多学生的感悟很准确:老汉,木讷迟钝;小女孩,天真好奇。这两个一老一小的静态人物形象恰恰是对汉家寨天荒地老存在的一种诠释。而有一位学生随机提出“这个地方酷热干旱,寸草不生,就连戈壁滩都是黑色的,那么这位女孩为什么要穿一件破红棉袄,她不热吗”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余学生好奇心增强,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1.说明这里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们的生活很艰辛,孩子没有换洗的衣服,只能一年四季穿着同一件衣服。
2.估计和我们西藏的地域比较相似吧,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所以小女孩穿着棉袄。
3.红破棉袄是作者特意描写的,红色代表希望、温暖、美好、和谐,再加上棉袄,给人一种守护心中不可磨灭信念的温暖感,让人们感受到坚守家园,坚守传统生活方式,坚守生存方式,让汉家寨生生不息的幸福感。
4.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小女孩的穿着可能带有一些虚构的色彩,主要借此突出散文“坚守”的主旨。
在学生自主生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散文的主题得以揭示,就连接下来作者的坚守、民族的坚守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得以探究。学生对这篇散文有了由表及里,从历史到现实的深刻感悟,从而也实现了一次自我的励志教育。本来很难理解并且需要老师多方引导才能弄懂的主题,在学生“生成”的问题中一环套一环得到了解决。可见,课堂智慧的“生成”,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那可是潜力无穷啊。
(二)课堂有效“生成”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教学周密的文言文《观潮》第二段,讲到描写技巧时,主要引导学生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角度感受场面的宏大,战斗的激烈。一学生提出“我觉得这一段除了视觉、听觉描写外,还应该有嗅觉描写。黄烟四起,‘敌船’被焚,烟味、烧焦味也应该有吧。这样的话,水军演习的场面会更壮观,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冲击感”。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瞬间就生成了很多问题:“也可以有心理描写,将表演者惊心动魄的心里活动展现出来,可以和读者产生共鸣”;“也可以加上细节描写,‘奔腾分合’的五阵之势应该更详尽些,让人对南宋水上军事演习的恢弘场面有个全面的了解,继而对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叹为观止……”学生“生成”的问题合情合理,很有价值,确实值得肯定。我适时点拨: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讲究的是言简义丰,留给读者“生成”的空白,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课堂至此,指导学生写作已水到渠成:对于记叙文写作,就要注意各个层面的描写,有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有视听、动静、声色的描写,有正面、侧面的描写,更要注意细节描写。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肌一容、一颦一笑;大自然的一枝一叶、一花一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立体感人,从而表达作者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抑或扬的情感。本来很枯燥的作文描写技巧,在学生对文本“生成”的问题探讨中轻松解决了。学生的兴趣浓,热情高,自主选择对象进行现场描写练习,并纷纷展示。一节课,虽没按自己预设的方案进行,中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但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随心所欲地探究思索,收获的东西不止老师几节课的讲析。可见,学生只有在自知自觉、自思自悟的境界中,才会“星火燎原”,势不可挡,产生无尽的智慧和能量,教师何乐而不为呢?作为教师,只要提供一定的平台即可,万不可满堂课为完成预设任务而身心疲惫,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
(三)课堂科学“生成”,可以使学生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学散文,抓住贯穿全文的“神”这条线索,就能与文本融为一体,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散文的第四段主要写潭上的气氛:一是环境凄清,二是人物的心境凄凉。文中提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一学生提出“前面两段说环境优美,游鱼快乐,为什么此处又说环境恶劣,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既然这里环境肃杀,被贬官的柳宗元在潭边不仅不会排解心中的郁闷,反而会徒添伤感,他不是很傻吗”?问题一出口,别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对此产生疑惑,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全班的问题。其实,在我教案的最后一节虽有这个预设,没想到学生思维敏捷,想法超前。于是学生便借助练习册上面的写作背景及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简介,三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众人拾柴火焰高,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各小组纷纷展示了各自的探究结果:
1.前两段写发现小石潭,描写小石潭的全貌以及潭中快乐的游鱼,是为了借景抒情,借自然的美景排解由于王叔文改革失败自己受牵累被贬官的压抑心情。
2.第四段,借环境凄清写真实的悲凉心境。人总归要回到现实,不可能永远沉浸在一时的快乐之中,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宦海沉浮,自己不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只能自我疗伤,等待“再得将军令”的时机。
学生的分析一针见血,将作品领悟得很透彻,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心灵的共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课堂“生成”能够使教学产生质变的效果,能够焕发出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力。
二、汉语课堂教学生成途径
既然课堂教学的“生成”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生成”呢?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乐于为学生的“生成”让道。学生一旦课堂“生成”,教师提前“预设”的目标可以随时升降,教学环节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程度进行大胆调整。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本,积极接纳吸收学生的灵动创造,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有限课堂内,收到不可估计的效果。教师万不可“唯我独尊”,忽视或否定学生的“生成”,甚至一棒子将学生智慧的萌芽打折,不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即使自己“预设”再好,学生不接受或难以接受,也是徒劳。教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融为一体,做课堂忠实的倾听者、引领者、点拨者,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一切。当自己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不可平衡时,要勇于改变或舍弃自己的“预设”,以学生的“生成”为核心,着力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
(二)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设疑,积极“生成”,让学生感受课堂“生成”的成就感。课堂的“生成”问题不一定是高深莫测、学生思维难以企及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课堂积极“生成”的习惯,教师最初可以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些交流互动的情境,调动学生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对于“生成”的质量不予苛求,只要反映个人的独到见解就行。“生成”的问题可以是是非问、选择问等及其简单的问题,亦可是思维的拓展迁移、由表及里的深入设问。不管是哪种“生成”,教师都不要嘲笑学生“生成”问题的浅显,也不要否定所提问题的不合理或偏激,而应该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明确要领,让学生对“生成”问题无论大小、难易、深浅都有种自豪感和自信感。即使是不合理或偏激的问题,也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联系文本及写作背景,自己感受、体悟,发现“生成”问题的弊端。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他们课堂“生成”会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怕麻烦,漠视学生的“生成”,要想方设法鼓励、动员学生勇于“生成”,乐于“生成”,让课堂形成一团活水,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三)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内“生成”的习惯延伸到课外,养成独立“生成”的习惯。课外阅读一本好书,反复品味,凭借课内“生成”的习惯,努力“生成”,然后借助各种资料或同伴互助等资源努力解决自己的疑惑,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同时在为人处事中,也会自然而然对人生进行思索,“生成”一些问题,在生活实践中慢慢体悟,用心感知。这样,“生成”才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文本拓展到现实,才会将“生成”真正变成一种习惯,才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攻克生活中的难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科学、智慧、有效“生成”的种子遍地生根发芽,直到满树繁华,果实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