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22-03-07陈保亚余德江
陈保亚 余德江
摘 要:论文论证了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尤其强调了突显师承关系的重要性。师承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精华,在当下仍然具有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自律,体现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学习难度。名次制度在高等教育中也应该加强,这主要是便于选拔人才,防止成绩“放水”,反映学生在同龄群体中的整体实力。对学生的课程表现应该做整体性的评价,以便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状况和创新能力等,这也是与学生交流互动、促进学科发展等十分有用的方式。在多维成绩评定模式下,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学生成绩册并及时反馈学生畢业后的信息,改变目前单纯的“分数单”的状况。
关键词:师承关系;成绩排名;绩点;老师评语;学生成绩策
一、引言
在大学教学中,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目前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主要体现绝对成绩分数和相对成绩排名,很少突出任课教师的重要性。同样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授课,学生形成的知识结构差异很大。研究生课程因为更多地涉及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教师授课方式的差异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影响更明显。成绩评定中注明任课老师姓名,犹如学位论文注明导师,是判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参考。尽管目前有部分学校出具的学生成绩单标明了任课教师,但由于人们对标记教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这一方案未被广泛采纳。在成绩单上既标识课程得分、排名,又标明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并且对学生课程表现做出具体评价,甚至建立成绩册,可称为多维成绩评定方式。我们认为这一评价方式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中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迫切性体现为避免高分趋易现象,必要性体现为可以较好地呈现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的具体情况。
二、教育史上的成绩评价制度
课程学习成绩评价采用何种方式,主要是由评价的目的决定的。总的来说,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有两种倾向,一是重个性的个体式评价,另一个是重视横向比较的统一式评价。前者着眼于人才本身的成长,提供的是比较具体、立体的信息;后者着眼于横向比较和人才选拔,突出考核方式一致性和选拔公平性。一般两种评价方式都是由老师来完成的,但是第一种方式更注重师承关系。
中西方早期的教学活动都非常注重师承关系。“轴心时代”的中西方著名思想家大多有明晰的师承关系。例如孔子>曾参>子思>孟子这一脉络,又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一脉络。重视师承关系,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人早已知道“知其师则知其学”的道理,虽然评价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体是以教师的名声和信誉作为担保,对弟子的能力、德行等众多方面做出评价。例如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对颜回、子路、子贡等人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内容涉及品德、学习态度、能力、性格特点、适合从事的事业等诸多方面。例如(参考李零,2008):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学习态度评价]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性格评价]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子路、冉求、公西赤,能力评价]
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十哲,学业成就]
通过《论语》中的孔子对弟子的多角度评价,我们能大体上明确而又直观地了解到孔门弟子的性格、学业等情况,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有对孔门弟子“四科十哲”的分类。师承关系的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密切关系。古人讲究“言传身教”,除了课堂讲授外,还有很多的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跟随老师游学。在这样一种朝夕相处的环境中,老师对学生往往有十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指导也就更有针对性。例如孔子对子路可以说是“知徒莫如师”,孔子评价道:
11.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基于对子路性格的深刻了解,孔子忧心忡忡地说了这句话,但一语成谶,后来子路在卫国内乱之中死于刀剑之下,可见孔子对学生的了解之深。现在的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是隔绝的,不少规模较大的课程甚至出现了“师不识生,生不识师”的状况,一般规模的课程中师生的深入交流也比较有限,深入了解学生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就更难了。
重视师承这一传统,在后世一直得到保留和发扬。这固然和古代的教育制度分不开,同时也说明师承制度本身有很大的合理性。从一个人的师承关系上,可以获得其学术源流、知识结构、学术倾向、学术道德等多重信息,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能够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重视师承制度,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更大的心血,否则将影响自身的学术声誉。重视师承这一传统下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对学生个体进行个别评价的评价方式。
中国教育史上,除了师承关系之外,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还有另外一条线索,就是从等级制到分数制的发展脉络。这一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礼记》记载: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实际上“大成”“小成”可视为比较早的学业评价等级制,此种制度此后一直延续。学习成绩的评价制度是伴随着考试制度而产生的,科举制兴起之后,评价制度实际上采用的主要还是等级制。以社会目的为主的人才选拔制度所进行的考试使用等级制,是为了更快捷地选拔人才。而在学术领域,对人才的评价仍然十分重视师承关系。
分数制的起源很晚,可以看作是等级制的进一步发展。1898年清政府制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在第二章《功课》第十七节中使用的就是百分制,原文如下:
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通过各科平均计算,每科得六十分者为及格,不及六十分者为不及格。
这可以视为中国教育史上百分制的起源之一。这一条规定里面涉及百分制、平均分制和及格制。百分制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以100分作为满分,另外是以60分作为“及格”分。另外在百分制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标准,例如以85分作为“优秀”的下限分数。近些年,为了与国外高校学习成绩挂钩,国内高校也在实行绩点制。绩点制的本质还是百分制,只不过是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将百分制得分转化成以4分为满分的绩点制,有的学校在转化算法中也会考虑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名次信息等。在实际操作中,考试的出题、阅卷均是以百分制作为参照,原始成绩一般也以百分制表示。
在这样的学习成绩评价制度上,似乎可以根据百分制得分或者绩点,对学生做跨学科、跨学校等的横向比较。但实际上这样的成绩评价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达成横向比较的目标。首先就跨学科而言,百分制的比较并没有多大价值,但目前在转院系考核、跨学科考研的成绩审核等方面仍然使用这样的成绩作为依据之一,这是很成问题的。其次,就同一学校的同一门课程而言,任课教师不同,所教授的知识侧重点、深度、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的知识获得量都会有显著的差异,遑论不同学校的差异。这导致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审核做横向比较的价值不大,招考老师无法从一张只有课程名和百分制或绩点制得分的成绩单当中准确地获知考生的学业情况。这种以统一考试为核心,以选拔人才为目的,以公平性为主旨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就是横向比较法。
中国古代应该说是两法并行,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官方考试制度使用横向比较法;但在学术领域,重视师承关系的个体评价法也在发挥作用。这一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师承关系是为了强调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而不是支持恢复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师徒制”,更不支持以师徒关系为基础建立“学派”。重视师承关系有诸多裨益,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问题。需强调在遵循学术规范、公平公正原则下,重视学术和师门传承。
针对百分制和绩点制的弱点,我们认为应该实行一种较为全面的多维成绩评价制度,这种制度需要包含以下要素:
(1)以百分制或绩点制表示的考试得分。
(2)署任课教师姓名。
(3)标明学生的课程成绩名次或百分位。
(4)附带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简明评语。
三、迫切性:避免高分趋易现象
在当前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高分趋易现象。体现在选课环节,只要老师给的分数高,考试容易,就有大量学生选课。这种趋势造成两方面后果。一是知识难度大、学习任务较重的课程选课人数减少。二是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选课也迎合这种高分趋易行为,降低课程难度和知识容量、给分“放水”,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充分、不完整,教学质量下降。这已经成了当前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大学教学改革趋势是增大学生的选课自主权。一方面取消以往的一些必修课程或在必修课程上赋予学生一定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设通识课、公选课,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以北大为例,在最具自由选课权的通选课门类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唯分数论”的选课风气,即容易得高分的通选课更能获得学生的青睐。例如在BBS等网络平台上流传着“选课攻略”,常被纳入考虑的标准是:
(1)给分高不高,是否按正态分布要求限制优秀率(85分以上不超过40%)。
(2)老师好不好说话,期末成绩达不到预期时有没有可能要求提高成绩。
(3)课程任务量,以及付出的时间、努力是否和结果成正比(主观性较强)。
至于课程是否符合学生自己的兴趣、课程本身有多少含金量,不一定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有时在明知是“水课”的情况下,因为给分高,有利于提升总绩点,也积极选课。尤其近四五年以来,由于学生毕业后升学、就业出口收窄,“保研”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在“保研”的压力下,学生在绩点竞争上愈发激烈,围绕“刷绩点”的“内卷”现象愈发凸显。这反过来扩大了“水课”的市场。为了保证总绩点,选更容易获得高分的课程从一个可选项,逐渐变成了必选项。
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而言,不一定選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或者既定发展方向的课程,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十分不全面,兴趣爱好也得不到充分发展。由于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反馈评价,授课教师可能不自觉地加入到这个不良互动之中。
这一现象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基础学科的萎缩。基础学科的课程一般知识难度高、课程容量大,课堂也稍显枯燥,在与其他课程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不易得高分。这样的学科在上述选课风气之下自然处于劣势。学科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人才,吸引新的学生加入到研究中来。很多学生本科阶段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因为较难获得高分而未选,上了研究生或大四完成保研以后还得回过头来补课,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才培养的正常进度。
通过加入任课教师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教师信息可以了解到课程本身的知识结构。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种十分有力的约束,即教师教学口碑将在其教过的学生的表现中建立起来。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放水”,总是给学生打高分,但是学生在该门课相关领域的表现普遍不佳,那么将会最终反馈为教师的责任。反过来,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激励。如果上过某位老师某门课并得了较高分数的学生,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在相关领域表现很好,那就能给老师在学界带来良好的口碑。实际上我们不自觉地在采用这个标准,例如在了解考研面试学生的情况时会问:“你的×××课是哪位老师上的?”如果能在学业成绩单上反映这一信息,那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从而遏制高分趋易的势头。
在普遍高分的情况下,高分本身也就没有区分度了。更重要的是,当高分本身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则人才培养的正常过程会被严重扭曲,学生陷入无意义的分数内卷。除了在成绩单中署名任课教师姓名外,名次信息也是分数制的一个重要补充。名次反映的是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的学习成绩情况,虽然目前基础教育中提倡取消名次,但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基础教育不同,名次应该保留并且在成绩单上注明。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是选拔人才,所以名次信息也是必要的。
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有所作为。首先是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可按不同的培养要求和考核方式进行管理。一方面在通选课、公选课等选修课中给予师生较大自主权;另一方面严格把握基础必修课程的课程容量、难度、考核方式等。在保研考试等选拔性考试中主要突出专业必修课的重要性,以此引导学生回归课程设置的初衷,也能有效地抑制在选修课中“内卷”“刷绩点”的不良风气。
四、必要性:知识结构的确认
根据笔者近年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经验,学生在所学的同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方面差异很大。有的学生成绩单上呈现的绩点很高,但知识结构并不扎实;有的学生成绩单绩点平平,但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都很好。所以成绩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进一步深造时,接收单位的老师仅凭绝对成绩分数和相对成绩排名也就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就同一门课程而言,不同授课教师也会有不同的知识侧重。例如同是语法分析的课程,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结构是很不一样的。
在成绩单上注明授课教师,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任课老师的信息,就可以通过老师的研究情况了解到学生在这门课程方面可能有的一些知识结构特点,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在课程上的表现情况做一些简要的评价。这也是把课堂成绩真正落到实处的做法。笔者最近几年开设“语言学概论”“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课程,成绩评定中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这个简要的评价和反馈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平时与教师交流问题的情况,尤其指出学生提出的某个有价值的问题及其跟进探索的情况。
(2)学生平时作业的详细评价,包括进一步的提升措施。
(3)学生学期论文的详细指导,进一步的阅读参考、研究思路。
(4)学生期末考试试卷的详细分析,具体到题,哪一个题没有答好,显示哪方面知识点需要补充,哪方面概念不清晰等。
以下是笔者主持的一门课的期末评价表
例子:
这样的评价方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比起课程结束只收到一个分数而言,这样的评价首先是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然后是能使学生知道自己下一步如果继续做探索学习的话应该怎么做、找谁指导。而且学生也能够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反省总结,对知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的确反响很好,许多同学没有想到能收到这样的评价,对他们而言是惊喜也是鼓舞。而在北大教务部组织的学生对课程的匿名评价中,该门课程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评价,这对于课程老师和参与课程工作的助教来说,都是很大的激励。
从确认学生知识结构的角度而言,通过学生的平时提问、平时作业以及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等,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反映出课堂教了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自己探索的程度,对于确认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而这些信息对于选拔研究生、继续开展学术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论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分数制是一个很晚的发明,但是分数制在中国的发展很快。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分数制的易操作性。但是单纯的分数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从促进学科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角度而言,有必要对分数制进行完善。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师承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精华的方面,在当下仍然具有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自律,从而做到另一个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名次制度在高等教育中也应该加强,这主要是便于选拔人才,反映学生在同龄群体中的整体实力。对学生的课程表现做整体性的评价,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状况和创新能力等,而且也是与学生交流互动、促进学科发展等十分有用的方式。在多維成绩评定模式下,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学生成绩册并及时反馈,改变目前单纯的“分数单”的状况。
成绩评定方式,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选课、听课、作业等各个方面,不可不慎。从长远角度而言,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也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发展,更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保亚,杜兆金. 论成绩评定的双轨模式——基于精品课改革的分数排名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5(2).
[2]陈棣沭,韩婧. 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其技术支撑[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2):97-104.
[3]傅伊德. 西方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孙晓雯,郭海荣. 国内外学业成绩评价制度简述[J]. 教学与管理,2001(9):43-45.
[7]谢青,汤德用. 中国考试制度史[M]. 合肥:黄山书社,1995.
[本项研究得到教育部重大项目19JJD740001、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20ZDA29、北京市“双一流”建设经费以及北京大学2021年本科生教改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