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程度学习焦虑学生表现情况分析

2018-02-22李冰洁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成绩排名学生会高中生

李冰洁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体验,当我们自身感受到威胁时,就会表现为紧张、不安等,以及面对一定的情境时出现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头脑空白等生理反应。在学习中,学习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学生会对自己的成绩、排名等担心,以及在上课回答问题、考试、写作业、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情境中,出现担忧、紧张不安、害怕等一些消极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上课注意力,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学习焦虑程度不同的学生通常会在以下几点表现不同:

一、不合理的认知

在学习焦虑较高的学生中,会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包含绝对化的、过分概括化的、极端化的思想认识。这些学生中,会有很多一定、必须、应该的想法,和学习焦虑程度较低的学生比,他们对成绩排名、作业、课堂表现更在意,以及夸大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给自己思想上带了不必要的负担。但焦虑程度较低的学生,更多是会觉察这样的想法,会合理的处理或者安慰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相比较而言,学习焦虑较高的学生他们会有很多不合理的想法,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觉察,以及多加纠正。

二、成就目标的设定

个人在完成任务时会持有一定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会影响个人在此任务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设立一定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的学习。一般而言,学习焦虑高的学生会更在意结果,即表现目标,在表现目标中,也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及趋近表现目标和逃避表现目标,有的学生会特别在意学习成绩排名,主动和其他同学比较,如果进步则非常的开心,如果成绩不理想会陷入很久的情绪低迷期;逃避目标的人也会有担忧紧张的情绪,为了避免去接受成绩排名的现实,自己会选择逃避的方式,回避这个话题,当遇到与其他人对比的时候,自己不逃避,但是,内心还是特别在意排名。学习焦虑较低的同学目标设定更多的是掌握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正掌握了什么知识,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知识的掌握,这样的学生对知识更好奇、学习动力更足。

三、 应对方式

在学习环境中,学生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负面的情绪,相对于焦虑程度高的学生,低焦虑的学生会有更健康的应对方式,调整自我状态,比如:跑步锻炼、打篮球、写日记纾解等,而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没有一个适当的、较好的调节方法,遇到紧张焦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处理情绪,没有得到更好的缓解,而是充满了对于目前生活的抱怨、不满,以及对自己的怀疑与怨恨,没有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出发。当然,应对方式与自身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适当的教他们一些放松的方式、让他们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而不是恶性循环。

四、学习策略

学习知识是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运用恰当,则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调查期间,发现学习焦虑低的学生会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学习焦虑较高的学生,更多只是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太多自己主动的思考与总结反思。在他们中,会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比其他同学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但是成绩还是平平淡淡,进而造成严重的疲劳感。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对自身知识水平与掌握程度没有清楚的认知,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足以及如何提高,只是一味的拼时间。所以,针对此类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即明白自己掌握知识与否、自己薄弱的环节、同时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

五、自我效能感

学习焦虑高的学生更多会用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成绩不理想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尤其是当目前的成绩与之前相比较差时,就会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这些学生自我价值感较低,自信心不足。学习焦虑较低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分析问题。老师们应该更多强调成绩之外的部分,增加学生自信心,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只要自身心态调整好了,对自己有一定合理的认知,有信心,就可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六、父母教养方式与期待

在学习焦虑较高的学生中,父母管教较为严格,会督促学生不断的学习,以及报各种辅导班,导致没有充分的休息,精力不足,更多的表现在精神压力较大。父母有时候无意的话,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同时,刻意保护与溺爱,更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会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就是对不起他们的付出。

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只要去关注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调整好自身状态,找到学习动力,才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1]曾艳.(2008).国内十年焦虑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元分析.(Doctoral dissertation,江西师范大学).

[2]程刚,amp;袁桂平.(2005).学习焦虑初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6),21-23.

[3]化得元.(2003).论学习焦虑——心理学视野中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0(5),34-37.

[4]彭海芹,李秀芳,amp;王建忠.(2007).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焦虑影响的访谈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5(2),100-102.

[5]乔建中,朱晓红,amp;孙煜明.(1997).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1),77-80.

[6]魏晓雯.(2015).自我效能感与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关系研究.(Doctoraldissertation,延安大学).

[7]姚荣.(2010).高中生人格特质、成就目标、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Doctoraldissertation,济南大学).

[8]张潮,amp;渠玉红.(2010).高中生自尊、学业自我概念及考试焦虑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1),65-68.

猜你喜欢

成绩排名学生会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以榆林学院为例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中超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赛季初的资金投入和比赛表现与赛季末成绩排名的相关性研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