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茧房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及对策
2018-02-22李进
李 进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互联网发展使得社交媒体普及率和使用率逐年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1]中国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网络大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信息传播主体变得复杂,渠道变得多元,数量变得过载。如何剔除干扰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成为公众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茧房的形成
算法技术缓解了公众对信息过载的焦虑,却形成了“信息茧房”。正如桑斯坦所认为的,网络带来的更多信息选择,人们的自由选择其实是根据自我喜好所做出的个人行为,实质是对自由的破坏。
(一)公众角色:参与者
面对超载信息,公众缺乏足够时间和精力去亲身了解,便产生了认识世界的刻板成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基模”理论,他认为公众总以固定认知基模了解世界,会产生强化、调整、拒绝原有基模的可能性,修改后的认知基模会参与到下一次的认知活动中。这种刻板成见和认知基模的信息获取方式造成信息窄化,逐步形成“信息茧房”效应。
(二)媒体角色:构造者
媒体根据自身价值选择信息后再传给公众,这个过程可称为“媒介框架”或“议程设置”。媒体提供的信息环境也就成为局限的环境,所谓有价值的信息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其误导公众产生认知偏见,错误地相信看到的信息就是现实世界。这种媒体选择传播越久,影响力越强,越容易强化公众的观点和态度,并与其他信息隔离,促成信息茧房的形成。
二、信息茧房对公众认知的影响
(一)改变公众认识的拟态环境
人们常有类似感觉,连接网络浏览信息,负面消息会充斥眼球,感到世界很混乱,待到出门闲逛后发现现实仍然祥和,这印证了公众认识的世界已不再是现实世界的原貌。诸如微博热搜榜、今日头条等利用算法推荐内容已成为公众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而信息茧房正在改变公众的认知,强化拟态环境,形成高度仿真的拟态环境化社会,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
(二)从公共议程转向个人议程
大众传播时代,报纸、电视等媒体通过选择重要、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塑造公共议程。互联网时代,公众自我意识崛起,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公共议程逐渐向个人议程转变。个人议程与公共议程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的能力被最大限度弱化。[2]部分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其实是对社会公共话题的漠视,个人话题超过公共话题,重要公共议题信息被忽略和遗漏。
(三)强化公众认知事物的偏见
公众通过媒体认识到的现实本就是不完整、不真实的世界,信息茧房加剧了这种不完整、不真实。公众错误地判断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降低对其他事物的关注,进入信息盲区,形成对某类事物的认知偏见。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原有印象很难再抹去,对以后的认知和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当某种固定、偏见的负面情绪不断被传播,在公众群体中不断累积,遇到爆发点还可能产生群体行为。
三、规避信息茧房
(一)扩充信息渠道
公众追求个性化的内容时,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打破了各种信息渠道之间的平衡,产生信息茧房壁垒。为规避信息茧房,首先,公众应大范围、多角度获取信息,必须在“短、平、快”的信息基础上及时补充信息内容,接收完整的信息。其次,公众需综合使用各种媒体,不能只依靠单一信息渠道。最后,社交媒体也应该提供多元信息,提供丰富翔实的新闻信息,避免窄化信息和减少信息量。
(二)优化算法推荐
各类媒体为提高用户个性化体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利用算法技术,根据用户习惯、浏览历史将用户标签化,向其推送固定类型的信息内容。社交媒体不能只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在尊重用户个性化体验的同时,还应升级算法技术,弥补不足,提高算法的精准性和合理性,提升信息推送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信息同质化,提供详尽、全面的信息,注重内容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提升媒介素养
信息茧房的规避与媒介素养息息相关。互联网络时代,媒介素养不仅指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能力,还指对信息的运用及反馈能力。媒体需遵守职业道德,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注重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公众需提高辨识信息水平,增强使用媒介的能力;监管部门需加大把关力度,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只有在信息生产、传播、反馈等各环节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才能有效规避信息茧房。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推动社会变革,信息环境和现实环境、公众议题和个人议题面临巨大挑战;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媒体技术的有效性和精准化、公众认知的真实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似乎变得模糊不清。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茧房效应,并有方法、有技巧地规避,才能真正使互联网惠及人与社会的发展。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01.
[2]刘华栋.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4):54-57.