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文献研究

2018-02-22李兴国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李兴国

摘 要: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学术界主要对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文章对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影响因素3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使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也指出要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突出企业主体的重要作用,倡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但目前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参与合作的深度不够且质量较低等,缺乏动力。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之一,其参与的态度及程度直接决定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行为,掌握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的相关因素,了解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可以为产教融合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

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为,国内外学者也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就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提出相关的建议。

国外方面如Eliezer.G和Geisler.E(1995)认为,在产教融合中,由于院校与企业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且各自的组织体系和运行理念不同,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文化氛围、硬件条件、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对产教融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Brown、Barron (1996)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由于大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分担能力,与小企业相比,其产教融合参与程度要更加高,参与产教融合更加主动,在产教融合中能提供更多的员工培训。Lucien.p(1996)指出企业要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实现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技术转移,企业内部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且提供必要的资源,促使员工积极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美国学者 Mark S.Schwartz(2003)认为经济动力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主要动力,而制度动力和道德动力也会促使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Agusti Segarra、Blasco(2005) 在研究中提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活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为会产生影响,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其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意愿更强,同时他还指出,企业的规模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应该积极主动、加强沟通,才能更好地从产教融合中获得收益。如Julio A. Pertuze 、 Edward S.Calder(2010) 等人认为企业若想在产教融合中获得收益,不仅要投入人力,还要建立交流平台,加强沟通。Noel C. White(2011) 指出参与产教融合的主体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在合作中建立沟通机制,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认识产教融合中可能要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做好相应的准备。Santoro.MD(2000)认为校企合作中各角色的联系应该更深入、紧密。

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国内众多学者也对如何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现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质量。如周劲松(2010)指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中的积极性有限,进而导致产教融合层次和深度不够,产教融合模式单一、资源整合困难。和震(2014)在文章中指出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作用和责任缺失是产教融合存在的重要问题。杨善江(2014)指出,产教融合具有“双主体”性,并强调在产教融合中,企业和高校作为主体,缺一不可,两者共同参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贺耀敏等(2015)认为在产教融合中由于缺乏政府约束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等管理机制问题,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企业冷”、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周红缨、赵恒伯(2012)认为现有的校企合作主要以提供实习实训为主,合作层次较低。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2013)认为目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不足,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质量有待提升。柴彦辉(2008)认为近年来国有企业减少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也在减弱。

第二,关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贺星岳等(2015)指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最直接的动力是市场需求的驱动。肖称萍(2012)指出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本位模式,由于政府缺乏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职业院校寻求企业合作的能力匮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育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增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能力,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凸显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地位,以真正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霍丽娟、刘新起(2009)等人通过调研得出的结果表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追求高素质人才和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张俊珍、田东平、崔瑞峰(2010)认为企业参加合作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第三,关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方面。张利庠、杨希(2008)通过对全国114个企业进行调查,对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否愿意参与产教融合,主要受到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产权结构和员工的培训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表明,企业规模会对企业参與校企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大,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越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要高于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越重视创新的企业,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越高;员工培训制度和体系也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俊珍(2010)通过研究指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和高校主体有很大关系,高校主体在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上给企业提供的帮助越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将越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受到利益因素的影响。研究还表明,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越高,如安排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校企合作实践,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负担越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越高。龚建荣(2016)对福建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影响显著,而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王晓琳、王泽川(2012)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是由于企业在参与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匹配。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及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因素,发现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在某些问题上的研究还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目前的研究大都表现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动力不足,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有些企业是在积极促进产教融合的,并有部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已经取得了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同的企业在参与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和企业本身的特征有关,而目前对该问题展开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第二,企业作为一个法人主体,以获得盈利为目的,其在做任何决策時都会考虑经济因素,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如何对参与产教融合制定决策是十分必要的,而现有的研究在分析中主要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展开。对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这一决策而言,基于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还需要考虑相关风险。

第三,目前,研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的文献虽然较多,但侧重于研究学校是如何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对企业的需求和利益关注度不高,从企业和学校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的就更少了。且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采用的是描述性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较少。

研究展望

第一,基于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要从经济学和投资行为学两个角度来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建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决策行为研究理论模型,从企业和学校两个角度来揭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

第二,针对目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决策行为,掌握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机理,区分不同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为差异,了解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产教融合政策、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比如产教融合中的成本分担、收益共享机制和产教融合评价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冉桃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差异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2015(12).

[2]张利庠,杨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3]龚建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7).

[4]程冲,李淑君.浅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J].价值工程,2014(06).

[5]傅新民.校企合作影响因素的二维分类梳理与新探[J].职教论坛,,2015(03).

[6]范兴文.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研究——以阜新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6(06).

[7]肖称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与激励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2(12).

[8]高丽敏.职业教育产教依存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10).

[9]徐叶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 2018(02).

[10]徐绪卿,金劲彪,周朝成.行业学院: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兼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8(01).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