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师·阅读·职称
2018-02-23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金江学校谭有彪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金江学校 谭有彪
在岛内,倒是听了不少专家的讲座,也参加了不少次的课业培训。在海口以及保亭,听到过魏书生老师上过的课和他做过的报告。深感荣幸,颇有获益。
倒是更多的时候,无所适从。
比如说某次去听专家讲座,开口必说“我们语文人”“专家引领”……旁边的老师就笑了,压低声音说:“看,专家来了!”。我知道他隐笑背后的潜台词,说的是“砖家”。确实,专家做的报告跟笔者以前听过他的前两次报告如出一辙!连调子都是一样的,所不雷同的是中间加了一个小例子,讲座延长了几分钟而已。不能不佩服这个专家,十年间做了三次报告,还一模一样……他记性真好。
因为中国教育的功利性,教育是残缺的,或者说它只有教学没有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分数,不在乎人格的培养。
在教言教,作为一个“语文人”,我只说语文老师的这一点事儿。我身边有好些专职语文老师,教了二三十年的语文课,居然连一本名著都没有读过。即使是唐诗,也不能背出几首。他却可以让学生考出高分数。就是不断地让学生重复死背死记一些东西甚至是作文。这些东西,到考试过后三两个月就全忘了,也真让人佩服得没法说。
这些年来评职称,教师们做的就是写一篇教案,或者写一篇导学案,然后就教案或导学案进行答辩,确实展示了教学能力。
但职称评定要求的是“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本人认为,撰写一篇教案或者导学案,所能呈现的只是一种教学能力,跟教育能力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况且,一个成熟的合格的语文教师必定具备有扎实的人文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阅历”,要尽可能多地接触课本以外的书籍,特别是经典名著。
不读书的人,即便生活中经历得再多,他也不可能得到升华。简单说,他不具备教育多数人的潜在能力(魅力),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看到一些老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就是骂”甚至挖苦,动粗的原因。
一千多年来,中国的科举考试都以一篇文章定终生,有一定的道理。
我主张语文老师的职称评定方式为:就出一道简单的题,以断定其教育教学能力。
题目:你都读过哪些书?介绍三五本,在书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每一个老师都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每一份卷子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回答,包括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包含了语文老师的写作能力,教育能力,优劣高下就在这里呈现出来。
当然,评、聘也就有了依据。
我之所以主张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语文是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教出来的是分数,读出来的是涵养,是使学生一生受益的东西,讲远一点,它是一个关系到国人品质素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