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2018-02-22曾旭刚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范读学段语感

曾旭刚

(四川叙永县两河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叙永 64640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是一个“读”字。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少分钟?朗读教学质量如何?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又怎样?教师范读朗读水平如何?都是应该研究的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改变,但是,就朗读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并不鲜见,打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幌子,放任自流、杂乱无章的读被美其名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主”变“放羊”的现象如:“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套路”,似乎提振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然而,尚为点燃学生对阅读文本向往与渴望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茫然。怎样的朗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练好“读”功,提高朗读的实效性,至为重要。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朗读中体会“读”的意义

当下又尝试起一种叫“吟诵教学”,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管任何形式,“读”的意义在于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所以,“朗读”、“读”到了位,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首先多读可以识记生字。“字、词、句一体,阅读是识字的基本途径”,多读可以促使学生记住字音,区别字形,了解字义,可以释词析句。反复诵读中,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准确地领悟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达到“读中悟”。其次,多读可以深化理解,并升化出情感来,走进文本里,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蕴含。第三,多读可以训练思维。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人物、场景的再创造和想象,让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第四,多读可以更好地积累,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作储备,提供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

二、朗读方式应该多样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齐读、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煊染学习气氛。为了突出课改革理念,也有为尊重个性化,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朗读方式多样化比如:默读和浏览,作为朗读的延申和变化,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常规课中我们应该将范读、齐读、默读、分组读、指名读、竞赛读、分角色读等应该交替进行,避免方式单一。

三、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示范朗读对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影响非常大。在朗读教学中“示范法”是由教师现场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范读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信息,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以声情并茂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体验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因此在朗读指导中,把教师的范读演示、说教性指导与学生的朗读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避免单调枯燥一味地给学生讲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停顿,哪个句子的句调该拖长等纯技巧的内容。一方面点破技巧讲“理”,二则又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模仿和纠偏中感悟朗读技巧,学生在跟读、仿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抑扬顿挫、断句,纠正方言。

四、要长期训练读的技能。

首先,进行有效地正音;音准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带有明显的本土方言色彩。其次,除了训练“学生读到位”、“边读边想”之外,一是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等。三是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适当进行圈点勾画,找阅读内容的重点、要点和理解方面的疑难点。四是注意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合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迸发的语感关系。

总之,语文学科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思的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猜你喜欢

范读学段语感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