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激励教学法初探
2018-02-23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秦鹏晖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秦鹏晖
随着我省高考改革模式的不断深化,很多教师对语数外三门学科高度重视,而忽略了对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研讨。在高中政治教学课程中,有些任课教师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紧密联系实际恰当地提出问题,甚至出现了“满堂灌”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根据最近几年的小高考统计,政治达到A的比例不尽人意。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应尝试激励教学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效率,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构建高效政治课堂大厦添砖加瓦。
一、巧妙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2年3月,南通市政治教研室有关领导分别对启东、海安、如东三县市的三所四星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发现:三所高中的受访者分别有75.5%、71.8%、79.2%的学生对学习政治缺乏兴趣。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内容虽然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许多理论知识还是比较抽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节奏,尤其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采取以旧引新、巧设悬念、音乐欣赏、名言典故等形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我在执教“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课的导入时,就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走进新时代》使许多学生陶醉于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旋律,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探究的课题。
二、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萌发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它是激励从事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力争取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诸如一个大学生想获得比较优秀的学业成绩,将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外在表现。但是,成就动机高低不同的人,对成败的归因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正确而适当的归因,才能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来不断提高成就动机。譬如:我在执教“生活与消费”一课时,为了弄清楚市场供需造成的价格影响,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南通市区的房地产市场,使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纷纷写出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我针对比较优秀的报告予以表扬,使许多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学习兴趣倍增。
三、求异思维,激励学生质疑创新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譬如,我在执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一课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主题进行讨论。在面对现实生活与适度消费出现矛盾的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假如购买豪华轿车的按揭是超前消费,那么‘贷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的观点符合正确的消费理念吗?”也有的学生认为,许多年轻人喜欢穿名牌服装,有利于扩大内需,那是否属于铺张浪费呢?面对这些不拘一格的提问,假如教师直接予以正负的判断,那往往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归纳出如下要点:(1)日常生活中的适度消费必须量入为出,不能搞盲目攀比;(2)“贷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观点属于正确的消费理念,但不能缘木求鱼,一定要结合自身家庭收入状况做出明智的选择;(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虽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但作为一名高中生还必须继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杜绝铺张浪费。
四、结语
天上明月群星耀,万事东风周郎笑,激励教学新气象,自主探究效率高。高中政治激励教学法是改革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愿大家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思,努力开创“天星湖特色”的课堂教学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