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2-22水志花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典故

水志花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 山西 朔州 036000)

如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一个热点词汇,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则少有一线教师进行贴切的研究.为此,本文拟以高中古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开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工作.

一、精准认知“教”,应“学”而“教”

在教学领域,思想意识的滞后性表现的十分明显.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多年,新型教学观念也是铺天盖地地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教师们的耳边.但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观摩情况来看,这些新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教师们的意识层面,更没有引起彻头彻尾的教学实践的转变.为此,在所有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很有必要精准认知“教”.

首先,“教”不能想当然.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常会习惯性地“照本宣科”,有时则是“狂轰滥炸”.其实,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教师的臆想之“教”,心目中只是将学生想象成了简单的知识容器.可见,想当然的“教”是无效乃至有害的,很不可取.

其次,需开展应“学”而“教”.这里讲的应“学”内涵比较丰富,不是简单地为了“学”.第一个内涵是要捕捉住“学”的时机,应该是在学生有“学”的冲动或者障碍的时候,教师相机而动,给予恰当的“教”.例如,学生对«天净沙秋思»中不少名词简单叠加的现象难以理解,这个时候就该教师“登场”了,要教学生识别物象与意象的区别,区别意象与意境,更要引导学生借助诗句生发想象,进入诗境,将整首诗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动态的美境.第二个内涵是为更高层级的“学”而“教”,说专业点就是引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稳步升级.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用典现象.此时,教师要适时介绍典故的概念以及词人运用典故的种种目的,而不是局限于典故内容本身.经由这种介绍之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以前不太熟知的这一概念,更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典故现象多一个心眼,不至于届时手足无措.

二、深入透析“育”,为“立”而“教”

“育”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时间上的长期性,目的上的向善性.为此,我们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不能错误地停留在“教”这个层面,而需要跃升到“育”这个更高层级.

教师的“教”应该是基于“育”基础之上的,放眼长远,指向为善.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开展这首诗歌的鉴赏,不少教师就满足于对本诗的理解,从景物描写讲到情感表达,可谓“一气呵成”.不过之后,也就简单地宣告诗歌鉴赏结束了.很明显,这里的“教”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也根本谈不上“育”,更谈不上笔者要讲的“立”.而“立”来自于坚实的“育”,就杜甫的这首诗而言,鉴赏它需要学生有长期阅读诗歌的经历,要熟知诗歌在“景”与“情”之间律动的内在规范,以及有大量的实践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要深入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可不是单就一首诗歌鉴赏就能到位的.仍以杜甫为例,教师可以导引学生回想初中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中发现诗人生活窘迫的状况,以及他不顾自身生存状况而心忧天下寒士的壮怀.在对照中,学生可以发现这两首诗歌之间“沉郁顿挫”风格的承续,继而从«登高»中解析出更多的情怀:感慨自身年老多病,悲叹自己流寓他乡.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教”与“育”之后,教师要注重“立”的事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两首乃至更多的诗歌之间形成情感回路,体会作者不顾个人利益与安危,而思虑更多天下寒士的悲壮激越的士子情怀.有了这样的关联,对作者的理解就超越了基于单个文本的狭隘理解,让学生对作者生发敬佩之情,进而达到了“立”德这一诗歌鉴赏根本目的.

三、循序导引“学”,为“树”而“教”

实际上,任何学生的“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师而言,首先需要明了这个基本道理,然后致力于恒久而精微的“育”.不过,无论指向于“学”,还是“育”,教师的“教”都避不开“树”这一个基本环节.

笔者所言的“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选树学习典型,让学生在对典型的向往之中,形成学习的内驱之力.不过,在操作之时要有一定的设计.在这方面,切不可单树一个典型,可以多树典型.例如,在诗歌诵读方面树个典型,在诗歌技法鉴赏方面树个典型,在诗歌思想情感把握方面树个典型等等.二是帮助学生具备成“树”成才的能耐,继而为最终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诗歌鉴赏而言,就需要教师的善于作为,在“教”上花足工夫.要培育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以古法诵读诗歌,不断地导引学生揣摩诗歌意境,解构诗句中运用的不同艺术技巧,多向性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经由这样长期的操练之后,学生自然会在循序渐进中把握诗歌鉴赏的有效路径,无论是鉴赏本身,还是应付考试,都不会有什么障碍.为此,以上两种类型的为“树”而“教”就具有了较大的现实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一个鲜明的口号,但更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加以细化.不能再沉迷于“天马行空”式的“教”了,当今之“教”须应“学”,为“立”,为“树”,再继之以持之以恒、指向性较强的“育”,“教”与“学”才会真正合体并发挥出最大效应.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典故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