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选取
2018-02-22刘小月
刘小月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中心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所谓学习材料,其实就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所有教学资源。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其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对课程资源的拓展,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更进一步地探究,有利于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记忆。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选取和运用数学学习材料。
一、选取基于教材的学习材料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学习材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确保学习材料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以教材为基础,选择简单高效的学习材料最为恰当。主要是因为以教材为基础,选择学习材料辅助教学活动的展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圆”这一章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圆的时候,教师先以教材为基础,让学生对课本中列举出来的图片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利用PPT展示出一系列圆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通过这样简洁、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认识,也成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选取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数学概念及规律是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更不容易把握。将概念及蕴含的规律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首先需要重组教材,创设生活情景:老师将6个桃子分给我班的3位同学,小红将60个桃子平均分给我班的30位同学,小东同学将600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年级的300位同学,你能说说每位同学分得几个桃子吗?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样重组的教材就远比教材中的设置更具吸引力,同时又沟通了与乘、除法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很难把握的是数量关系的建立,有时不能找出数学关系,有时不能理解数量关系。这时,可以将数量关系寓于实际生活实例中,并通过基本数量关系为生活服务,既能达到从感性的生活实践中提炼理性的数学数量关系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热爱。如《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本来是很枯燥无味、抽象难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材料,以生活中的两个信封为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一个信封标上A元,另一个信封标上B元,让学通过猜钱数的游戏,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三、选取开放式的学习材料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猜测、探索、验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比如,在学习比和比例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实践任务: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测算出我们学校国旗杆的高度呢?学生对此感觉很新鲜,都纷纷开动脑筋,却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就带着学生来到了国旗杆下面,那天阳光明媚,当学生发现人的影子和国旗杆的影子以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人的实际身高和人的影子的身高的比例和国旗杆实际的高度和影子的高度的比例是一样的。这样很容易就计算出国旗杆的大概的高度。由此及彼,他们也很容易测算出大树的大概高度。通过这个学习活动,学生明白我们课堂中很多的知识都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开放性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方面活动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数学并得到发展。因此,开放性学习材料的选择更突显出其重要性。多种解题策略、多种结果,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如有位老师以春游租车的例子导入,引出春游首要解决的租车问题。课件展示事先调查的市场上租车的价格和限坐人数:中巴,每辆600元(限乘28人);小巴,每辆400元(限乘17人)。租车多少不限。以本班的60名同学为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设计租车的方案,并选出最佳的方案。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材料的开发,就是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加以整合,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有效引发学生思考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用较少的时间切入数学知识的心脏;在个性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学习内容的形成过程,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展示个性化的解决策略和成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构建、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材料的再次应用实践中进行再创造,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