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2018-02-2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实验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体育学校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实验小学 李 锦

小学体育教育则是主要以小学为阶段划分的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体育课堂是推行和实施体育教育最直接、最显效的场所,是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自救自护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与保护意识不足

自救自护教育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方法。根据相关调查报道,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完成体育课堂的基本教育任务,但仍有小部分学生会在体育课堂上发生意外事件,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二)自救自护教育缺乏安全实际演练教育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自救自护教育存在很多缺陷,同时学校自身条件所具备的设施与器材等又未能真正地运用到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也缺乏自救自护教育演练与示范,导致很多学生对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缺乏正确的意识与防范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学校对自救自护教育重视程度不到位

在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体育课堂的自救自护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增强学生体育素质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下的小学体育大多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发展对象,导致体育教学中的很多体育安全问题得不到普遍重视,学生也无法正确掌握,因此当出现突发事件时,独立应对能力极为受限。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自救自护方法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体育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随着教育体制与教育理论体系的改善使得个体人文主义与认知结构取向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上;再次,体育自救自护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渗透,使得家长、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生命珍视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最后,体育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驾驭的有效途径

(一) 正确把握教学方法,树立科学教育目标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困扰与干涉,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不断加强自救自护教育普及,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制定相应的基础管理措施与办法,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其次,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最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学校和家长大力支持。

(二)充分发挥体育课堂优势,建立自救自护教育功能

积极拓展自救自护教育设施与场地,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安全的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场所。而且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与自救自护教学均有关联性,如田径、体操等;因此学校应积极借助这些体育活动对自救自护教育进行宣传与普及,使更多人群关注和了解它。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自救自护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训练、交流与学习,有效促进自救自护教育的进行。

(三)提升学校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与能力

安全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的提升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教育的质量,自救自护教育的发展更是体现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不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意识,有效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的发展,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长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自救自护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体育学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2016体育年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