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职《金融学基础》中的互联网金融教学改革

2018-02-22尚杨娇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教学改革

尚杨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中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显不足。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金融学基础;互联网金融;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应运而生。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比如网上银行,网络众筹融资、电子支付等都是从发达国家传入中国的。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以P2P网贷为例, 2018年9月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107.37亿元,贷款余额为8536.71亿元,运营平台数量超过至1500家。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一股生力军,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等正在蓬勃发展。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标,应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金融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紧跟时代的前沿,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加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学基础》课程更需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新思路、新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具有互联网精神、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来实现金融功能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在2013年以“余额宝”的诞生和规模增速扩大为契机,互联网金融实现了爆发,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元年正式到来。2016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黄浦区成立,代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重视。2018年10月1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说明互联网金融行业被纳入了政府的主要监管体系之中,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目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常见的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小额贷款、众筹融资、互联网投资理财等几种模式。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实质是一个面向大众开放的支付平台,其作用在于充当买卖双方的信用中介,提供信用保证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第三方支付是为了解决在互联网交易过程中双方由于不能见面交易所产生的信任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支付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互联网支付外,移动支付正在成为第三方支付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支付宝、微信、银联商务等。

P2P网络贷款

P2P贷款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在专门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上发布借贷需求,需求双方通过平台自行匹配达成借贷交易的一种网络贷款形式。P2P贷款的借款人主要是小微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由于借款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出借人要求的利息也会比较高。由于这些借款人一般很难通过传统金融渠道来获得资金支持,虽然利息较高,但P2P网络贷款能够满足他们对流动资金的迫切需求。

小额贷款

P2P贷款是由个人对个人(企业)出借资金,而小额贷款主要是由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个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大批按照银行的风险评估标准无法获得信用支持的客户都能通过互联网金融得到资金支持。例如阿里小贷和京东白条,传统银行业认为信用风险很高的无稳定工作的网店店主和网购群体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他们凭借电子商务业务收集了用户海量的物流、资金流等各种数据,对用户信用进行评分并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

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是指需求方将需要融资的项目提交到众筹平台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对项目进行投资。众筹融资根据投资标的不同,通常分为以物为投资对象和以股权为投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众筹项目融资成功后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是“物”还是股权。

互联网投资理财

互联网投资理财改变了传统理财产品的高门槛和复杂性,使普通大众真正能够接受和使用。以余额宝为例,一元起投,随时赎回,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并倒逼传统银行业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拓宽了普通人的理财渠道。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传统的《金融学基础》课程框架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三个部分,其中货币部分包括货币及货币理论、利息与利率等内容;银行部分包括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部分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中介、融市场等。互联网金融的内容涵盖了这三个部分,并给传统的课程内容不断增加了新的内涵。

金融概念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成为最新的热点概念。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消费金融主要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客户的消费需求提供的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中国的金融业主要为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服务,普惠金融服务由于风险高、收益低,很少有金融机构愿意触及。消费金融公司在2010年就已经存在,但由于国人的消费习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金融业之后,消费金融才真正地发展起来。

金融理论与金融监管方面

互聯网金融的出现,特别是移动支付的使用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乘数被放大,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大大降低,对货币需求的计算模型需要考虑到这一新的变化。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的出现影响了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与创造不再完全处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和效果都会被削弱。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互联网交易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比传统金融的风险更高,监管难度更大。比如网络贷款中的法律风险、洗钱风险等的暴露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金融市场方面

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是对传统银行业的一种创新,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就是典型的代表。2017年底,网商银行的线下小微经营者人均贷款金额为7615元,这是传统的银行业无法做到的。互联网金融门户是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或服务都放在互联网平台上供客户自行通过对比,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比如融360,该平台有超过2000家合作机构,能够为客户提供数万款贷款产品、信用卡、理财产品等让用户自由选择。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中介不再仅仅是资金的中介,更多的表现为金融信息的中介。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创新降低了传统金融工具的贵族属性,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服务,比如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等。

《金融学基础》课程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教学探索

互联网金融的新思想与新内容的加入,为《金融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理论教学方面

高职教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和可学性,需在教学内容上补充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在货币部分增加虚拟货币比特币的介绍及移动支付普及后电子钱包如支付宝、微信等內容。在银行部分增加对互联网银行的介绍及讲解。在金融市场部分增加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阿里金融、京东金融等案例,增加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等内容,对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探讨。在教学设计上,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一些互联网金融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搜集并进行分析。比如互联网基金中余额宝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可以此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构成、销售模式,与传统基金相比有哪些不同等,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基金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实践教学方面

传统的《金融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以理论性教学手段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为具备了一定经济能力、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已工作群体,而大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这一实力,所以很难通过实践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金融工具,体验金融市场。而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属性使教师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有了更多可以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也能通过现实场景来学习并理解金融学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信用”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查询蚂蚁信用的评分并相互比较信用分数,通过不同的同学之间花呗余额的不同来直观地体会信用的重要性。在学习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低门槛性,也可以让学生下载手机APP,如支付宝等,通过实际购买理财产品、保险产品,来了解这些产品的特点及风险等。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微粒贷、支付宝蚂蚁借呗、网贷平台不同的贷款利率来加强学生对利率的认识等。

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高职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高职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在高职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紧跟现实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不断地培养实用性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申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

[2]丁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教育,2015(07).

[3]蒋亚利.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文献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04).

[4]邓舒仁.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文献综述[J].华北金融,2014.(12).

[5]简扬.基础知识:互联网金融的6种模式[DB/OL]. https://www.sohu.com/a/230731015_114819, 2018-05-07.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教学改革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