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2018-02-23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杨杏利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杨杏利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重要举措,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海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定位,将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院壁垒,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周”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通过五大平台建设推动大学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行动,实现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指数100强榜单”上,位列第83名,是海南省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还荣获国家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实施的载体,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非针对少数学生。海南师范大学在新的发展时期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做好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教学与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开展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改革,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将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分重点、有序的贯穿到四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年级以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启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通过设置通识类公共必修课、公选课程使低年级学生普遍接受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教育。二、三年级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着力方法指导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四年级开展毕业设计,将实习、见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中体现创新成果,强化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建立起了“理念培育—方法指导—实践训练—孵化助推的分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推进系统。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学校还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要求每位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4个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学生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业训练和实践、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有关活动或项目等方面多修的学分可以申请替换相关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学分,以及专业见习、课程见习等实践课程学分。
2.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丰富课程内涵。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将《创新创业基础与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本科必修课开设,将《创业财务管理》《创业与营销》《创新创业》等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向全校开放,同时积极引进“智慧树”和“超星尔雅”公司推荐的优质的创新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专业根据学科专业实际开列多项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编写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已于2016年8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印刷出版,并在2016级新生中使用。
3.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课程合力。
针对以往创新创业教育空洞,要求各专业立足专业特点,深挖地方文化特色,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从“两张皮”转变为拧成“一股绳”——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就业创业相关内容,即“嵌入式专业课程”,如城市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开发无人机遥感及二三维云平台服务系统,用于智慧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智慧旅游建设;生物技术专业师生通过建立完善的昆虫饲养与生物活性测定体系,为科研院所和农药研发企业提供杀虫活性物质筛选和新型农药的开发等服务;美术学院师生则立足海南特色文化,主打黎苗元素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致力于海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及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课程整合。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有综合的知识背景和宽厚的文化底蕴,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力的助推器。该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思路,打破学院壁垒,将全校所有学科专业分为七大类,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在“后期分流”的模式下,结合学生需求和市场导向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5.开展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落实课程。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育实效。学校鼓励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树立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核心的考试观念,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突出过程性考核,突出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突出创新创业能力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破除“高分低能”积弊,建立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方式多样的考核制度。
近两年来,学校已有303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520门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积极建设线上优质教学资源,涉及通识教育类、专业基础类和公共选修等多种类型课程资源近400门。2017年共有55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受众学生近两万人次。
二、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具有实用导向,应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实现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由实践经验来看,五大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1.联合打造资源平台。
各类实验室、创业实训基地是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顺利进行,要求各学院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依托现有资源独立或联合打造各类创客空间、创业实验室、创业训练中心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将教育从课堂向实践延伸,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释放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以股份制形式联合学校跨学院、跨学科共建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同时,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如在学校扶持的基础上,各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类大型企事业单位沟通,建立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合作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养成和实践提供支持,如经济管理学院与澄迈振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共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明确要求各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要向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仪器等。学校建设的“创梦空间”“创意工厂”“创客空间”“天行空间”“精细化工大学生创新基地”等5个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用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在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建创新创业社团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充分利用专业见习、实习、开放实验室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通过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素质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研发优势,积极与企业联手以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发,横向课题应吸纳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担任研发助手。实习工作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通过多模式实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实习效果,努力向应用型转变。
3.创新创业项目与竞赛平台。
做好项目培育。利用学校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学校的契机,积极组织在校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在资金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培育校级项目、夺取省级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的良好局面;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和培育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如“挑战杯”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专业志愿服务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以及“榕树计划”大学生志愿科普行动项目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兴趣、发挥专长,借助项目平台走近学术科研,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储备制度,实施“科技与文化融合工程”,鼓励文理学科交叉研究。学校定期通过评估将部分符合条件的项目储备入库,根据项目研发情况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纵向项目或横向合作项目。每个理科学院每年至少有4个项目入园创业,每个文科学院每年至少有2个项目入园创业。
办好各类竞赛。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及培训为抓手,以赛代训,以赛促学,赛训结合,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除认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海南省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外,学校还结合学生专业和特点,依托各二级学院广泛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以及各类培训活动,如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启航计划”活动、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征文比赛、各类创新创业培训等。扩大赛训覆盖面,力争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创新,在体验中获得成长”。
4.孵化平台。
2014年学校联合海口国家高新区共建的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着手建设工作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等众创空间,为师生提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如正在着手建设一东一南的创业孵化空间,完全满足两个校区师生、其它高校师生以及社会人才众创空间需求。
5.培训与指导平台。
依托大学科技园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着力推进“千名教师、万名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近三年来,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500余场次,培训创新创业人才1万多人次。
2017年海南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班及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班,在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利开班并圆满结业。本次培训邀请国内知名创新创业导师,采用最新颖的创新创业授课模式,对来自全省18所高校64名一线创新创业教师、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辅导。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班的课程采取导师讲授与参训教师动手训练、体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模式。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协会”、“i创社”、“创基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等师生创业社团;组建“海创俱乐部”,成员由海南省各高校师生创业团队、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创业指导师组成。举办的创业宣讲会、创业座谈会创业培训、创业沙龙、项目路演会、创业宣传活动等,师生普遍反应良好。
建立并扶持创新创业类社团,广泛开展活动。支持各学院建立以本单位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校友企业、创业导师和金融风险投资等多方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各类创新创业社团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培训、创业经验交流等专题活动,搭建大学生之间及大学生与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创业导师、金融投资经理人、政府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信息咨询、项目推介、供需对接、项目孵化等服务,充分发挥各创新创业社团对广大学生思想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1.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在学校层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明确相关部门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不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避免职能交叉、重复浪费。教务处将工作重点放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制定统一的创新创业学分评定标准等方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创业培训重点引导和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团委侧重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类比赛等活动,在校园营造浓厚氛围,吸引广大学生关注创新创业,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创新创业类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细化实施方案,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根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了一系列更细化、可操作、能检查的制度和方案。如《海南师范大学关于促进师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海南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见》《海南师范大学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工作方案》《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这些方案从不同方面将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利于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步骤,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3.资金保障体系。
在经费投入上,学校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基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项目孵化,重点支持具有创新创意的苗子项目和团队,对通过评审的处于萌芽的培育项目给予不超过5万元资金支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的单位、先进个人和表彰在自主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每年具体奖励的数量和额度根据当年工作绩效确定。
4.导师团队建设。
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库。吸纳优秀教师、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等担任导师,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辅导和创新创业培训。学校通过设立科技创业岗,允许教师持职务发明成果转岗进入科技园离岗创业。离岗期满后仍可以回原单位重新竞争上岗。其创业期间的科技发明和其它研究成果,可作为职称聘任和工作业绩评定的依据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