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18-02-23山东省荣成市三十二中学区小学部邹海云
山东省荣成市三十二中学区小学部 邹海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性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阅读教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集中体现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和阅读教学水平。因此,一方面,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和阅读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有高情商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二)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与兴趣
学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对象,他们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语文阅读方法,通过整体阅读、局部研读和拓展阅读完成语文阅读任务。此外,学生需要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只有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个长期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在小学阶段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阅读学习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关于荷花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通读、朗读和注读来感受和理解荷花的形体之美和神韵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品读作者的写作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通过阅读教学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
(二)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整体规划阅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打造完整系统的教学模式,它应该包含整体感知、局部研读和细节着眼三部分阅读环节。
例如,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整体感知组织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读法和写法。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阅读《坐井观天》的教学内容以后,可以对寓言中的两个主人公开展情境教学,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阅读,使学生体会小鸟和青蛙眼中的“天”的区别,体会寓言所表达的主旨含义。最后,教师可以从细节着眼开展拓展阅读。
(三)开展分层教学的阅读模式
小学生在生理特征和学习心态上不尽相同,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开展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掌握不同程度的阅读能力,保证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实现读懂、读好和乐读的阅读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主要侧重开展基本阅读能力训练。在小学二、三年级主要开展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学习理解阅读教材所要表达的教学主题。在小学四、五年级主要开展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强调将阅读教学与识字、听写和写作等教学做到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离不开教师完善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更新阅读教学观念,制定教学目标,学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文阅读方法,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活动,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