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探究

2018-02-23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切入点题目课文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田 伟

山东省邹城市西关小学 郭 静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几种能力相结合的学科,它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切入点是老师讲解文章的起点,更是学生学好阅读的基础。老师应在日常的课堂讲解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多更好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阅读。

一、从课文背景切入

每个选入课本的教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性,老师可以以课文背景为关键点进行讲解,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引导他们去感受课文中所抒发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学生可能没有太多的认知,所以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老师可以在教学课程的开始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邓小平爷爷是谁吗?有谁知道他做了哪些大事?”老师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后作业,引发学生们的积极思考与探索。然后老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告诉他们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如果没有邓小平爷爷,我们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使得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从课文题目切入

将课文题目为切入点,透过题目,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抓住文章主线,更有利于理清文章思路。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最后一分钟》, 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呢?老师应将课文题目作为切入点,设计阅读教学内容:首先,提问学生“从题目看,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其次,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呢?从这几个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阅读,之后由老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文本的主旨也随之呈现。老师在教学过程抓住文章题目,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找到文章的关键字,更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找到阅读的方法。

三、从课文重点切入

有些课文比较杂,所以无法进行全面的讲解,这就需要老师对文章重点进行挑选,选取并围绕一些重要的点对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理清思路,通过老师的引导,吃透课文的重难点段落,建立起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活化石》一课中,老师就可以通过文章中的举例,让学生明白活化石的具体概念,什么样的东西属于活化石,引导并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思维模型。从文章的重点切入,如按照文章的文眼、中心句、线索、文章体裁、修辞手法、过渡句或过渡段等切入,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个思维体系,使他们更好地阅读,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课文学习,并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四、从日常生活切入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结合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逐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小学三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是《最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讲述了平凡生活中的温情,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最感动父母做的一件事,然后再讲解这篇文章,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三年级的孩子可能还处在一个懵懵懂懂的阶段,不会了解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有多么伟大,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深思,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五、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是为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打好基础,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抓住关键点作为切入,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真正所蕴含的意义,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方法。

猜你喜欢

切入点题目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背课文的小偷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背课文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