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效果
2018-02-22吴小彬
吴小彬
(江西省乐平市洪岩中心小学 江西 乐平 333300)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作文教学应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非常细心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分析,而这些课文又都具有各自的写作特色、技巧。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写作知识获取的多或少关键还在于老师的点拨。那么,如何从学习课文中,培育学生写作能力呢?
一、读写结合中学习选材拟题
上语文课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么选材、拟题,特别注意在方法上下功夫,一旦学生学会了课文中的选材方法,习作时就能依法围绕题目组织材料。
1.同类型题目,选材不一。此类是由于作者写作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材料、叙述的侧重面也随之不同,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围绕“富饶”选“海水”、“鱼”、“沙滩”等题材;《美丽的小兴安岭》围绕美丽选了四季的自然景象为题材;又如同样的动物为题的课文《翠鸟》,状物的课文,写出翠鸟的可爱;《春蚕》记事,要体现母亲养蚕的过程和辛劳。这就能启发学生同一类
型的题目,由于作文目的不同,选择的材料也不同,各有侧重于某一方面,赞扬或体现某一特殊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思想、感情、认识的多样化;做到了选材新颖,又不雷同。在学课文时,老师要有意的对课文题目加以分析、比较、让学生学会选材的方法,角度。习作时,学生就能把准选材的角度进行选材。
2.写作目的相同或相似,但拟题不同。课文很多用人名、物名、行动、语言为题目,去赞颂正面人物,如《黄继光》(人名)、《白杨》(物名)。这可告诉学生,在自拟题目作文时,可以限定学生写同样的内容材料,目的中心,但题目可以千姿百态、五花八门。如让学生赞扬学校督导队员做的好事。题目:《督导队员程宁》、《你太认真了》、《你做的对》等。学生对本作文的选材准确,达到了学以至用的目的。
二、读写结合中学习叙述方法
从分析课文中学习习作时,必须让学生掌握几种比较简单易懂、实用的基本方法,学一种、即刻试用一次,甚至可试用多次。
1.学习课文观察的方法。作文要从内容人手,内容来自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人和事人人都有,为什么学生写起来的时候有的内容贫乏,有的却材料丰富呢?这除了热爱生活,时时关心、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外,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如能把课本“看图学文”,或课文的“插图”中的观察方法汇聚起来,或在分析课文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关观察的基本常识。如怎样按时间顺序观察,抓住特点观察,抓住不同位置观察,把握观察重点,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等等。如《秦兵马俑》中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是从不同位置观察第一坑的情景后写下来的。学课文点拨学生图、文对照。学生就学会此观察方法。作文课时,让学生仿着用,收效胜好。
2.学习课文叙述的方法。小学阶段以记叙文为主,这种文体是通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许多课文,提供了怎么写具体的范例。如《马背上的小红军》是边记叙边描写;《一夜的工作》记叙抒情相结合;《穷人》是从人物的言行中进行内心活动的刻划。(叙述包括顺序、倒叙和插叙);《凡卡》一文是顺叙和倒叙交叉叙写;《草地夜行》是顺叙中加插叙,丰满了人物形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谋文的写作方法时,要测重指导该课的写作方法。作文课时,让学生仿着用,就能取得好的作文效果。
3.学习课文严谨的结构。在记叙的过程中,作者要倾吐真实的感情,就要靠语言的表达.而语言是通过逻辑来组织,完整的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成结构严密的文章。这就要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学到“谋篇布局”的方法,学而致用。这方面课文直接给学生提供宝贵的范例。如《詹天佑》一文首尾呼应,《秦兵马俑》一文用几种方法把段与段之间衔接起来。很多文章用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衔接段与段。这是对整篇文章而言;那么从某一部分来说,也应注意内在的联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采用了总分的衔接,一开头写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下文紧接着写有那些优美的风景,有哪些丰富物产,最后呼应开头写西沙群岛“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三、精读课文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吸收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意思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1.学习课文准确用字、词、句的奥妙。准确用字、词,有是同学误诊断,作文生动是靠形容词,修辞手法。事实上,华丽的语言堆砌,充实不了空洞的内容。如《爱如茉莉》中,“记住,要等……吃不下去的”这句话虽普通,但包含着“妈妈”对“爸爸”那平淡无奇又真实情感;又如《爱如茉莉》中的太阳光从窗外“探”进来的“探”字,作者以了拟人的手法,说明阳光也不想打扰眼前那美好的画面;再如《灰椋鸟》中“大部队”,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归林那排空而至的气势。这就是用最少的字,最简单的名式,最平常的词语,表现最丰富、最复杂、最完整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这样语言的基本方法,学生作文时,语言就会更加简洁,意思更加明了。
2.学习课文语言的运用。主要学习把话说的通顺,有条理。写的时候思路要清晰、一句连一句,一层扣一层,读起来顺口,让人听清楚你在说什么。如《第一场雪》一文中“清早(布云)――中午(刮风)――黄昏(下雪)”按时间顺序写,作者的思路清晰。又用“骤然”,“就”钩连上下内容,作者的逻辑思维严密。再用“钻”的色感,“凛冽”的肤感,“呼呼”的声感,“鹅毛”的形感,作者语言表达的多么精确。本节中头、尾的句号和中间的分号,表现了作者行文的层次多么的分明。这样文段中的方法让学生学而并用,巩固所学。
四、习作与作文课文比照,提高写作技巧
选一课文的写作方法,布置学生依法去观察事物、景观,选择材料,写一篇作文。接着让学生重温课文,与自己的作文相对照,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再进行一次、二次的比较修改。这样学生既能写好作文,又能把课文所学用于实际作文。这样课文教学与习作指导不但不脱节,而且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总之,学课文不能只为掌握字、词、章等的意思,读得流利为目的。不能忘了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会写。为此,应让课文发挥应有作用,让课文成为学生习作的叶叶楷模,导示学生习作。这样就达到从学习课文中,滋育学生作文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