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无需仰望,是日常——听《舌尖上的美味》有感
2018-02-2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第二小学李文芬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第二小学 李文芬
我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一棵小草,一只蚂蚁,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再微小,都值得我们驻足观望,都值得我们安静一会儿,聆听翅膀的歌唱。一切与生命有关的事物都是值得敬仰的,龙华二小推崇的生命课堂也一样。尊重生命的本真,探寻生活的原味,促进学生的成长,正是生命课堂的源头与归处。本周听了蒋军晶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舌尖上的美味》,再一次让我真切感受到,生命课堂无需仰望,是日常。它如清晨凉风,不疾不徐,自在游走;如涧中小溪,时高时低,缓缓流淌;如春日野花,左摇右倚,随处可见。
一、生命需尊重,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体现
对话一:
师:紧张吗?
生:嗯。
师:坐端正,微笑,就不紧张了。来,跟我一起做。坐端正,微笑,好点了吗?
师(看到一学生脸紧绷):笑一个,就不紧张了。(全班笑)
师:嗯,你在微笑,而且一直在看着蒋老师。目光能一直看着对你说话的人,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本领。哦,(对不同的学生说)你也有这种本领,你也懂得尊重。
对话二:
师:谁可以在相应的位置上填上动词,让味道鲜活起来?
生读,师点评后问:“有谁可以挑战一下他?”
没有人举手。师笑:“没人举手,是你的荣光,说明大家都觉得不如你!”
有同学站起来,师又笑:“是哪一个动词让你有勇敢地站了起来?”
生骄傲而自信地读出自己填写的动词,师点评并给予极大的鼓励。
对话三:
师:有没有敢用五种方法的勇士?以前我执教这一课,从未有哪个班的学生敢这样做?难道你们这个班可以开个头?不可能!唉哟,有人举手了!一个,两个,嗯,肯定不可能超过十个!八个,九个,哈,我说了吧,肯定不可能超过十个(第十个学生“噌”地站了起来,全班笑)。
对话四:
现场点评了三个学生习作之后,师有意让剩余的七个挑战者坐下,但学生没坐下。
师:哦,你们写得这么好啊?这么有自信,好,请你读一读你的习作。
生兴致勃勃地读。
师(对另一生说):你还不肯坐下?读吧,我洗耳恭听。
很喜欢蒋老师与学生聊天,谈笑风生中让学生学会了放松,学会了倾听,学会以目光追随说话者,保持专注力。他说:“无所事事的等待是一种体贴。”在课堂中,蒋老师就多次“无所事事的等待”,等待学生找词画句,等待学生书写文段,等待学生鼓足勇气站起来“挑战五法”。他总能在轻松随意间将听课要求、学习要求不露痕迹地传递给学生。他没有板着脸孔的说教,没有指名道姓的提醒,只有反复的鼓励和耐心的等待,只有让人寻味的微笑与点评,只有满怀童心的斗智斗勇与推波助澜。其实,了无痕迹的教育何尝不是一种体贴?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尊重,是对生命最珍贵的爱。
二、生长需指引,在看似无形的方法中体现
片段一:
师:我对他这样的描写有意见。你们猜,为什么?
生:因为他花了好多笔墨去描写装菜的盘子。
师:对呀,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篇习作就应该改名为《装蕃茄鸡蛋的盘子》,对吧?(全班笑)
师:写作文要分清主次,不能主次颠倒,我们做的是菜,不是菜盘子,对吧?(全班笑)
片段二:
师:写作文不能拘泥于方法,但还是需要方法指导的。今天教给大家五种方法:1.一样一样写过去;2.多用颜色;3.让味道动起来;4.多用比较;5.用上“好像”。
生读不同的片段,划出使用了相应方法的句子,在批注与问答中明白,什么叫“一样一样写过去”?什么叫“多用颜色”?什么叫“让味道动起来”?什么叫“多用比较”?什么叫“用上好像”?
片段三:
师相继呈现张海迪、老舍、福罗拜、金庸描写的关于美食的片段,让学生找出一一对应描写食物的五种方法,感受由文字中传递出来的色香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蒋老师在课堂上再一次展示了高超的指引艺术。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方法,通过阅读批注找出使用了相应方法的字词句,巧妙地加以现场练习。接着让学生活学活用,将所学方法用于习作创写;现场点评时,既能毫不吝啬自己的欣赏与鼓励,亦能清晰客观地指出问题,指引学生找到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对五种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运用体验之后,蒋老师再出示了四段名家之作,再次用名篇的不朽验证了五种方法的精妙。此时,学生对这五种方法不仅了然于心,更是崇拜至极,把它们揽入怀中、占为己有的小念想已是掩饰不住。当学生将应学知识主动纳为自己想要的财富时,那便是我们常说的“我要学”“我”要学,总是能学好的。发挥生命个体的主体性,调动生命个体的主动性,这便是生命发展的自觉性,这便是生命课堂的立足点。蒋老师在看似平实实则巧妙的指引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门,知道如何有序地写一道菜,知道如何写出一道菜的色香味。我们经常对学生说:“要把文章写具体哦!”何谓具体?它不应是一个空洞的词,不应是一个笼统的要求,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样一样写过去”“多用颜色”“让味道动起来”“多用比较”“用上好像”。具体的方法,具体的练习,具体的指导,最后才能促成“具体的描写”。
三、生活是源头,在看似无序的素材中体现
片段一:
师:说说你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生:大闸蟹、烧鸡、羊肉、羊肉泡膜、羊肉串……
师:除了第一道菜,我感觉似乎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
生:羊肉火锅。
师:天啊,我规定,接下来的菜名不允许再出现“羊”字。
生:大龙虾、甜酸排骨……
片段二:
出示当今走红的明星照片。
师:认识他吗?
生:李易峰。
师:认识他们吗?
生:TFBOYS。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
师:天啊,易烊千玺,这么难记的名字都能记住。
出示张海迪、老舍、福罗拜的照片。
师:那,认识他们吗?
生笑,摇头,胡猜。
师:要想把作文写好,光认识李易峰、王俊凯他们还不够,还要认识这些人(手指作家头像),多读一读他们的作品,多学一学他们的方法,我们的作文才可以更出彩。
好喜欢蒋老师那句略带夸张、略带撒娇意味的“我规定,接下来的菜名不允许出现‘羊’字”,也喜欢他那么不着痕迹地把学生的目光从明星转至作家,还喜欢他选择了一道特别接地气、孩子们几乎都喜欢的家常菜作为写作对象。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用心摘取生活中的素材,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指引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将“教师想给学生的”巧妙变成“学生主动伸手获得的”。回看蒋老师的整节课,生活的气息随处可见。课伊始,让孩子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道菜。民以食为天呀,提起吃,孩子们的兴致就来了。当孩子的思维被“羊”卡住了时,他的一道“规定”就打破了孩子的思维定势。而蕃茄炒鸡蛋的出场,更是让孩子觉得亲切。因为熟悉所以有话可说,因为吃过甚至做过,写起来更得心应手。当学生讲到做菜的过程时,教师总会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做这道菜的流程和感受,以让学生写得更真实、更具体。而这一切,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选择一道最普通的菜,写出生活的色香味,传递写作的真谛,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生命课堂是什么?是一课一得的动态生成,是生命触动生命,是智慧引发智慧,是等待促使成长,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获得生命的体验,感受生活的多彩,散发生长的气息。蒋老师的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的缩影,它并不是悬在云端的神台牌坊,而是日常,可以渗入每一个教师的常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